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紀念館

新四軍紀念館

新四軍紀念館緊緊圍繞“弘揚鐵軍艱苦創業精神,打造鐵軍文化品牌戰略”這一根本,以事業發展為主題,以宣傳教育為主線,以強化管理和深化改革為動力,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立足時代講壇,傳播先驅精神,較好地發揮了“視窗”和“陣地”作用,先後被命名為“中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

基本信息

簡介

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
新四軍紀念館座落在建軍東路北側,建於1986年,共分群雕、碑林、展廳、園林四個景區。進入紀念館大門,廣場東西兩側屹立著“英勇戰鬥”和“擁軍支前”兩組高大的紅色花崗雕塑。橋頭兩旁各有一座用整塊漢白玉雕成的少先隊員塑像。中心廣場正中聳立著由李先念題寫的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碑,紀念碑兩側碑廊分別陳列著老一輩革命家和中國各地知名書法家作品的石碑120餘塊。展覽大廳的中間展出了新四軍佩戴的“N4A”臂章圖案。門前陳列著飛機、大炮、軍艦等,序廳里有新四軍重建軍部後的五位領導人:劉少奇陳毅張雲逸賴傳珠鄧子恢為主體的大型雕塑。巨幅屏風嵌刻著毛澤東起草的《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命令》。展廳內辟有新四軍歷史資料館、音像館和書畫館。
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

紀念館內部概況:紀念館共設7個展廳,分別陳列著關於新四軍軍部及其所屬各部隊堅持華中敵後抗戰的文物、圖片、照片和資料6000多件,系統而形象地再現了新四軍當年在華中敵後浴血奮戰的艱苦鬥爭歷程。建軍廣場圓形花園中央矗立著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塔,塔基上有用青銅澆鑄的躍馬賓士的新四軍騎兵戰士像。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泰山廟位於鹽城市建軍西路,是皖南事變後重建新四軍時的軍部所在地。

景觀集萃

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
紀念館的展覽大廳是一座現代化的建築物。醒目的藍白相間的“N4A”臂章圖案,鑲嵌在展廳正門上方,兩側旗形的花崗石陰雕畫,藝術地再現了新四軍與八路軍在白駒獅子口勝利會師和皖南事變後新四軍在鹽城重建軍部的歷史場面。

新四軍紀念館是中國唯一的全面系統地反映新四軍鬥爭史的綜合性紀念館,全館由主館區、重建軍部紀念塔和重建軍部舊址(泰山廟)三個部分組成。總面積7.2萬平方米,主體建築面積8800多平方米。館藏各類抗戰文物1.5萬餘件,珍藏江澤民、胡耀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林散之、啟功劉海粟等著名書畫家的作品500餘幅,館內陳列展線820延長米。

2000年5月8日,江澤民視察新四軍紀念館後發出號召,要求全國人民“繼續發揚先烈和前輩不畏艱難,頑強奮鬥的精神,為實現我國跨世紀發展的宏偉目標不懈努力”。

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
紀念館由主館區、建軍廣場(大銅馬)、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三部分組成。主館區位於江蘇鹽城市城東,有歷史資料展覽館、兵器陳列館、碑林、中心廣場等設施;建軍廣場在市中心,以新四軍騎兵銅像為主體的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塔是鹽城的城市標誌;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在城西泰山廟內,陳列著劉少奇、陳毅等領導人的舊居、文物、史料、照片等。新四軍紀念館是全國唯一的專業性新四軍紀念館,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視察過紀念館。江澤民總書記1990年5月為該館題詞“江淮英傑、衛國干城”;2000年5月8日,江總書記又親臨該館參觀視察。紀念館主館區南北長330米,東西寬110米,占地50畝。廣場正中立有一座11.75米高的“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重建軍部紀念碑”,碑的正面為李先念的題字,背面刻有黃克誠寫的《鹽阜會師記》碑文。展覽大廳分為8個展廳,展出了新四軍在華中堅持敵後抗戰8年的1000多幅照片、大批文物史料及一批發繡、鐵畫、泥塑、油畫等文藝作品。此外,館內還有新四軍資料館、音像館和書畫館。該館為全國規模最大、資料最全、特色最明顯的新四軍紀念設施。目前,已被列入中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和30條紅色旅遊經典線路。
鹽城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

