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伶(1907~  )

於伶(1907~)

正文

於伶(1907~)中國劇作家、戲劇活動家,導演、演員。原名任錫圭,字禹成。主要筆名有尤兢、葉富根等。1907年2月23日出生於江蘇省宜興縣一書香門第。
生平事跡 童年時,於伶讀了很多古典詩詞和其他文學作品。1926年,中學畢業後,赴蘇州第一師範學校求學。同年參加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參加了蘇州學生的話劇演出,這是他戲劇活動的開始。1930年,於伶考取了北平大學法學院,有感於當時的國危民困,一連寫了3個獨幕劇,抒發自己的激憤,從此走上了戲劇創作的道路。
1932年,於伶參加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北平分盟,次年,又與宋之的、陳沂等籌建了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簡稱“左翼劇聯”)北平分盟,還組織了校外的民眾組織反帝大同盟、學生互濟會等,以戲劇、文學活動的方式,展開反帝反封建的愛國活動。
1932年5月,於伶、 宋之的組織苞莉芭劇社在北平上演了於伶寫的劇本《瓦刀》。這個獨幕劇以“一·二八”抗日戰爭後修復上海閘北廢墟的故事為背景,鼓舞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抗戰,揭露當時李頓爵士率領的國際聯盟調查團的虛偽性。 6月又聯合呵莽劇社等演出。兩次都受到反動軍警的襲擊,於伶受傷,演出被禁。
1933年1月,於伶由北平被調往上海“左翼劇聯”,參加戲劇運動的組織工作。8月,任三三劇社負責人。同年劇社因與國民黨軍警發生流血衝突,被迫停止活動。這一年,於伶寫了反對封建剝削壓迫的獨幕劇《臘月二十四》(《太平年》)和《一袋米》,首先在上海演出。
1934年4月,於伶調到左翼文化總同盟工作,在夏衍的領導下,分管“劇聯”等組織的聯繫工作。同年建立了上海無名劇人協會,於伶為負責人之一。為紀念“一·二八”抗戰兩周年,紀念“五一”和支援美亞綢廠工人罷工鬥爭,協會進行了3次公演,同年7月,遭國民黨反動軍警破壞。
1934年冬,在於伶主持下,“左翼劇聯”總結了前一段的經驗教訓,認為為了更有效的鬥爭,應開展建立劇場藝術的運動。於是1935年春,組成上海業餘劇人協會,演出了一系列中外名著,提高了舞台藝術水平,擴大了話劇影響,使左翼戲劇運動完成了戰略轉移的任務。自1934年4月至1936年底,於伶在從事繁重組織工作的同時,還寫了《夏夜曲》、《回聲》、《蹄下》、《漢奸的子孫》(章泯、洪深、張庚集體創作,於伶執筆)、《撤退,趙家莊》(沈西苓、章泯、凌鶴、夏衍集體創作,於伶執筆)、《神秘太太》等11個獨幕劇,為宣傳抗日救亡、鼓舞戰鬥意志,揭露妥協投降的賣國賊,發揮了戰鬥作用。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軍發動了“蘆溝橋事變”。中國劇作者協會決定集體創作劇本《保衛蘆溝橋》,於伶參加寫作,並擔任演出委員會主任兼舞台監督。此劇於8月7日在上海蓬萊大戲院上演。8月13日,日本侵略者把戰火引向了上海,上海戲劇界救亡協會在於伶等主持下,動員上海廣大戲劇電影工作者,迅速組成了13個救亡演劇隊,開展抗戰宣傳工作。
11月7日,國民黨當局棄守上海,上海只剩下法、英租界兩塊土地,處於日本侵略者包圍之中,開始了史稱上海“孤島”的時期。在極為困難的環境中,於伶團結了留滬未走的歐陽予倩阿英、許幸之、李伯龍等組成青鳥劇社,於1937年末開始演出《雷雨》、《日出》和於伶趕寫的《女子公寓》等。1938年中,於伶和阿英、吳仞之李健吾等人幾經波折籌建了上海劇藝社。經過合法鬥爭取得法租界當局的支持後,演出了法國劇作家薩度的《祖國》、R.羅蘭的《愛與死的搏鬥》等具有愛國主義思想的戲。 以後, 又先後上演了張駿祥創作的話劇《小城故事》、《邊城故事》及曹禺的《正在想》、《鍍金》。通過演出,上海劇藝社的隊伍不斷擴大,還和法租界當局合作開辦了中法戲劇學校,培養了一批日後有名望的編劇導演和舞台美術工作者。
自1937到1941年止,在“孤島”約5年時間內,於伶創作了《血灑晴空──飛將軍閻海文》、《滿城風雨》、《女兒國》、《大明英烈傳》等10部多幕劇、11部獨幕劇和廣播短劇。其中《夜上海》和以前創作的《夜光杯》、《女子公寓》、《花濺淚》在香港、上海攝製成電影。
從《女子公寓》開始,他改用於伶筆名,和以前用尤兢筆名發表的劇本相比,創作水平有明顯提高,並開始從哲理上進行人生觀的探索。
1941年1月“皖南事變”後,於伶和部分戰友於3月間奉命向香港轉移,在廖承志、夏衍的支持下,同司徒慧敏等組織了旅港劇人協會,有金山王瑩藍馬等參加,在被稱作“話劇不毛之地”的香港,播下了話劇的種子,贏得了眾多觀眾。
