施雪華

施雪華

教授,男,1963年12月生於浙江嘉興,現任職於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1991年-1994年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首屆法學博士畢業,2002年-2003年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政治學博士後研究,2000年-2001年英國肯特大學高級訪問學者,1988年-1989年法國巴黎一大、突尼西亞大學訪問學者。掌握英、法、德、俄4門外語。

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1979年-1986年浙江大學本科、碩士畢業,留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任教。1987年-1988年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進修政治學、行政管理、國際關係的本科和碩士課程並作曹沛霖教授的助教,給85級本科生講課。1986年-1991年在浙江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任助教、講師。1991年-1994年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首屆法學(政治學)博士畢業。

歷任職務

曾任武大政治與行政學院、法學院政治學與行政學系書記、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院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院工會副主席、政治學與公共管理研究所副所長。

現任職務

武大政治科學與政府事務研究所所長、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湖北省政治學會常務理事兼副秘書長、中國青年行政管理學會理事、法國“全法法律與經濟協會”理事、法國《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ECONOMIE》雜誌編委、浙江工業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兼職教授。

學術成就

施雪華教授是武大政治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主要從事現代政府理論(10卷)、比較政黨政治、當代中國政治發展、比較政治現代化、政治學和行政學基礎理論等領域的教學與研究。

課程開設

為博士生開設《現當代西方政治學名著研讀》、《Selected Readings of English Documents in Political Philosophy》,為碩士生開設《政治學理論與方法研究》、《現當代西方政治學名著選讀》、《現代政府研究》、《Selected Readings of English Documents in Political Science》,為本科生開設《政治學原理》、《行政管理學》、《比較政治現代化》、《法國政府與政治》、《行政組織學》等課程。

學術科研

施雪華教授勤奮刻苦、學風嚴謹、科研經費充足、科研成果顯著,有很強的學術號召力和組織協調力。共出版著作20多部,其中已經或即將出版個人專著6部:《政黨政治》(香港三聯書店、台灣理藝出版社)、《政府權能理論》(浙江人民出版社)、《當代英國政治體制》(蘭州大學出版社)、《現代西方國家政府與政治》、《比較政治現代化》和《比較政黨理論與制度》(均為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編《政治科學原理》(22所高校合作,教育部面向21世紀新教材,中山大學出版社)、《當代中國政黨政治》(全國10所高校合作)等。翻譯《行政科學》(法譯中,上海譯文出版社)等。另參編《中國大百科全書·政治學卷》、《比較行政監督導論》、《政治主體論》等10多部。在《REVUE EUROPEENNE DU DROIT ET DE L′ECONOMIE》(法國)、《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政治學研究》、《中國行政管理》等雜誌發表論文80多篇,其中22篇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人大複印資料《政治學》、《中國政治》、《國際政治》、《體制改革》等雜誌全文轉載。目前主持霍英東教育基金、國家社科基金、中歐高等教育合作研究基金、國家留學基金、“十五”國家級重點教材基金、法務部“十五”重點項目基金、教育部教改基金、湖北省教改基金等資助的國際、國家和省部級重大課題8項,武漢大學科研基金課題3項。

學術影響

施雪華教授在國內外具有良好的學術影響和社會影響。應邀在英國牛津大學、肯特大學、法國巴黎一大等高校用英、法文作專場學術演講。多次應邀出席國際學術會議並作主題發言。應邀在北大、南開、中大、華師、武工大、浙工大等國內多所著名高校,上海、浙江、湖北、武漢的黨政機關、大中型企業作學術演講和社會熱點問題報告。他的許多論著,尤其是《政府權能理論》、《政黨政治》、《當代英國政治體制》和主編的《政治科學原理》,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較高評價,被大陸和港台多所著名高校列為博士生、碩士生、公務員考試的參考書和專業研究課程的必讀書,學界引證率很高。在北大的學術演講被收入《名牌大學名師講堂——信任的危機:中國當代社會熱點問題十三講》一書(團結出版社,2003年)。

