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區[西安市]

新城區[西安市]

酒泉市新城區規劃分一期和二期兩個區域,一期東至解放北路、雄關路,北至北大河,西、南至312國道,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二期規劃東至解放北路,南至規劃外環路,西至規劃西環路,北至北大河,規劃控制面積6平方公里。

歷史沿革

(圖)新城區[西安市]新城區[西安市]——地圖

新城區這裡歷史稟賦深厚,人文資源隨處可見。新城區因境內有“新城”而得名。新城區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政治地位十分突出。遠在西周,這裡是京畿之地;在唐朝這裡的大明宮是皇帝朝會、頒詔、慶典、號令全國的場所;在,這裡是統治者鎮守陝西乃至西北的行政指揮中樞;明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封其次子朱爽為秦王,統率重兵,坐鎮西北,始建王府,府為一城,於洪武九年(1376年)建成。當時秦王府豪華富麗,雄偉壯觀,稱為王城(俗稱皇城),清代為“八旗教場”。辛亥革命後,為陝西教督府。民國16年(1927年)1月,因受國民革命思想影響,改稱“紅城”。同年陝西省政府移駐紅城,改“紅城”為“新城”沿用至今。轄區9個街道辦事處,90個社區,13個行政自然村,總面積31平方公里,常駐人口62.24萬人。

這裡的“黃樓”,張學良楊虎成將軍發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促成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這裡的“七賢莊”,周恩來董必武葉劍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此徹夜工作,為建立民主、統一的新中國頑強戰鬥,建立了不朽功勳。“新城”引起人們對歷史的留念,對革命先輩的緬懷。這裡是陝西省人民政府、西安市人大、西安市政協等省、市機關所在地。素有“古城門戶”之稱。

地理位置

(圖)西安市新城區抽樣調查啟動儀式現場西安市新城區抽樣調查啟動儀式現場

新城區位居城東北部,跨越明城牆,形成城內城外兩部分,東沿鐵路專用線與灞橋為界,南依東大街永樂路、建工路與碑林區、雁塔區毗鄰。北連龍首北路與未央區結壤,西以北大街與蓮湖區相連。東西長7.63公里,南北寬7.23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08°56'32―109°01'34″,北緯34°14'09―34°18'03″,全區地勢平坦,東南部略高,西北部較低。新城區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地理位置優越。

交通運輸

新城區北連西安至銅川高速公路,直至革命聖地延安,東接西潼高速公路,直趨蜚聲中外的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火車站、陝西省西安長途汽車站坐落其內,是迎接中外、貴賓的“大客廳”和出入西安的陸地“口”岸。火車東站是西北重要的物資排列組合鐵路樞紐。5個汽車客運站和3個貨運站,發往全國90個大中城市。被譽為第二歐亞大陸橋的隴海鐵路橋橫穿而過。西安電信局報話大樓位於區內西華門,使西安與世界各地通訊聯絡近在咫尺。

人口資源

(圖)新城區[西安市]新城區[西安市]

在新城區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上,濃厚的文化氣氛,密集的高素質人才,發達的現代科技產業,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新城區成為西安市最富魅力,最具活力與創新精神的區域之一。全區戶籍人口493822人,常住人口62.24萬人,男性對女性的比例(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6.88人。全區大中專以上學歷人口為107788人,人口密度為17880/平方公里。全區有回、滿、蒙、朝等少數民族28個,共12992人。本區人口特點是,流動人員多、商務人士多,產業工人多,河南籍人口多,省外人員逐年遷入在增多。轄區內,科研院所林立、大型工廠密集,人文資源豐富。被譽為工程師搖籃的西北建築設計院,有工程院士1人,建築設計大師2人,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89人,國家一級結構工程師103人,高級建築師210人。建築師工程師26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23人。在我軍乃至全國知名度頗高的第四軍醫大學,教授、副教授達700餘名,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分別為163人和252人,中科院士1人。每年大批醫務人員走向各部隊和各兵種。區境內,有兩院院士4人,享受國務院津貼人員25人,有突出貢獻的專家146人,愛護人才、培養人才、發揮人才的技術專長在全區蔚然成風。

經濟發展

(圖)新城區[西安市]新城區[西安市]

新城區域工業基礎堅實。轄區內有三個新興工業區:一是以韓森寨為中心的國防工業區,聚集了多家大型軍工企業,另外還有陝西汽車製造總廠、西安普天通訊設備廠等效益非常顯著的企業。二是以胡家廟為中心,省屬工業為骨幹的建築機械、機電工業區。三是以八府莊為中心的市、區屬中小工業區。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新城區進一步加大對工業企業的扶持力度,為駐區企業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務,鼓勵企業自主創新,不斷增強市場竟爭力。樓宇經濟是新城區發展經濟的一個新亮點,將按照推介一批、盤活一批、建設一批的思路,立足區內樓宇資源,完善服務功能,使房地產開發有一個較大的發展。

