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軍第1支隊

     

新四軍第1支隊簡介

介紹

新四軍初期的4支主力部隊之一。1938年春組建。

主要領導

司令員陳毅,副司令員傅秋濤,參謀長胡發堅,副參謀是張道鏞,政治部主任劉炎。1939年1月,羅炳輝任副司令員。1939年3月胡發堅在江蘇省武進縣禮嘉橋犧牲,張正坤任參謀長。轄第1、第2團,共2300餘人。第1團主要由湘鄂贛邊紅軍游擊隊編成,團長傅秋濤(兼),副團長張正坤(後江渭清),參謀長江渭清(後王懷生),政治處主任鍾期光。第2團主要由湘贛邊、贛粵邊、皖浙贛邊、湘南紅軍游擊隊編成,團長張正坤(後王必成),副團長劉培善,參謀長王必成(後張錘秀、杜屏)政治處主任肖國生。

具體事件

1938年6月1日,陳毅率第1支隊從皖南南陵出發,向蘇南敵後發展,展開於鎮江、句容、丹陽、金壇地區,先後取得新豐車站、新塘、句容等戰鬥勝利。隨即與第2支隊一起,開闢了以茅山為中心的蘇南抗日游擊根據地。1938年7月,丹陽抗日自衛團改編為新四軍挺進縱隊,屬第l支隊指揮。同年9月,第1團調回皖南,12月第3支隊第6團調至蘇南,歸第1支隊建制。1939年5月,第6團向東發展,與“江抗”第3路合編,以“江抗”第2路的名義東進蘇(州)常(熟)太(倉)、澄(江陰)鉛(無鍋)虞(常熟)地區,先後取得黃土塘、滸墅關和夜襲虹橋機場等戰鬥勝利。10月,“江抗”主力西撤揚中,與新四軍挺進縱隊合編,仍稱挺進縱隊。隨後,北渡長江,展開於揚州、泰州地區。第6團東進時,在茅山地區組建了新6團,團長段煥竟。1939年8月,新四軍軍部決定成立江南指揮部,統一領導第1、第2支隊。11月7日,新四軍江南指揮部在水西公開宣布成立,支隊司令員陳毅任指揮。

軍歌

軍歌 陳 毅詞 任士德曲
光榮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著我們的姓名; 孤軍奮鬥羅霄山上, 繼承了先烈的殊勛。 千百次抗爭,風雪饑寒; 千萬里轉戰,窮山野營。 獲得豐富的戰爭經驗, 鍛鍊艱苦的犧牲精神, 為了社會幸福, 為了民族生存, 一貫堅持我們的鬥爭! 八省健兒匯成一道抗日的鐵流, 八省健兒匯成一道抗日的鐵流。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東進,東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揚子江頭淮河之濱, 任我們縱橫的馳騁; 深入敵後百戰百勝, 洶湧著殺敵的呼聲。 要英勇衝鋒,殲滅敵寇; 要大聲吶喊,喚起人民。 發揮革命的優良傳統, 創造現代的革命新軍, 為了社會幸福, 為了民族生存, 鞏固團結堅決的鬥爭! 抗戰建國高舉獨立自由的旗幟, 抗戰建國高舉獨立自由的旗幟。 前進,前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前進,前進!我們是鐵的新四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