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邱

新邱是一個地理辭彙,屬於地名,地處遼寧西部境內,地理位置優越,處於環渤海經濟圈和遼西外向型經濟建設帶。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新邱區位於遼寧西部,阜新市中心東北端14公里處,區中心地理坐標為東經121°1′-122°56',北緯41°41'-42°56'。與市中心相隔阜新蒙古族自治縣縣城,西南與細河區水泉鎮接壤,南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大板鄉接壤,北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他本扎蘭鄉交界,東與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沙拉鎮相連。地理位置優越,處於環渤海經濟圈和遼西外向型經濟建設帶。

地質地貌:介於醫巫閭山山脈和小松嶺山脈之間狹長盆地的東部邊緣,境內地形多起伏,為緩丘陵地貌,地質屬中生代侏羅紀。地層上部多為砂岩、沙礫岩;中部為含煤層(煤層內雜礫岩、砂岩、砂質頁岩);下部多為細砂岩。各岩層中見有多種植物化石。大地基底為斷裂構造體系。南北長20公里,東西寬12公里。

氣候特點:新邱區屬北溫帶大陸季風氣候,東、南、北三面環山,主要有關山、元寶山、鍋底山等。其海拔高程在300——400米之間,形成新邱與鄰郊的天然屏障,明顯影響城區氣候。城區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冬季嚴寒罕雪,寒冷期長;雨熱同時集中於夏季,為“三寒四暖”的周期性變化,雨量較少。乾燥多風是本區氣候特徵之一,春秋之季尤甚,春季多西南大風,秋季多西北大風。由於地面乾燥,風夾沙土,有“一年兩次風,一次六個月”之說。境內河流湖泊主要有細河、東郊湖、南湖等。

土地礦產:現有耕地面積37200畝,林地面積36900畝,荒山荒溝面積22300畝,水域面積900畝。新邱煤田位於阜新礦區的最東端,是阜新煤田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布在新邱境內的東南部,面積約30平方公里。新邱煤炭的種類為長焰煤,煤色呈灰黑、黑、褐黑色,煤質好,廣泛套用於工業動力和民用燃料。

行政區劃

新邱區現轄長營子鎮和興隆、益民、中興、新發4個街道辦事處,共13個社區。全區總面積為141.7平方公里,總人口為9.6萬人,以漢族為主,蒙古、回、滿等9個少數民族聚居,長營子鎮為蒙古族鎮,是全市五個城區中面積最大的城區。

交通狀況

新邱區位於遼寧西部,處於環渤海經濟圈和遼西外向型經濟建設帶,是遼寧西部的中心城區。距瀋陽桃仙機場170公里、經沈阜高速公路只需1.5小時;距錦州機場135公里,經錦阜高速公路僅50分鐘就可到達。京瀋鐵路、京哈公路、沈阜公路通過境內。阜錦、沈彰、鐵阜、阜朝、彰通5條高速公路,均與新邱區連線,其中鐵阜高速公路在新邱設有出口。有兩條高速通道直達首都北京,車程僅5小時。與省內三大港口全部可以由高速公路直達,至大連港450公里、營口港240公里、錦州港150公里。新開工建設的巴新鐵路(內蒙古西烏旗巴彥烏拉鎮-遼寧省阜新市新邱區)是遼寧等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能源供給通道,是俄羅斯、外蒙古和蒙中東部地區最佳出海通道。

政情概況

新邱區是全市唯一的經濟轉型試點區,2007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6580萬元,增長25.6%。工業總產值完成18.2億元,增長37.7%;規模工業總產值完成11.4億元,增長31.9%;農業總產值完成18352萬元,增長8.9%;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042萬元,增長28.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4478萬元,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400元,增長10.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000元,增長10%。具有翻身立命作用的重大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巴新鐵路正式開工奠基,重點控制工程已開工建設;風力發電項目67颱風機全部併網發電;大唐國際煤制天然氣項目已獲得國家發改委“路條”,選址及周邊1公里範圍內拆遷調查工作已全面展開。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和農村經濟穩步發展。蔬菜和畜牧兩大特色主導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80%,蔬菜種植達到5000畝。採煤沉陷區治理工程全面完成,累計安置沉陷區居民5758戶。強力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完成了13700戶、57.5萬平方米的拆遷任務,1.1萬戶居民遷入新居。城區面貌和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區綠化面積11.4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12.8%。

