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

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里坤縣石人子鄉石人子村南的東天山北麓,西距巴里坤縣城23公里。2006—2007年,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哈密地區文物局的協助下,對東黑溝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時代:青銅時代
發掘單位: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哈密地區文物局
發掘領隊:王建新

簡介

東黑溝遺址的考古研究是在國家文物局的支持下,由西北大學文化遺產與考古學研究中心、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進行的西北草原地區古代游牧文化考古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2000年開始,在新疆東部和甘肅西北部進行了大範圍的考古調查,已經發現了古代遊牧文化的聚落遺址200餘處,其中大型聚落遺址5處,東黑溝遺址是其中的1處大型聚落遺址。
古代遊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在我國剛剛起步,東黑溝遺址的考古工作是古代遊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的有益嘗試。在東黑溝遺址的考古工作中,對居址、墓葬、岩畫等古代遊牧文化聚落的基本遺蹟進行了三位一體的綜合研究,在古代遊牧文化考古研究的理論和方法上取得了突破和進展。
東黑溝遺址石築高台的全面發掘,基本搞清了該類遺蹟的形制和功能。可以認為,該類遺蹟是古代遊牧民族高等級祭祀活動重要遺存。
東黑溝遺址石圍居址的發掘,在我國尚屬首次。古代遊牧文化的居址長期未被認識,本次發掘基本搞清了居址的性質和功能,為今後該類遺蹟的考古發現與研究提供了有益的經驗。
東黑溝遺址墓葬發掘,揭示了以墓主為代表的外來文化和以人牲為代表的土著文化的同時共存,反映了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關係。
在東天山地區已發現的5處早期遊牧文化的大型聚落遺址,很可能與文獻記載的古代月氏、匈奴的王庭有關。
東黑溝遺址是在東天山北麓發現的一處規模巨大的古代遊牧文化的聚落遺址,現存新疆自治區博物館的著名的裴岑碑,於清雍正七年(1725年)在遺址所在的石人子鄉石人子村發現,又稱《鎮海碑》。碑文記載:“惟漢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雲中裴岑將郡兵三千人,誅呼衍王等,斬馘部眾,克敵全師,除西域之災,蠲四郡之害,邊境艾安,振威到此。立海祠以表萬世”。記載了東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年)敦煌太守裴岑率軍在這裡誅滅匈奴呼延王之事,填補了史書記載之闕。這一歷史事實對我們判斷東黑溝遺址的性質是非常重要的依據。

規模

中高台頂面長

東黑溝遺址東黑溝遺址
16.6,寬10.4米;底面長30.3,寬25.9米。因地勢南高北低,北部高約4米,南部高約2米,高台頂部基本水平。從發掘的情況看,中高台最初四周有石圍牆,牆內有用圓木構築的建築,建築總面積約166平方米,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建築面積約占三分之二,現存有木立柱和用圓木橫向構築的木牆遺蹟,發現有用石塊砌築的大型火塘,和1座埋有大量糧食(主要是麥類)的坑、2座各埋有7隻羊的坑,並發現有大量使用過的陶器和石磨盤、石杵、石錛、石球等石器以及少量銅器。北部建築面積約占三分之一,也發現有木立柱,但未見木牆。南北建築有斜坡相連。從發現的大量木炭、灰燼堆積和紅燒土跡象看,木結構的建築應毀於一場大火。後人在其堆積上填埋了土和石塊,修築成頂部呈平台的祭祀高台。高台上發現有石塊砌築的大型火塘、大量排列整齊的大型石磨盤和大型陶器,高台周圍分布有多座埋有被肢解人骨的圓形石圈。高台上有大量火燒過的木炭和灰燼堆積,應該是使用火祭祀的遺存。從高台下部和上部出土的陶器形式看,兩者差別較大,表明石圍牆內部木建築的使用時間和後來作為祭祀高台的使用時間應有一定的間隔。
石築高台周圍分布有多座方形石圍居住基址,其中西半部的保存較好,東半部的已被破壞。發掘的西半部保存較好的4座石圍居址內發現了數量較多的用石塊圍砌的火塘,內有大量燒土、灰燼、動物骨骼殘塊,並放置有一些石器和可復原的陶器,還發現多枚刻有花紋的羊矩骨。可能是祭祀等集體活動的遺存。石圍居址內出土的陶器多為小型陶器,但也有少量大型陶器。這些大型陶器與高台上部堆積中出土的大型陶器形式相類,表明這些石圍居址使用的時間應與高台上部的祭祀活動大致同時。在高台以外的區域還分布有一些面積達數百平方米的大型石圍居址,應該都是高等級的居住場所。
東黑溝遺址發現有大量的墓葬,在中高台附近區域共發掘了中小型墓葬12座。這批墓葬中的小型墓為石葬具,中型墓為木葬具,葬具上多縱向蓋有棚木。一些墓葬還有用馬殉葬的現象,有的填埋在墓壙內,有的在墓旁另挖有墓祭坑填埋。其中在1座墓的墓旁發現了2座殉馬坑,還有1座埋葬有1匹駱駝的祭坑。這批墓葬中既有墓主和隨葬的器物,又有被肢解埋葬用作墓祭的人牲,人牲也有隨身攜帶的器物。