學術獲獎

曾榮獲霍英東高校青年教師基金大獎、國家圖書獎榮譽獎、日本笹川良一青年學者獎、華東地區優秀社科圖書一等獎、中國行政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浙江省政府、浙江省教委、武漢市政府、武漢大學、武大法學院的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二、三等獎、武漢大學教學質量優秀獎、武漢大學精品課程獎、各種學會的優秀論文、優秀成果獎等數十項。

學術論著

1. 復旦大學《政治學》教材述評,《政治學研究》,2003年第1期

2. 西方“公民政治”論析,《政治學研究》,1999年第2期,2000年武漢市第七次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3. 現代化進程中中國國家權力總量增長、配置變遷與憲政改革 巴黎一大博士後研究報告2003年3月於法國巴黎第一大學政治學系

4. 當代中國國家權力總量增長、配置變遷與憲政改革, 2003年3月於法國巴黎“歐洲法與比較法國際學術研討會”

5. 當代中國國家權力總量增長及其動因,2003年法國《歐洲法律與經濟評論》雜誌秋季捲髮表

6. 當代中國國家權力總量增長配置變遷與憲政改革,2003年10月北京大學“當代中國政治發展與政府管理國際學術研討會”

7. 成長中的中國公民社會,2002年10月在中國駐法國大使館作學術演講,並發表於2003年法國《歐洲法律與經濟評論》雜誌春季卷

8. Les Relations Entre Les Développements Economique et Politique En Chine Depuis 1978,2003年3月在法國巴黎第一大學用法文作學術演講

9. Leadership Succession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s,2001年3月在英國牛津大學用英文作學術演講

10. 戰後東亞地區的經濟成長,1999年4月南開大學“亞太地區區域化近況國際學術會議” 政治發展

11. 性禁忌、父權的張力與原初政府的發生,《學習與探索》(黑龍江),2000年第1期 《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0年第1期全文轉載

12. 論西方國家的資本形式與政治形式的相互關係,《武漢大學學報》,2001年第6期 《政治學》(人大複印)2002年第1期全文轉載

13. 論西方國家的政體與政體理論,《武漢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14. 論普選制與西方代議民主政治,《武漢大學政治科學論叢》,2001年第6期

15. APEC 及其影響,《社科信息》2001年第7期

16. 當代中國政黨與政黨政治研究20餘年的回顧與展望,《武漢大學紀念中共建黨80周年論文集》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17. 轉變政府職能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關鍵,《行政改革的新探索》人民出版社,2000年8月

18. 入世挑戰與政府管理理念的全面創新,《入世與政府改革》知識出版社,2002年2月

19. 全球化、入世挑戰與中國政府管理理念的全面創新,《全球化與當代資本主義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社科文獻出版社,2003年

20. 全球化、入世挑戰與中國政府管理理念的全面創新,《入世與政府先行》,中信出版社,2003年

21. 有制形式、權力結構與政府能力的發展,《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98年第3期《政治學》(人大複印)1998年第12期

22. 西方政黨體制內外組織結構的相互關係,《浙江社會科學》,1998年第3期《國際政治》(人大複印)1998年第4期.

23. 論政府權力的維持與變動,《杭州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24. 政府權力運作的推動力,《行政人事管理》(河南),1998年第4期

25. 紅頭檔案向普通公民開放是建構中國公民社會的重要舉措,《長江日報》(湖北) ,2001年12月

26. 全面推廣領導幹部信訪接待制度是一種制度創新,《長江日報》(湖北),2002年3月

27. 全面創新管理理念,《學習時報》(中央黨校),2002年7月

28. 取締麻木帶來五大政府管理啟示,《武漢晨報》(湖北),2003年6月

29. 論政治現代化的模式,《武漢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著 作

1、《政府權能理論》,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31.5萬字)1999年度華東地區優秀社科圖書一等獎 ,2002年武漢大學第九屆優秀社科成果二等獎

2、《當代英國政治體制》,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32.9萬字)

3、《政治科學原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年

4、《政治主體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5、《行政科學》,上海譯文出版社,2000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