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旦木

新疆巴旦木

在維吾爾族人日常生活中的刀柄、花帽、地毯等上常常可以見到一種古樸的月牙形圖案,這種圖案就是取自維吾爾人民喜愛的名貴特產——巴旦木,主要產在天山以南喀什的疏附、英吉沙、莎車、葉城等縣,是新疆維吾爾人最珍視的乾果。

營養最高的乾果

新疆巴旦木新疆巴旦木

巴旦木,又名巴旦杏,也有俗稱薄殼杏仁,古時稱偏桃、偏核桃、婆淡樹,世界上許多國家稱“扁桃”。是新疆維吾爾人民最珍視的乾果,主要產在天山以南喀什綠洲的疏附、英吉沙、莎車、葉城等縣。
每逢初秋,當果園裡的巴旦杏由綠變黃微帶紅暈,開始千裂成熟的時節,人們就絡繹不絕地前去選購採摘,迅速將成熟的巴旦杏爭購一空。
巴旦木營養價值很高,它的營養比同重量的牛肉高六倍。據化驗,仁內含植物油55-61%,蛋白質28%,澱粉、糖10-11%,並含有少量維生素A、B1、B2和消化酶、杏仁素酶、鈣、鎂、鈉、鉀,同時含有鐵、鈷等18種微量元素。巴旦木不僅是維吾爾人傳統的健身滋補品。如今喀什的巴旦木遠銷國內外,在國際市場乾果交易中占著重要地位。來新疆旅遊的朋友們更是忘不了買一些巴達木送給親朋好友。

巴旦木讓你睡得香

新疆巴旦木新疆巴旦木

巴旦木尤富特色。按植物分類,巴旦木歸入桃屬,它的花像杏花而略大,葉似桃葉而狹小,果似桃卻呈扁形,故又稱扁桃。巴旦木果肉干澀不能吃,可吃的是它那香甜適口、別有風味的果仁。在廣大的巴旦木以新疆巴旦木尤富特色。
維吾爾族人視巴旦木為珍果,凡是體弱有病的人,都要想方設法找一些巴旦木來吃。按民間說法,日嚼十餘粒巴旦木,堅持一月,精神倍增,夜眠不夢,強身祛病。因此巴旦木是維吾爾族傳統的健身滋補品。
巴旦木有如此妙用,不是沒有道理的。根據化驗分析,巴旦木仁含植物油55%~61%,蛋白質28%,澱粉、糖10%以上,並含維生素A、B1、B2,還有消化酶、杏仁素酶、杏仁甙,另富含鈣、鎂、鈉、鉀、鐵、鋇、鋁、矽等18種微量元素,其營養價值比同重量的牛肉高6倍。

益腎健腦又安神

甜巴旦木具有安神,開竅,健腦,明目益腎,潤肺、潤腸,生精,健身,健胃等功能。主治心悸喘咳,腎氣不足,腰膝酸軟,陽痿尿頻等病症。除與漢族用藥的相同之處外,維藥甜巴旦木更具其獨特的功效:
健腦開竅安神
兒童食用可促進大腦發育,老年人食用即可安神,又可健腦,可用於老年性腦萎縮,老年性痴呆症的食療品,同時也可作為一般的健身食品用。
健腎作用
將甜巴旦木製成醬食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用於腎虛患者的輔助治療,因為其口感好,又無毒副作用,樂於被患者接受,所以可長期服用。
明目作用
維吾爾族人近視眼發病率明顯較漢族人低,與本民族一些好的生活及飲食習慣有關。甜巴旦木是維吾爾人經常食用的一種食品,從某一方面講,在長期的食用中,甜巴旦木發揮了它的明目作用。

古波斯傳來的珍果

巴旦木是世界四大著名乾果之一,屬於第三紀裸子植物,被譽為“活化石”。巴旦木別名甚多,古時稱偏桃、偏核桃、婆淡樹,世界上許多國家稱“扁桃”。
新疆巴旦木是從古波斯(現今伊朗)傳入。我國種植巴旦木,從唐朝開始,有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在《酉陽雜阻》、《嶺表錄異》有記載考證,唐書文中載:偏桃出波斯國,波斯呼為婆淡樹。長五六文,周四五尺,葉似桃而闊大,三月開花,白色。花落結實,狀如桃子,而形偏,故為之偏桃。其肉澀不可唆,核中仁甘甜,西域諸國並珍之。

波斯商人無意的發現

相傳在1300多年以前,沿著絲綢之路前往波斯的商人,無意之間在波斯看見巴旦杏,他們嘗過巴旦木果之後被這種看似不大、味道如杏仁的樹木吸引了,就帶了幾粒種子帶回莎車種了下來。
這些小樹苗五年之後長出了類似青杏的果實,讓村民們非常喜愛。傳說巴旦木由於產量不高,在古代只有王公貴族們能品嘗。

總理巴旦木入選名木

2004年,全國綠化委員會曾發起徵集中華古樹名木活動,結果揭曉全國共有680多棵有代表性的古樹名木入選,其中新疆有11棵古樹名木榜上有名,被當地百姓稱為“總理巴旦木”的名樹首當其衝。
據悉,這課“總理巴旦木”已有41年樹齡,該樹位於和田市肖爾巴格鄉庫木巴格村。是1965年周恩來總理到新疆視察工作時,在和田親手種下此樹。目前該樹長勢良好,當地老鄉都親切地稱它為“總理巴旦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