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波

王彩波

王彩波,教授,博士生導師,女,漢族,出生於1950年7月30日,吉林省長春市人。法學博士、政治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主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政治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治學會理事;吉林省婦女學會副會長;吉林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副主任;吉林大學婦女研究會副主任;中共吉林省委政策諮詢委員。

基本信息

學術專長

政治學: 政治學理論、西方政治思想(從古代到近、當代)、開發中國家政治發展;

行政學:政府經濟學、社會保障問題研究;

國際政治:美國政府與政治、歐盟政治;英語聽、說、讀、寫、譯流利,有譯著,可以同聲翻譯,用英文在美國學術刊物上發表數篇論文,一直為學生開完全用英語講授的專業課。

講授課程

1. 《政府經濟學》,本科生高年級和研究生

2. 《西方政治思想史》,本科生高年級和研究生

3. 《當代西方政治思潮》,本科生高年級和研究生

4. 《美國政府與政治》,本科生高年級,教材和授課語言為英語

5. 《市場經濟與政府行為專題》,研究生

6. 《政治學與行政學英文原著選讀》,(本科生高年級、研究生)

7. 《公共經濟學》,(MPA研究生)

8. 《社會保障》,(MPA研究生)

9. 專業英語 ,(研究生)

學術論文

1. “論政府有效干預經濟的條件和保證”,《政治學研究》,1997年第2期。

獲吉林省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8年),吉林省行政學會第三屆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998年),吉林大學1997年度社會科學一等獎。

2. “論權威主義政體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3期;

《新華文摘》1998·8·論點摘編 ,中國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政治學》98·4·全文轉載,獲長春市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吉林大學1998年度社會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

3. “亨廷頓的政治發展理論及其發展文化觀”,《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7年3期;中國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政治學》1997·4·全文轉載;《高校文科學報文摘》1997·6·摘編。

4. “論中國發展模式”,(英文),論文收入《中國、台灣、日本與美國》論文集,美國大學界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8年1月。書中論文多為國際亞洲問題研究專家所寫,主編在序言中高度評價了本文。出版社為美國權威性。

5. “也談東亞模式與儒家文化”,《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第1期;《新華文摘》1998·5·存目。

6. “市場經濟與中國政治發展”,(英文),美國 《公共事務研究》 雜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出版,1994年7月號。

7. “東亞模式與開發中國家的現代化”,《求是學刊》,1997年第6期;

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社會學》1997年第12期全文轉載。

8. “東亞模式與後發優勢”,《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6年第6期;

中國人大報刊複印資料《 國際政治》1996·12·全文轉載;《新華文摘》1997·3·存目。

9. “論東亞新興工業化國家與地區政府對市場的培育”,《東北亞論壇》,1997年3期;中國人民大學報刊複印資料《國際政治》1997年第9期全文轉載。

10. “中國改革十五年經驗的啟示”,(英文),提交美國中西部政治學會1994年年會論文,大會發言,論文後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出版,1994年6月。

11. “經濟成長與政治發展”,“亞太區域化近態國際會議”論文,英文大會發言,南開大學,1999年3月22-23日。出席會議人員為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韓國等國與中國的政治經濟學家。會議論文集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文20千字)

12. “論鄧小平民主與人權思想”,發表於《鄧小平社會主義民主理論》一書,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年12月。本書獲2000年全國圖書獎。

13. “西方新保守主義民主觀述評”,《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1年第5期

14. “社會保障的東西方比較研究”《東北亞論壇》2001年第4期

15. “論我國社會轉型時期的政治穩定機制”,《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2年第5期;中國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政治》2002年11期全文轉載。

16. “東亞社會發展與結構變遷”《東北亞論壇》2002年第4期

17. “論制度化政治整合”《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3年第4期;

《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3年第5期轉載

18. “論西歐福利國家及其發展趨勢”《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3年第5期

19. “西方近代自由主義傳統:從霍布斯到約翰·密爾”,《社會科學戰線》2004年第1期,10000字。

20.“福利國家的理論演變與政策調整”《教學與研究》,2003年第9期;

中國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政治學》2004年2期全文轉載

21. “霍布斯自由觀新論”《中西政治文化論叢》第4期, 2004年5月,10000字

22. “利益分化與中國漸進政治發展”,《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5期;

中國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政治》2005年1期全文轉載

23. “論政治文明發展的階段性”,《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年第3期

24. “對東亞發展模式的幾點政治經濟分析”,《東北亞論壇》2005年6期

25. “構建和諧社會,服務型政府視必然選擇”,發表於《服務型政府與和諧社會》論文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學術專著