考古發現

東黑溝遺址共發現3座石築高台,

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遺物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遺物
從南至北呈倒品字形分布。其中中部高台位於遺址南部山坡上的最高處,東、西高台分別位於遺址東、西側的山坡下。從遺址的整體布局看,中高台應該是東黑溝遺址的中心。東、西高台因距現代居民點較近,均已遭到較為嚴重的破壞,中高台頂部也發現了2個盜洞。石築高台遺蹟目前只在巴里坤縣境內的若干大中型遺址有所發現,且大多已遭到破壞。
中高台東西長30、南北寬26、高4.6米。上部堆積逐層發掘至第⑤層時,發現第⑤層堆積為大量的燒土、灰燼和木炭,該層全部清除後,露出長17、寬13米的較為完整的活動面。在該活動面的南半部偏中,發現一用長方形石塊修砌的保存完整的平面近方形的灶坑,其東、西側整齊地排列有15塊頂面內凹的大型“石磨盤”。在灶坑內和周圍活動面上還發現有數量較多的可復原陶器和大量的陶器殘片。根據對遺蹟和遺物現象的觀察,這一活動面應該反映的是大型祭祀活動的場面。在祭祀活動以後,經過劇烈的火燒,留下了大量的木炭和燒土,許多陶器都被燒黑甚至燒變形,大型 “石磨盤”也均被燒裂
高台周邊成組分布著石圍居住基址,東半部被破壞嚴重,西半部保存較好。石圍居住基址之上的堆積第① 層為夾有大量草根和植物腐殖質的黑褐色土,第②層為含有砂石粒的黃褐色土。堆積在以高台為中心的遺蹟群區域內廣泛分布,石圍居住基址均修建於第②層下。其中經發掘的P3平面近方形,東西長約10、南北寬約7米,南、北、西面牆體保存較為完整,東側牆體已被破壞,僅留下一些原為牆基的大石塊。經解剖發現,石圍居住基址的牆體下部多用自然留存或人工搬動的較大的石塊作牆基,其上牆體內、外側用較大的卵石塊壘砌,其間夾有較小的石塊和土。牆體現存寬0.5—2、最高為0.8米。牆體範圍內堆積由南向北呈傾斜狀,南半部堆積第①和②層與牆體外相同。在第②層和第③層下,均發現了數量較多的燒灶遺蹟。這些灶址均用石塊圍砌,內有大量燒土、灰燼、動物骨骼殘塊,並放置有一些石器和可復原的陶器。同一居住基址內的同一使用面有許多灶址的發現表明,高台周圍的居址並非一般的居住場所,可能是祭祀等集體活動的遺存。
在方形石圍居址範圍內,發現有圓形石堆或石圈打破居址,其內石塊下均發現有被肢解的入骨殘骸,判斷應為在方形石圍居址被廢棄後發生的用人作犧牲進行祭祀的活動所留存。類似的圓形石堆和石圈在高台周圍石圍居址以外的區域也有發現。從石築高台及周邊遺蹟的發掘情況看,它們均應與祭祀活動有關。而且,這些祭祀活動應在較長時間內舉行過多次,並形成了不同層次的堆積。
東黑溝遺址發現有大量的墓葬
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出土陶罐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出土陶罐
,其中圜形石封堆墓是主要的墓葬表面形式。為搞清這類墓葬與其他遺蹟的關係,本年度在中高台附近區域共發掘了9座中小型圜形石封堆墓。所發掘的墓葬墓壙均呈東西向的長方形或橢圓形,小型墓葬均用片狀石塊壘砌僅能容身的石棺,其上順墓室方向用較細的圓木蓋有棚木。中型墓葬多用木葬具,在封堆內多葬有被肢解的人牲,封堆外也有墓祭遺蹟發現,墓壙內還有殉馬和殉人的現象。隨葬品中有銅器、鐵器等數量較多的金屬工具、武器和裝飾品,其中動物紋牌飾特徵顯著;玉石器有數量較多的工具和裝飾品;陶器種類有罐、杯、釜、缽等。這批墓葬的形制特徵與隨葬品的組合相近,大致應屬同類文化。值得注意的是,葬於封堆內的人牲亦多有隨身的金屬裝飾品和工具,有的還有陶器,這些器物的形制與墓葬的隨葬品明顯不同,應屬不同文化。