新四軍紀念館共分群雕、碑林、展廳、園林四個景區,占地一百多畝。進入紀念館大門,廣場東西兩側屹立著和兩組高大的紅色花崗雕塑,橋頭兩旁各有一座用整塊漢白玉雕成的少先隊員塑像,中心廣場正中聳立著由李先念題寫的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碑,碑前有噴泉。兩側碑廊分別陳列著老一輩革命家,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台知名書法家作品的石碑120餘塊,展覽大廳北面將建為遊覽景點,展覽大末是一座現代化的建築,造型體現新四軍的“四”字正面上方東西各有一幅和“新四軍八路軍會師”的花崗石陰雕畫。兩幅中間是新四軍佩戴的臂章圖案。門前掛著李先念題寫的“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重建軍部紀念館”金字匾額。門前陳列著飛機、大炮、軍艦等,序廳里有新四軍重建軍部後的五位領導人陳毅、劉少奇、張雲逸、賴傳珠、鄧子恢為主體的大型雕塑,巨幅屏風嵌刻著毛澤東起草的,展廳內陳列著較為完整系統的新四軍堅持華中敵後抗戰的史料和文物,分7個展枯展出,展覽大廳里這辟有新四軍歷史資料館、音像館和書畫館。新四軍紀念館現已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
展覽大廳的7個展廳內,陳列著系統、完整的新四軍所屬各部隊堅持華中敵後抗戰的資料、圖片、照片和文物,再現了葉挺、項英、陳毅、劉少奇、粟裕、張雲逸、黃克誠彭雪楓、李先念、譚震林張鼎丞等人領導的新四軍堅持鎮守華中敵後、浴血奮戰的艱苦鬥爭歷程。

整個館區南北長330米,東西寬110米,占地50畝。廣場正中立有一座11.75米高的“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四軍重建軍部紀念碑”,正面為李先念的題字,背面刻有黃克誠寫的《鹽阜會師記》碑文。展覽大廳分8個廳展出新四軍在華中堅持敵後抗戰8年的1000多幅照片、大批文物史料及一批發繡、鐵畫、泥塑、油畫等文藝作品。此外,還辟有新四軍資料館、音像館和書畫館。該館為中國規模最大、資料最全、特色最明顯的新四軍紀念設施。

景觀特色

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
新四軍紀念館是中國內較全面、系統的反映新四軍抗戰史的綜合性紀念館。

新四軍紀念館由主館區、建軍廣場、軍部舊址三個部分組成。廣場正中的新四軍重建軍部紀念碑,由李先念題寫碑名。新四軍重建軍部舊址泰山廟位於鹽城市建軍西路,是皖南事變後重建新四軍時的軍部所在地。

新四軍紀念館東西兩側有著群雕區。兩組高5米,長7米的用紅色花崗石雕刻而成的題為《戰鬥》和《支前》半圓雕、高浮的組合群像,再現了當年華中軍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英勇抗戰的壯闊場景像。

新四軍紀念館不僅有精妙絕倫的石雕,還有整個大樓都是展廳、序廳、6個展室、將帥館。

展室里有寫一九三七年“七•七”蘆溝橋事變,有寫“皖南事變”,有寫新四軍第一師和蘇中、第三師和蘇北抗日根據地的史實……最值得人欣賞的是那音像館。那裡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有“五•四”運動,有九一八事變,有西安事變,有南京大屠殺,有重慶談判,有開國大典……

新四軍紀念館裡有一個書畫館,那裡有著中國和港澳知名書畫家的墨寶,不定期舉辦其它專題的臨時展覽。

新四軍簡介

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
新四軍全稱“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新編第四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堅持華中抗日鬥爭的人民軍隊。在國共兩黨合作抗日的形勢下,經國民黨當局同意,由江西、福建、廣東、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個地區的紅軍游擊隊從1937年10月起陸續改編而成。

1939年2月,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周恩來到皖南視察,與新四軍領導人商定了“向南鞏固,向東作戰,向北發展”的戰略方針。

1939年9月,江抗西撤到長江中的揚中縣與挺進縱隊合編,並向蘇北發展。10月,第2支隊第4團一部北渡長江,在揚州以西改編為蘇皖支隊,打通了與第5支隊的聯繫。11月,第1、第2支隊領導機關合併組成江南指揮部,統一領導在蘇南和向蘇北發展的部隊。這一時期,新四軍還增加了兩支部隊。1938年9月30日,在河南省確山縣竹溝鎮組建的新四軍游擊支隊東征,開闢了豫皖蘇邊區抗日根據地,1940年2月正式改稱為新四軍第6支隊,轄3個團和4個總隊。1939年1月,在竹溝組成的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大隊向武漢外圍挺進,先後與豫南、鄂中、鄂東的抗日武裝合編為新四軍豫鄂獨立游擊支隊、新四軍豫鄂挺進縱隊,開闢了豫鄂邊區的抗日根據地,轄5個團隊和3個游擊總隊。

相臨景點

丹頂鶴自然保護區

麋鹿保護區

飲食指南

擦酥餅大岡脆餅伍佑糖麻花等美食。

新四軍紀念館射陽


交通指南

(圖)新四軍紀念館新四軍紀念館

交通:市內公交3、5、29路可達。鹽城火車站位於亭湖區躍進路,目前開通有多條線路可直達北京青島成都蘭州哈爾濱等城市。

購物指南

有生熗條蝦、白燉鯔魚叉烤野雞片、四鰓鱸魚等。

紀念館1

紀念館是為紀念有卓越貢獻的人或重大歷史事件而建立的陳設實物、圖片等的房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