城區建設生機勃勃,大明宮御道拆遷安置工程,為舊城改造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典範,隨著御道保護項目的建成,市民將可以穿過丹鳳門、跨越龍首渠、走過下馬橋、直達含元殿,昔日御道兩旁的金吾仗院、東西朝堂,將被仿唐建築、旅遊服務設施所代替。新城區委、區政府時刻把民眾溫暖安危放在心上,千方百計解民憂、盡心竭力促民富,盡職盡責保民安,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不斷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區政府大力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形象,修建城市休閒廣場,改造綠地,增加城市保潔經費,更換果皮箱、新增垃圾台,拆改燃煤鍋爐、治理噪音、揚塵污染等取得了顯著成績。在社區,以“自治好、管理好、服務好、治安好、環境好、風尚好”為標準,不斷完善基層安全防範網,提高社會治安綜合防控能力,嚴厲打擊各類范罪行為,全面推進和諧社區建設。

面對諸多發展機遇,新城區委、區政府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圍繞建設“人文西安、活力西安、和諧西安”的戰略目標,以構建和諧新城為主線,積極實施商貿立區、科技強區、文化興區、環境優區四大戰略,強化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著力發展第三產業,不斷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舊城改造,不斷提高城區管理水平,著力促進社會發展,努力解決民生問題。切實維護社會穩定,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不斷向著文明、富裕、和諧的現代化新型城區邁進。

科教文衛

(圖)新城區[西安市]新城區[西安市]——精神文明建設

新城區政府十分重視科技教育工作。全區選育科技項目315項。完成科技項目和開發新產品151項,市扶持項目70個,國家扶持項目15項。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是中國衛星運行的神經中樞,為國家遠程飛彈、人造衛星、載人飛船的成功發射和測量,建立了不朽功勳。新城高新產業園區加大園區建設力度,培育大項目,孵化新產品,引進資金和人才,以其雄厚的科技實力,高效的管理服務,優惠的投資環境,現代化的科研、生產、生活設施吸引來自國內外100多家企業入駐,形成了以電子、新材料、新生物等多學科、多門類、多層次、多經濟成份的高新科技群體。新城區歷來為尊師重教,學風厚集。全區共有各類學校130餘所,在校學生達10萬人,有省市級重點中學9所,區級重點中學7所,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一所,省、市級示範國小9所,一級一類幼稚園4所,省、市級文明校園16所。先後投資7000多萬元,建成教學樓、實驗樓、教職工住宅樓30餘幢,同時還建立了微機房、語音室、電子備課室、校園網路,被國家教育部確定為“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區”。

新城區文化積澱深厚,服務設施齊全。在轄區內易俗大劇院、陝西科技館、西安青少年宮、新城劇場和被魯迅先生譽為“古調獨彈的易俗社”,顯示了新城區深厚的文化積澱。這裡旅遊資源豐富,唐大明宮遺址、御道、含元殿等一大批宮殿遺址見證了昔日大唐盛世;這裡有明、清以來,各代統治者鎮守西北、西南,扼守中原的政治中心樞紐――秦王府。元朝安西王府位於轄區的石家街村,據義大利著名旅遊家馬可記載,該王宮“美麗殿室,皆以金繪飾,其壯麗之甚,布置之佳,罕有與比”。位於東郊的韓森冢(秦莊襄王墓)亦稱漢代“皇孫冢”,將建長樂廣場。古典與現代建築交相輝映,是新城區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

在醫療衛生戰線,西安市中心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西安市第四醫院、陝西省婦幼保健醫院、陝西省第二人民醫院、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口腔醫院等知名度很高,資歷很深的醫院座落區內。金花飯店、萬年大酒店、西安人民大廈、解放飯店、隴海大酒店、秦驪賓館等一大批星級賓館霓紅燈閃耀,開放的新城以其海納百川的胸懷迎接五洲賓客。

發展規劃

(圖)西安市新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閉幕西安市新城區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閉幕

由於獨特地理位置和成熟的市場環境,使新城區成為西安商貿業最繁華區域之一。以解放路為軸線,以東西五路為兩翼的市內商貿區,形成了以金融、商貿、交通、信息、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現代化商務中心,幅射周邊六條街道,包括名優小吃、土特產品、品牌服裝、旅遊商品、書刊批發、文化音響等,各具特色。民生百貨大樓、西安圖書大廈、鑽石廣場、天順大酒店等大批現代化商業遍布解放路兩邊,被稱為西安的“不夜城”、“南京路”。在城外形成了以康復路批發市場為主軸,長樂路、長纓路為兩翼的“工”字型專業市場批發群,共有專業市場99個,在西北五省乃至全國有很強的吸引力和幅射力。被譽為“西北第一市”的康復路綜合市場現有建築面積17430平方米,大型樓群13幢,形成了日用百貨、時令商品、服裝百貨等幾百類,上萬個花色品種,日均流量達10萬人次,名列全國十大集貿市場之列。長樂路、長纓路以大型批發市場為基礎,引進現代物流,發展電子商務、擴大市場規模,提升市場檔次,形成了現代化的大流通,大商業格局。眾多客商紛紛把投資目光瞄準新城區,他們看重的不僅是這裡成熟的市場環境,便捷的交通網路,更看重的是新城區政府“安商、扶商、富商”的服務意識。政府各部門大力支持,使這裡成為投資者的熱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