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星

文曲星

文曲星,星宿名之一。中國神話傳說中,文曲星是主管文運的星宿,文章寫得好而被朝廷錄用為大官的人是文曲星下凡。一般民間認為民間出現過的文曲星包括:比干、范仲淹、包拯、文天祥、許仙的兒子許仕林。文曲星屬癸水,是北斗星,主科甲功名,文曲與文昌同屬為福星,代表有文藝方面的才能或者愛好文學及藝術。文曲星不同於文昌星的是,此星帶有桃花,若女命再逢巨門同宮,自甘墮落,水性楊花。文曲星喜與文昌星同宮,可對照充分發揮其才藝,若再遇武曲星同宮,主博學多能。不過要兼顧到父母宮的好壞,配合判斷等等。

基本信息

訛誤

有人認為文曲、魁星為同一星,也有人認為不同。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奎宿即文曲星。民間也經常把文曲和文昌混同。其實,在民間信仰上,文昌星主文人打扮的梓潼神,而魁星則主鬼面踢斗的大魁星君

天文學

天文學上的畫分,“文曲”是北魁斗中第四星天權的古名(英文名:Megrezδ,大熊座第六十九號星δ星)。魁星則指《春秋運斗樞》所載:北斗中的“第一至第四為魁”。

相關記載

一種說法是《春秋運斗樞》認為:北斗中的第一至第四為魁。《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卷》也認同此說:「北斗一至四顆星(α、β、γ、δ)組成斗形,故名斗魁,或稱魁星。但也有不少書中說,魁,斗之首。這是指北斗中的第一顆星。

天權星

文曲星文曲星
文曲文昌的意義其實相近,但文昌主陽的複製或印製,文曲主陰的感覺模仿,所以文曲之性在文藝上較易有良好的表現(科舉考試要靠記憶,不靠感受的呈現),而文藝中的琴曲、書畫等多須靠美感贏得世人的肯定,所以靠文曲的模仿能力,很容易能學習到這類美的感受,進而展現其成果。文曲也有優異的記憶能力,只是這種的優秀能力是用在感受的記憶上,不似文昌是用在實質可見的文字圖象記憶。且因為文曲很容易記憶情境與感受,所以文曲會極易觸景生情而有了強說愁的現象,讓人覺得多愁善感了。

主事:文曲與文昌同樣是聰明才智的象徵,文昌偏重於刀筆功名、典章制度、文喜契據方面,較屬於經世致用的理性學術追求;文曲則偏重於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等方面的才藝研討,較屬於生活情趣的感性內涵充實。爾今民風大開,學術多元化,昌曲皆更有機會展現其才智。

特性:守身命,作科第之客,桃花浪暖,一躍龍門。文曲因所喜愛的學術較為感唯,俊雅磊落、口才便佞是文曲的特性。

專長:文曲對怡情養性方面的學術,較有用心投入的意願和興趣,比文昌更具博聞強記與機變的專長,其所吸收儲存的學術博而雜,但卻能適時釋出為用,尤其在廟旺的宮位且有強旺的主星群坐守時,其專長更能有效的發揮。

會意:若說文昌是腦中記憶儲存信道與本體的話,則文曲可說是壓縮後的記憶儲存體,能收錄更多的檔案,且是收放自如。當文曲化科時,其收錄功能超強,收放也暢行無止,但當文曲化忌時,管道受阻,容量也雜亂無章,難以有效收錄與運用。

星宿

文曲星星宿圖
五行屬陰水,北斗第四星,化氣為舌辯。主科甲星,較偏向品才,哲學命相 、歌藝等藝術,司掌優雅、文思 、辯才。為六吉星之一。文曲星守於人命、身宮的代表桃花,身上常有異痣,為人聰明伶俐,善於口舌 辯論,個性略帶孤僻,但有表演才華。文曲星最喜歡在廟旺宮位與祿存星同坐,若在三方四正加會照文昌星,稱為祿文拱命格,主富貴,能因文而進財,在才藝方面表現卓越。若無煞湊,必為富有的知名人士。

