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燒麥

方城燒麥

清光緒年間,方城縣城內開化寺街馬玉亮(回族),始創'燒麥'。最初不叫'燒麥'叫'撮子包',因感其名不雅。又因其邊象快熟的麥穗,隨改名為'燒麥'。

製作方法

方城燒麥方城燒麥
一、選個大、水凌的蘿蔔,洗淨切片,在鍋內煮至能用手撮爛為止。然後,用白布包好將水擠乾,剁碎。
二、選較肥的羊肋肉,剁碎成沫。
三、選擇白長的大蔥,去皮、除葉,切成薄片。
四、選上等醬油、五料面、好清香油,優質味素。
五、選上等細麵粉,用溫水攪拌反覆軋揉,作劑,鏇成餃子皮狀,邊薄有折紋。一兩面製成五個,每個重二三錢,包時將釀成的餡裝在麵皮內,撮成上如石榴花形,下如燈籠形的'燒麥',上籠蒸20分鐘即成。
吃時,從'燒麥'上面的花口,加入適量蒜汁、清香油,嫩香味美,清香撲鼻。
'燒麥'是方城著名民間風味小吃,盛譽百年。每年只做兩籠,每籠400個左右。'燒麥'上市,即搶購一空。故此名傳四方。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