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結構

文化結構

文化作為整體存在的“超有機體”,它的內在本體就是文化結構。文化結構是對有機整體性文化的記憶體關係的抽象 ,它包括兩方面涵義:一是可以自己說明自己 ,二是可以形式化。文化結構決定了文化的性質與功能,中國文化之體決定中國文化之用,二者密不可分。文化結構有表層文化結構與深層文化結構。文化心理結構是最具模式化的心理反映 ,魯迅研究中國的“國民性”就是著眼於病態的文化心理結構。文化結構具有有機整體性、轉換變異性、調整穩定性的特徵。

解釋

文化結構文化結構

文化結構是一個民族在長期的繁衍生息過程中形成的一種文化脈絡, 是潛藏在文化表面現象的共通組織,是各文化系統的關係之和. 是以意識形態為主要內容的觀念體系的結構,它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藝術、宗教哲學等系統化的社會觀念及其聯結方式。其中的政治法律思想直接為維護某種生產關係或改變某種生產關係服務;道德從倫理角度反映個人、家庭、階層、階級和社會集團的關係;藝術從審美角度反映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宗教哲學都是從總體上反映人與世界的關係。上述各種意識形態的形式既各有特點,又相互影響、滲透和制約,由此構成了文化結構的整體,成為推動或阻礙社會進步的強大的精神力量。

文化是複合、開放、動態的系統性存在,有其自身的深層結構和構成因子,這些內在的構成要素,也即文化的四重表現形式,大致可概括為:文化符號,人物及事件禮儀習俗、傳統,信念與價值。這些要素在文化系統中的作用不一、地位不等,卻始終相互依賴、相互作用,共同參與文化生成及發展的全過程。其中,處於最表層的是文化的顯性符號,如語言地域特點和藝術產品及其表現形式等;而促使人物、事件、組織和活動具有文化重要性的內在動力,是維繫該文化中人際交往和人與自然交往的各種禮儀、習俗、傳統等;使某些社會傳統和習俗在歷史中被穩定傳遞延續的關鍵因素,則是其成員認同和踐行的處於文化最深層的價值與信念。文化符號、人物及事件、習俗與傳統等也在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改變著人們所持守的價值和信念,進一步支配著人類文化生活的多重表現。

層次

文化結構文化結構

一個民族的整體文化或一個具體的文化特質,都有其層次結構。文化層次有“三層次說”和“四層次說”。三層次說是把文化看作一個三層次同心圓,表層為物質層面,中層為制度層面,深層(裡層)為心理層面。四層次說:物質文化、社會關係、風俗習慣與藝術文化、精神文化。余英時教授說:“首先是物質層次,其次是制度層次,再其次是風俗習慣層次,最後是思想與價值層次。大體而言、物質的、有形的變遷較易,無形的、精神的變遷則甚難。”

文化結構是由外層到核心,即由“器”(物質文化系統)到“象”(符號系統、如語言。風俗,藝術等),由“象”到“道”(制度系統和價值系統)的過程,或者由物到人,由人到心的過程。

文化

黔東南苗族鼓社文化

文化結構文化結構

是以家族(鼓社)祭祖為核心的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文化系統,它層次分明,結構嚴謹,世代相傳,歷久不衰。

從歷史縱向看,鼓社文化就有三個時期,每個時期各有三個層次的文化結構。

圖騰制時期祭祖文化的表層結構是關於圖騰的神話傳說,歌舞,儀式等。中層結構為母系氏族制度,其深層結構為圖騰崇拜(觀念)。蝴蝶楓木是古代苗族圖騰對象,對其崇拜,不僅成為古代苗族人民的精神支柱,而且世代相傳,成為苗族人民最深層的心理積澱和潛意識。父系制時期,人們的自我意識增強,圖騰崇拜就轉向真正的祖先崇拜,而這祖先就是姜央。這時期,鼓社祭祖因祖先靈魂在楓木鼓裡,所以,祭祖就是祭鼓,還形成了節日,這就是鼓社節,因殺牛祭祖,所以過去又叫“吃牯髒”。