到目前為止,中國北方草原地區古代遊牧文化考古研究內容主要是墓葬資料,這與古代農業文化大量聚落遺址的發現與研究形成鮮明的對照。古代文獻的記述中認為遊牧民族居無定所,似乎很難留下他們的居住遺址。但是,在中國北方地區的氣候環境條件下,冬季遊牧是不可能的,牧民們需要尋找避風向陽水草豐富的地方作為相對穩定的居住場所以度過嚴寒。因此,遊牧中有定居應該是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普遍的生活方式,以家族為單位的小型聚落的存在是普遍的。從2000年開始,西北大學考古專業在甘肅西北部和新疆北部進行了大範圍的調查,已發現古代遊牧文化遺址280多處,其中絕大多數是位於冬季營地的小型聚落遺址。
古代遊牧民族的大中型聚落遺址往往有冬夏之分,新疆東天山以南的哈密烏拉台、鄯善洋海等遺址應屬於冬季的大型聚落;東天山以北的巴里坤草原自古以來水草豐美,夏季氣候涼爽、雨量充沛,是遊牧民族傳統的夏季大牧場,這裡發現的一系列古代遊牧文化的大中型聚落遺址,應屬於不同的古代遊牧民族在夏季牧場的各級統治中心。其中巴里坤縣城西南以蘭州灣子遺址為中心的岳公台——西黑溝遺址群,面積在10平方公里以上,代表了以平面方形或長方形不起封堆的石結構墓葬和靜態剪影式、粗線條式岩畫為特徵的一類遺存,該類遺存在新疆東部和甘肅西北部有廣泛分布。東黑溝遺址代表了以圜形石封堆墓和動態剪影式岩畫為特徵的另一類遺存,該類遺存亦在新疆東部和甘肅西北部有廣泛分布。
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現場 在東黑溝遺址的東、西側,各有一處墓葬形式和岩畫形式與東黑溝遺址基本相同的中型聚落遺址。東側為紅山口遺址,西距東黑溝遺址約10公里;西側為大黑溝遺址,東距東黑溝遺址約10公里。中型遺址均發現數十座石圍居住基址,上百座圜形石封堆墓和數量較多的岩畫。石圍居住基址集中分布,排列有序,顯然不是一般的居住場所,而與群體性居住有關。中型遺址的遺蹟形式所反映的文化內涵與東黑溝遺址相近,很可能與東黑溝遺址同時並存。根據遺址的位置和遺蹟特徵,初步判斷遺址很可能是對東黑溝遺址起拱衛作用的駐兵場所。
墓葬的墓壙開于山前坡地衝擊形成的沙土、卵石混合的堆積上,多呈長方形或橢圓形豎穴。小型墓為片裝石塊構砌的石葬具,中型墓為原木構築的木葬具,葬具上多縱向蓋有棚木。一些墓葬還有用馬殉葬的現象,有的填埋在墓壙內,有的在墓旁另挖有墓祭坑填埋。還有在墓旁用石塊堆砌埋有羊骨的墓祭堆的現象。
墓主的隨葬品種類有陶器、石器、銅器、鐵器、骨器、金銀器等。其中陶器和鐵器普遍,陶器多為火候較低、無使用痕跡的明器,鐵器有工具、武器和馬具。一些中型墓隨葬品中有精美的金銀牌飾、扣飾、金耳環和耳墜,瑪瑙、玻璃和陶土的串飾。
這批墓葬的形制特徵與隨葬品的組合與已經發掘的巴里坤縣黑溝梁墓地基本相同。墓葬形制和隨葬品的組合及形式,與東天山地區公元前 1000年以後的當地原有文化遺存明顯不同,應代表了一種新出現的外來文化。在黑溝梁墓葬中出土有中原製作的羽狀地紋銅鏡,這種形式的銅鏡在中原主要流行於戰國至西漢初期,可知這批墓葬的年代上限不會超過戰國到西漢初。
在一些中型墓的封堆下或墓壙填土內發現有被肢解的人骨,應該是被用作墓祭的人牲。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牲都隨身攜帶有銅、鐵、石、骨等材質的工具和飾品,甚至還有被砸碎的陶器殘片與被肢解的人骨埋葬在一起的現象。

