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晌

方晌,又名方響,古代打擊樂器,出現於南北朝時期,隋唐時用於燕樂,後也用於宮廷雅樂,自宋代後漸少使用。

方晌

方晌,又名方響,古代打擊樂器,出現於南北朝時期,隋唐時用於燕樂,後也用於宮廷雅樂,自宋代後漸少使用。
據書載,方晌鑄鐵為之,長方形,共十六枚同虜,應十二正律,四倍律,形質均同,以厚薄別音。宮廷中使用以黃絨線懸於虛而斜倚之。虔高4.8尺如屏,漆朱色並繪花紋,上方兩側分別飾一龍頭,下垂五彩流蘇。以鐵槌擊之成音,清朝宮廷用於演奏丹陛大樂、祭祀先農壇樂及鹵簿樂之凱鏇樂。

方晌的歷史

方晌出現於南北朝梁代(502—557)。《舊唐書·音樂志》:“梁有銅磬,蓋今方晌之類。方晌。以鐵為之,修八寸,廣二寸,圓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設業(樂器架子橫木上的大板),倚於架上以代鐘磬。”又據唐方乾《新安殷明府家樂方晌》:“葛溪鐵片梨園調,耳底丁東十六聲”;唐牛殳《方晌歌》:“長短參差十六片,敲擊宮商無不遍”。
另據《周正樂》記載:“西涼清樂方晌,一架十六枚,具黃鐘大呂二均聲。”
由史載可知:方晌是由十六塊大小相同的長方形鐵板、銅片或玉片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兩層懸掛,用小鐵錘敲擊。
隋唐時期,方晌用於燕樂,後用於宮廷雅樂。唐代曾湧現出馬仙期、吳繽等方晌演奏家。唐代詩人杜牧、錢起、雍陶、陸龜蒙等都留下了誦方晌的詩篇。
宋代,方晌漸少使用。現僅上海今虞琴社合奏古樂時偶用,瀕於失傳境地。
20世紀70年代末,上海民族樂團和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合作,在參閱古代文獻和殘存的唯一方晌(發音板鍛鐵製成)基礎上研製成功新型方晌,80年代初,又製成51音方晌,可獨奏、合奏或為歌、舞伴奏,已正式列入民族樂隊編制中。

方晌的結構

古時的方晌多用玉片、鐵板等組成,分上下兩層懸掛,以厚薄定音高,用小鐵錘敲擊。
20世紀70年代末,上海民族樂團和上海民族樂器一廠合作,在參閱古代文獻和殘存的唯一方晌(發音板鍛鐵製成)基礎上研製而成新型方晌。發音板採用60#鋼板,音板上面為長方形,背面有突出的三角形出音點。整架方晌由43塊音板組成,分為兩排,按七聲音階序列排列於金屬架上,每片音板下面裝置有一根鋁製共鳴筒。琴架上設有制音裝置。整個琴面可調節高度,並能在90度範圍內調整琴面角度,既能水平演奏,又可像編鐘編磬那樣豎立演奏。音域(g1~g4)。
20世紀80年代初,又製成51音方晌,音板採用十二平均律“雙音階排列法”,上列為(#C)調音階,下列為C大調音階,音域(f~C4)。安置音板的主體架可以升降和轉動,便於水平或豎立演奏,並設有制音裝置和共鳴筒。
新型方晌發音豐滿、悅耳,高音區音色清脆、透亮,如同銀鈴;中音區音色鏗鏘、華麗;低音區音色渾厚、深沉,猶如鐘聲。新型方晌長於演奏琶音及各種節奏型分解和弦,以八度同音演奏鏇律或副鏇律有莊重樸實之感,演奏歡快、流暢的樂曲更具表現力。可用於大型民族管弦樂隊和各種演奏形式。在器樂合奏《瀟湘水雲》、《月兒高》、《霓裳曲》,二胡協奏曲《長城隨想曲》、二胡敘事曲《新婚別》和笛子獨奏曲《秋湖月夜》以及聲樂伴奏中,新型方晌都有著較好的藝術效果。

敦煌壁畫中的方響

敦煌第220窟,《藥師經變》下部的舞樂圖中,有樂隊二十八人,分為兩組,左右相對,樂工或上身袒裸,或斜披天衣,膚色、髮式各不相同,演奏來自中原的和從西域、外國傳人的各種打擊、吹奏、彈撥樂器。
仔細看可以發現,右側一組中最左邊的女子垂目敲擊的樂器正是方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