鼓社節的深層結構是祭祀祖先,求其保佑,使鼓社繁榮,人丁興旺,子孫繁衍,生活富裕。

鼓社節的中層結構是鼓社制。當時父系制確立,私有家庭出現,以血緣為紐帶的氏族組織演變為比較鬆散的鼓社組織(江略組織)。一個鼓社內的各個私有家庭,共祭一個鼓,即共祭一個祖宗,表明大家是同一祖宗的家族和宗族。民主產生鼓社頭人,十二年一屆,除大鼓頭外,還有幾個鼓頭,分別執掌各方面事務。如掌管生產的活路頭,掌管蘆笙活動的蘆笙頭等。祭祖時的領導人有大鼓頭、歌頭、笙頭、武頭、禮頭、護尉等。吃牯髒時,除祭祖外,還召開社員大會,進行“議榔”,制訂鄉規民約,維護社會秩序,這對社會穩定發展起到積極作用。

鼓社節的表層結構有以下三個方面:

黔東南苗族鼓社文化黔東南苗族鼓社文化

1,冗繁的儀式。2、大量祭品。祭品主要是牛,另外,還有豬、鴨、羊、魚、雞、糯米飯、酒等。3、歌舞活動。鼓社節中,除祭祖請祭師念唱祭詞外,還開展民眾性的歌舞娛樂活動,唱古歌,唱禮俗歌,跳蘆笙,跳銅鼓,鬥牛等。以上三點,第一、二點包含迷信和浪費的因素,而第三點卻對苗族文化起著積極的影響。

社會意識

社會意識--繪畫社會意識--雕塑

社會的文化結構是指以社會意識形態為主要內容的觀念體系的基本結構。社會的文化結構就是由藝術、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學、科學等有確定規範的系統化的社會觀念及其聯結方式形成的有機系統。

藝術

是通過具體、生動的形象來把握與反映社會生活。藝術包括繪畫雕塑、音樂、舞蹈、戲劇、文學建築等多種具體形式。在階級社會中,藝術具有階級性,反映著一定階級、階層或社會集團的思想、感情和願望。先進的社會階級反映社會生活中健康和進步的東西,對社會進步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反動階級的藝術則充滿腐朽、頹廢、庸俗的東西,對社會進步起著極大的消極和阻礙的作用。藝術具有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道德 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規範的總和。它包括倫理思想和在倫理思想指導下人的道德踐履以及道德意識、道德情感、道德情操、道德意志、道德品質等。道德的基本特點是:它是一種依靠社會輿論、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和教育發揮作用的精神力量。在階級社會中,道德具有階級性。在社會中占據統治地位的道德,只能是在經濟上占據支配地位的階級的道德。

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是隨著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的社會意識形態。政治思想是人們關於社會的政治制度、政治生活、國家階級以及社會集團及其相互關係的觀點和理論的總和。法律思想是關於法的關係、規範和設施的觀點、理論的總和。廣義的政治思想包括了法律思想。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是社會經濟基礎最直接、最集中的反映。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對一定經濟基礎的建立、鞏固和發展起著更加直接的作用,對其他社會意識形態的內容也起著十分重大的影響作用。

宗教

是現實世界在人們頭腦中虛幻的、顛倒的反映。宗教最突出的特點是:它是由對超自然力量或實體即神靈的信仰和崇拜、一定的宗教儀式、規則和組織結合而成的精神力量和社會勢力。在階級社會,宗教本質上是剝削階級從精神上奴役勞動人民、維護自己統治的手段。但是,宗教在歷史上曾經為勞動民眾所利用,藉以表達自己的利益和要求,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另外宗教在藝術、醫藥等許多方面也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哲學

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是人們關於世界及其本質的總的看法和觀點。哲學是比較遠離社會經濟基礎的,但它是以更加概括、更加完整的方式反映了社會的本質,是由一定的經濟基礎決定並為一定的經濟基礎服務的,同時它是在世界觀和方法論最一般的原則的高度去指導和影響人們的實踐和思想的,因此具有根本性和決定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