1·《政治發展模式比較研究:新政治經濟研究視角的分析》,學術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10年6月

2·《經濟起飛與政治發展》,學術專著,選入“中國當代中青年學者學術精華書系”,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獲吉林省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獎(2001年12 月)、吉林省長白山優秀圖書獎(1999年)。

3·《西方政治思想史:從柏拉圖到約翰·密爾》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4年9月(全書40萬字),獲吉林省第七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著作類二等獎

4·《個人權利與社會正義——當代西方政治學名著導論》,主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07年10月,(全書50萬字)

5·《歐盟政體與政治》,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 2007年6月

6·《政府經濟學》,編著,首都經貿大學出版社, 2009年6月

7·《社會保障的政治學分析》,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9年6月, 第二作者

8·《西方政治思想史》,主編,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本書選入吉林大學名優教材出版計畫)

9·《政治學概論》,全國自學考試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參編。

10·《加拿大學辭典》,副主編,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年,撰寫政治學部分5萬字

課題情況

1.國家社會科學2012年度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的理論闡釋與實踐路徑研究》,首席專家

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政治發展模式研究》,(2009-2011),項目主持人

3.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2005年一般項目《開發中國家社會均衡發展與政府作用比較研究》(2005-2007),項目主持人

4. 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社會公正與政府責任研究》(2004-2007)

子課題負責人

5.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2002年度項目《社會保障與社會正義:政治學視角的比較研究》( 2002-2004),項目主持人

6.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九五”規劃項目《當代中國社會階層和利益格局變化與政治發展和穩定問題研究》,(1998-2001)項目主持人

7. 國家教育部中歐高等教育合作課程開發項目《歐盟政體與政治》(1999-2000),項目主持人

8. 國家八五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行為理論研究》(1994-1996),項目主持人。

9. 國家教委留學歸國人員基金項目:《西方市場經濟與政府行為:研究與借鑑》,(1993-1996)項目主持人。

10. 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九五”規劃項目《亞洲國家實現現代化的政治模式研究》(1996-1999),項目參加人。

11. 吉林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精品項目《社會保障的政治學分析》(2001-2004),獨立承擔

12. 吉林大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項目《政治發展動力機制研究》(2004-2006)項目主持人

所獲榮譽

1. 1999年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

2. 吉林大學首屆“巾幗十佳”(1999年)

3. 吉林大學校“優秀教師”(1999年)

4. 吉林省第四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1998年)

5. 吉林省第五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1年)

6. 吉林省第六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4年)

7. 長春市首屆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01年)

8. 吉林省行政學會第三屆、第四屆優秀成果獎一等獎(1998年、2001年)

9. 多次獲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10. 2000年全國圖書獎

11. 吉林省長白山優秀優秀圖書獎(1999年)

出國情況

1. 1987年9月-1989年12月,美國拉特哥斯大學政治學系,訪問學者

2. 1993年9月-1994年9月,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政治學系/政府研究所,富布賴特項目高級研究學者。在美國期間應邀在伯克利、維吉尼亞等著名大學做學術報告;應邀出席了美國中西部政治學會年會,提交了論文並用英文做大會宣讀;在美國權威性學術刊物上發表了3篇論文。

3. 2000年2月至2000年8月, 德國不萊梅大學政治學系、社會政策研究所, 中歐高等教育合作研究項目

4. 2002年5月至2002年6月,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蒙特婁大學,加拿大研究特別獎項目

5. 2004年8月-10月, 美國康乃爾大學政府系,高級研究學者,2003年國家留學基金高級研究學者資助項目,項目題目“WTO條件下的政府管理項目研究”。

國際會議

1. 全球發展網路組織(GDN)2005年年會和世界銀行發展經濟年會,塞內加爾首都達卡爾,2005年1月,提交論文並作會議發言(英文)

“美國中西部政治學會1994年年會”,1994年6月, 美國芝加哥市,提交英文論文“論中國發展模式”並用英文做會議發言。

2. “亞太區域化近態國際會議”,1999年3月22-23日,主辦單位:南開大學和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in Asia),出席會議並用英語做了專題發言: “經濟成長與政治發展”(Economic Growth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3. “福利國家和勞動市場”國際會議,(The Welfare State and the Labour Market),主辦單位:德國Hanse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地點:27753 Delmenhorst, Germany(德國),2000年4月27-30日,會議語言:英語

4. “中國政府管理與政治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辦單位:北京大學管理學院,2003年10月17-19日,作大會主題發言“中國政治發展動力機制的分析”

5. “政治思想與政治轉型”國際研討會,主辦單位;中山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2003年12月,廣州,作會議主題發言“論自由主義倫理內涵的歷史嬗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