有體育場、文化館、圖書館等文化機構,形成了區、街鎮、社區(村)三級文化網路。舉辦社區文化藝術節3屆。有線電視網路覆蓋全區。現有中國小20所,在校學生8721人;有幼稚園、託兒所及學前班46個,入托幼兒3115人。全區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100名,其中中高級職稱81名。全民健身運動豐富多彩,擁有業餘秧歌隊10餘只,每年舉行體育賽事百餘次;多次被省、市評為體育達標先進區,長營子鎮被評為遼寧省先進體育單位。全區擁有各類衛生機構53個,每萬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3人,每萬人擁有病床位24張,區婦幼保健院被評為遼寧省愛嬰醫院。積極推行城鎮企業職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2000年以來,累計征繳養老保險費881萬元、支付養老保險金2020萬元,安置再就業人員15000人,勞務輸出2742人。興建老年活動中心1處,老年活動之家9處。 

經濟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新邱以其豐富的煤炭為新生的共和國提供了蓬勃發展的動力能源,滾滾的烏金曾經奏出了這片土地華彩的生命樂章。曾一度擁有新邱礦、興隆礦、新邱露天礦等大型煤礦,至1989年止,為國家社會主義建設生產煤炭10552.1萬噸,上繳了近千萬元的稅金。除煤炭工業外,紡織、機械、服裝、鞋帽、食品加工等行業為國家創造了大量的稅收。2001年,新邱露天煤礦破產。2002年2月28日,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率國家、省、市的各部、委、辦、廳、局的有關領導,親自到新邱區視察,並做了重要指示:要搞第二次創業,把這次創業搞好,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把新邱區建設成為第二次創業的光輝的典範。

經濟轉型全面啟動以後,全區人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針,適應入世形勢,全面實施大開放、項目牽動、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發展民營經濟和科教興區五大戰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主題,以市場為主導,以經濟轉型為主線,城鄉互補、工農互助、聯動發展。以經濟轉型帶動結構調整,以結構調整促進改革開放,以改革開放推動經濟發展,以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初步構築起建築材料、能源開發、糧食加工、綠色農業和第三產業五大經濟板塊,培育主導產業和替代產業,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加快發展第三產業、鞏固現有規模企業,培育接續替代產業,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在全區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下,全區取得了轉型發展和經濟建設的新成績,經濟發展步入了快車道、園區建設快速發展、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社保體系日漸完善、各項社會事業全面推進。

現在,全區人民正以老工業基地振興和遼西部開發為新的契機,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牢牢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和主導產業,實現建設新新邱的階段性目標。

鄉鎮街道

長營子鎮政府

長營子鎮地處阜新市區東郊,環繞新邱城區,西臨阜新縣城,距市區12公里。全鎮轄9個行政村,一個社區,總人口達3.1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9萬人),少數民族人口達0.66萬人,占全鎮人口總數的21.5%。全鎮總面積11718公頃,其中耕地面積3183公頃,林地面積3760公頃。

長營子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距錦州港148公里,距瀋陽桃仙機場170公里,京瀋鐵路、新義鐵路、錦阜高速公路、沈阜公路、沈承公路貫穿全境。境內屬北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是全國重點產糧基地,還是城郊鄉土地面積最大的鄉鎮。長營子鎮具有豐富的電力資源,華能阜新高山子風電場項目的67颱風機(新邱境內44台)已全部實現併網發電,預計年上網發電量為12943萬度,年可實現銷售收入8753萬元,利潤7131萬元,上繳稅金2473萬元。長營子鎮還有豐富的旅遊資源,並將今後的旅遊形象定位在阜新城市後花園上,以風電景觀、南部山區和東郊湖自然景觀、農家樂旅遊為依託,大力發展近郊旅遊產業,為阜新人民打造一個觀光休閒、放鬆身心的新場所。

2008年上半年,全鎮完成農業總產值6380萬元,完成工業總產值19350萬元,完成招商引資額2400萬元。長營子鎮被省、市人民政府評為2005-2006年度“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興隆街道辦事處

興隆街道辦事處東起新邱大街與滙豐路交叉處,西至細河東堤,南起新邱大街,北至滙豐路。轄興隆、滙豐、文慧三個社區,棚改結束後,可安置居民9394戶、23487人,現已安置居民5715戶,16351人,轄區總面積2.24平方公里。

興隆街道辦事處是新邱區政治、經濟、文化活動中心,轄區內有阜新市第二高級中學、第三中學和新邱區新開國小,有著名的遼寧大金集團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阜新植物油廠及阜新市蒙古人調味食品公司、阜新市金正飼料有限公司、新邱區屠宰廠、新邱河北磚廠等十幾家大、中、小型企業,特別是遼寧大金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系全市規模以上知名企業,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2008年上半年,興隆街道營業收入完成3800萬元,工業總產值完成980萬元,工業產品銷售收入完成1080萬元,招商引資額完成300萬元。興隆街道辦事處連續多年被上級機關授予先進街道稱號。

新發街道辦事處

新發街道辦事處是2005年棚戶區改造後重新劃分的一個新街道。該街道東至新邱火車站和新邱區長營子鎮金家窪子村接壤,西至文匯街與益民街道毗鄰,北隔新邱大街與興隆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