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白地

敲白地是清末灘簧戲演出形式,即在街頭圍地設點賣唱。

根據其演出條件不同,呈多種形式:較好的是場地設有布腹帳篷,演員化裝登場,且有固定劇目,觀眾看戲,需購票入座,這實際上是簡易劇場。演員略施粉墨,按劇情需要時時變換劇中人物(如男演員加須時為老生,摘掉後即變小生,帽子正戴為正面人物,歪一下即成反面角色),觀眾看戲無需購票,演員唱到一定時間,出來向其兜錢。演出音用白粉在空地上圍一表演區算是舞台,觀眾流動性大,隨到隨看,演員則隨唱隨討錢,滿足後繼續演唱,否則隨時轅演,更換場地。

此類演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集中在打浦轎、“外國墳山”(今淮海公園)後門以及下海廟(今公平路一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市文化局曾把他們組織起來,成立“街頭藝人協會”。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會同有關部門進行整頓,或相互合併,組織劇團,或安排轉業,另給出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