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戰火燒到香港,大批文化人逃離,於伶也於1942年抵達桂林。7月,在桂林寫出《長夜行》,此後,即調往重慶。
1943年,於伶與夏衍、宋之的、金山等人組織了民間職業劇團中國藝術劇社。成為抗戰後期重慶戲劇運動的中心力量。這一時期,他還寫了《杏花春雨江南》、《心獄》等劇,並與夏衍、宋之的合寫了以中國話劇界艱難歷程為題材的《戲劇春秋》。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5年10月,於伶回到上海,立即恢復上海劇藝社,團結了上海和重慶復員東下的戲劇工作者,演出了轟動一時的《升官圖》(陳白塵著)等。同時,他還創作了《無名氏》,由國泰影業公司拍攝成電影。1947年春,在反動政治迫害和嚴重經濟困難情況下,劇藝社被迫解散。於伶同上海戲劇界一起,進行了反內戰、反飢餓、爭民主、爭自由的鬥爭,並積極支持雪聲劇團改革越劇,演出《祝福》,支援越劇為籌建藝校聯合演出《山河戀》。1948年末,於伶去香港,不久進入解放區。
1949年春,於伶隨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南下,參加接管上海的任務,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管制委員會文教接管委員會文藝處副處長,接管上海的文化、電影機構。後任上海文化局副局長、 局長。1955年5月潘漢年被誣為“潘楊反革命集團”主犯,於伶受到株連。
1959年7月,同孟波、鄭君里合寫電影劇本《聶耳》,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拍攝。1962年6月15日,完成了歌頌上海人民在抗日救亡中英勇鬥爭的《七月流火》。
在“文化大革命”中,於伶於1966年8月起被囚近10年,精神和身體受到嚴重摧殘。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1977年,於伶在病勢稍輕之後,即欣然命筆,重新寫作。1983年2月,黨中央正式為“潘楊”冤案平反昭雪,於伶在病中寫了《懷潘漢年同志》的長詩。
於伶是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中國戲劇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和中國電影家協會上海分會主席。
藝術創作 於伶的主要作品有:《夜上海》、《長夜行》及《七月流火》。
《夜上海》寫於1939年,由上海劇藝社首演於“八·一三”兩周年前夕。劇本反映了抗日戰爭中上海淪陷後的混亂和人民所經受的苦難。全劇共四幕。作者以現實主義的白描手法,真實地描繪出在夜一般黑暗的“孤島”上活動的許多典型人物。劇中主人公梅嶺春一家老小逃亡到上海後,雖然在精神上受到打擊,在生活上陷入困境,但他們不肯屈服,不曾墮落,在抗爭中覺悟到生活的真理,並把希望寄託於為了民族解放而鬥爭的新四軍,使人們在茫茫的黑夜中看到一線光明。
《長夜行》是於伶的代表作之一,全劇共四幕,以中國小教員俞辛味從一個愛國的、正直的知識分子,經歷了困苦和抗爭,最後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為“長夜行人領路的燈光”,決定投身到抗日前線為主線,描寫了上海人民在“孤島”時期所受的苦難及革命者所做的鬥爭,刻畫了在漫漫長夜行程中不同人物所走的人生道路。作者對烈士的遺孀任蕙清和賣身養子的韓英寄予了無限同情;對衛志成夫婦那種逆來順受、隨波逐流的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褚冠球這種出賣靈魂,成為漢奸的人給予無情鞭撻;對那些為了救國救民而堅持鬥爭的革命者,給予熱情的讚頌。
《七月流火》以孤島時期堅持抗日救亡運動的婦女領袖茅麗瑛為原型,全劇共五幕九場,描寫上海職業婦女俱樂部主任年青的女共產黨員華素英在黨的領導下,在已成為“孤島”的上海租界內,組織婦女堅持抗日救亡運動的事跡。劇本發表於1961年11月號《劇本》月刊,當時曾有12個省、市話劇院、團同時排演。
《於伶劇作集》收入60多部劇本,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於伶戲劇電影散論》也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於伶(1907~)於伶(1907~)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