文曲星也喜歡化科,可增強其舌辯、音樂等藝術方面的能力,但文曲星若落陷,則難以發揮其藝術才華。文曲星屬陰水,含有桃花性質,又因其為時系星依出生辰而定,更突顯了其朝三暮四、水性楊花的性質,故文曲落陷時又逢化忌,必主藝術才藝難伸,易在感情、金錢、口舌上產生是非與困擾。如更逢廉貞、火、鈴星,留意會貽誤事機,如遇紅艷天喜、鹹池、天姚等桃花星,更不利天感情,慎防有傷心事發生。文曲星喜與武曲同宮。同在亥宮,主學識淵博,同在戌宮,可減少武曲的孤克,也可減少文曲星的桃花。文曲星為舌辯之文星,故不宜與易惹口舌是非的巨門星同宮,對女命尤為不吉,主多有感情,困擾。若文曲星獨坐戌宮,再三合會照太陽、巨門二星,稱為桃花滾浪格,無論男女命,桃花如浪,滾滾而來,在感情生活都會產生困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民間信仰

文曲星宋仁宗
話說北宋 末年,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玉皇大帝 特派赤腳大仙下凡做皇帝以救治民間疾苦,然而赤腳大仙 在天上享慣了清福,說什麼也不肯答應。因此玉皇大帝承諾派文曲星與武曲星下凡保他,赤腳大仙才勉強答應下凡。赤腳大仙下凡後就是宋仁宗 皇帝,但一出生就一直大哭不止,催促文曲星與武曲星趕快下凡。玉皇大帝被哭得心煩,因此急派二星趕緊下界。

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所有要投胎的人,都要到南斗星君處註冊,並取一個臉譜下凡。文曲武曲二星到南斗星君處報到時,恰巧又遇南斗星君正與北斗星君下棋,無視於文曲武曲二星的到來。文曲星等得不耐煩,就直接從南斗星君身旁裝臉譜的乾坤袋,拿了一個臉譜就匆匆下凡投胎。而武曲星耐心的等到南斗星君下完棋後才說明來意,因此南斗星君從乾坤袋中,打算拿個武士臉譜給武曲星,但東找西找就是找不著,只好拿了文士臉譜給他。

文曲星投胎後就是包拯,但因匆忙之間拿走了武士臉譜,因此一出生就是個黑臉,以致父親嫌母親棄,把他扔到村頭的漚麻坑裡。包拯在漚麻坑裡哭得驚天動地,他的嫂子可憐他而將他抱回家撫養長大,所以包拯都尊稱他嫂嫂為「嫂娘」。包拯長大後考中狀元,游宮時皇后因為嫌他面黑,特賜他三尺紅綾遮麵皮。而武曲星投胎後就是狄青,生得眉清目秀,像一個文弱的書生。但因練就了一身好武藝,而成了宋朝的一員大將,南征北討屢建奇功。但因長得臉白清秀,難以服眾,因此做了一個兇惡的鬼臉殼戴在臉上,增添幾番煞氣。

文獻記載

文曲星文曲星下凡

一般民間信仰、預言書及文學作品中,認為商相伊尹、王子財神比干、宋相范仲淹、開封府尹包拯(范包二人時代重疊)、文天祥和《白蛇傳》男主角許仙的兒子許仕林等等皆為文曲星轉世。

李淳風〈藏頭詩〉:“有文曲星下界,生於賣豆腐之家,後來為相,自能平之。”(張柬之等人發動政變)。

鄭光祖《立成湯伊尹耕莘.楔子》:“奉上帝著貧道遣文曲星下降,投胎於義水有內。後伊員外收留,養大成人,名為伊尹,佐於成湯,建都於亳邑。仙童,與我喚將文曲星來者。”

許仲琳《封神演義》比干被封為文曲星。

施耐庵《水滸傳》:“端的是玉帝差遣紫微宮中兩座星辰下來,輔佐這朝天子:文曲星乃是南衙開封府主龍圖閣大學士包拯,武曲星乃是征西夏國大元帥狄青。這兩個賢臣,出來輔佐這朝皇帝。”
但最廣為人知的文曲星的化身,指的是梓潼神(文昌帝君),原是晉朝人,姓張名亞子,居四川梓潼縣七曲山,東晉寧康二年起兵反抗前秦苻堅時陣亡,被奉為梓潼神。後四川學子認為梓潼神有護佑文運之力,每逢考試,皆往祭之。唐玄宗入蜀時,途經七曲山,有感於張亞子英烈,遂追封其為左丞相。宋真宗時封為“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宋光宗時封為“忠文仁武孝德聖烈王”。宋理宗時又復封“神文聖武孝德忠仁王”,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敕封“輔元開化文昌司祿宏仁帝君”。於是梓潼神張亞子遂被稱為“文昌帝君”。

許慎是我國東漢時期著名的經學家、文字學家,以編著《說文解字》一書聞名於世,有"字聖"、"文曲星"之稱,他的老家在河南郾城,今屬漯河。當地為了紀念這位先賢,修建了許慎文化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