考古價值

東黑溝遺址是在

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出土文物新疆巴里坤東黑溝遺址出土文物
東天山北麓發現的一處規模巨大的古代遊牧文化的聚落遺址,現存新疆自治區博物館的著名的裴岑碑,於清雍正七年(1725年)在遺址所在的石人子鄉石人子村發現,又稱《鎮海碑》。碑文記載:“惟漢永和二年八月,敦煌太守雲中裴岑將郡兵三千人,誅呼衍王等,斬馘部眾,克敵全師,除西域之災,蠲四郡之害,邊境艾安,振威到此。立海祠以表萬世”。記載了東漢順帝永和二年(137年)敦煌太守裴岑率軍在這裡誅滅匈奴呼延王之事,填補了史書記載之闕。這一歷史事實對我們判斷東黑溝遺址的性質是非常重要的依據。在我國,對古代遊牧文化的大型聚落遺址進行綜合考古研究尚屬首次。東黑溝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為我們探討古代遊牧文化聚落形態和社會、經濟形態,特別是探討漢代月氏與匈奴的考古學文化,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新資料。東黑溝遺址的歷史價值和學術價值十分重大,這裡的考古工作已受到國內外學術界的關注。
東黑溝遺址的考古工作對居址、墓葬和岩畫等古代遊牧文化的基本要素進行了全面的綜合調查、發掘與研究,在古代遊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本年度的發掘,發現了一組與祭祀活動有關的古代遊牧文化的大型遺蹟組合和一批墓葬,為研究古代遊牧文化的特徵、社會生活和判斷該類遺存的文化屬性和年代等提供了一批重要資料。

專家點評

古代遊牧文化聚落考古研究在我國剛剛起步,東黑溝遺址的考古工作是在該領域的有益嘗試。在東黑溝遺址的考古工作中,研究者用考古學的思路,確認了居址、墓葬、岩畫、等屬於古代遊牧文化的基本要素;並試圖運用考古類型學的方法對岩畫進行分析、研究。在古代遊牧文化考古研究的理論和方法上取得了突破和進展。

入選由國家文物局指導、中國考古學會與中國文物報社共同主辦2007十大考古新發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