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態學

教育生態學

教育生態學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興起的一門新興的教育學分支學科,它是生態學原理與方法在教育學中滲透與套用的產物。生態學是研究生命系統和環境系統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和機理的;教育學則是研究教育發展的規律,以及社會對教育的影響和教育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教育生態學是依據生態學原理,特別是生態系統、自然平衡、協調進化等原理,研究教育與其周圍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和機理的科學,它把教育與生態環境聯繫起來,並以其相互關係及其作用機理作為其研究的對象,研究各種教育現象與成因,進而掌握並指導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概念介紹

教育生態學基於教育生態的學校
教育生態學是將教育及其生態環境相聯繫,並以其相互關係及其機理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新興學科。教育生態學(Educational Ecology)這一科學術語是美國哥倫比亞師範學院院長勞倫斯·克雷明(Lawrence Creming))1976年在《公共教育》(Public Education)一書中最早提出來的,並在此書中進行了詳細的論述。

教育生態學是教育學和生態學相互滲透的結果。教育學是研究教育現象及其規律的一門社會科學,它在國內外都有比較漫長的歷史,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近幾十年教育學才加速了學科的分化和發展。生態學則是研究生物與其生存環境之間相互關係的科學。目前生態學已經超出了生物學的範圍,擴大到其他領域。除生物學中的植物生態學、動物生態學外,在地學中也建立了海洋生態學、土壤生態學、地理生態學、生態氣象學。

50年代以後,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破壞,進一步推動了生態學的研究,又提出了人類生態學、社會生態學、污染生態學、城市生態學、生態經濟學乃至教育生態學等生態學的分支學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把“人與生物圈”的研究列為全球性課題,強調從巨觀上研究人與環境的生態學規律。

教育生態學,是研究教育與其周圍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和機理的科學,教育學和生態學是它的兩個重要理論基礎,它把教育與生態環境聯繫起來,並以其相互關係及其作用機理作為研究的對象。

理論研究

教育生態學教育生態管理
作為跨越教育學和生態學兩個領域的一門新興的交叉邊緣學科,教育生態學主要借鑑這兩個學科的研究方法,把教育放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規範環境中,研充這三種生態環境和人的生理、心理環境的各種生態因子與教育的相互關係。教育生態學還揭示了教育的生態結構、教育的生態功能、教育的生態原理、教育生態的規律、教育的行為生態、教育生態的演替、教育生態的檢測與評估等等方面的內容,並與教育學和生態學的其它分支學科有著內容上和方法上的交叉和聯繫,起著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作用。

目前,國際上對教育生態學的基本觀點和理論體系的研究,還處在探討和逐步形成的階段,存在著不同的看法和分岐。L·克雷明等人認為應以教育為主體,研究教育與生態環境的關係。台灣學者方炳林在他所撰《生態環境與教育》一書中則提出以生態環境因子為主,研究各種生態環境與教育的關係及對教育的影響的體系。中國學者吳鼎福、諸文蔚所撰《教育生態學》一書則認為,應把上述兩種體系統一起來,從教育和周圍的生態環境相互作用的關係入手,以教育系統為主軸,剖析教育的生態結構與生態功能,以教育的生態系統為橫斷面,然後擴展開去,建立起縱橫交織的網路系統結構,從而集中地闡述其原理,揭示出教育生態的基本規律。

生態環境

教育生態學大山裡的教育生態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與其環境之間關係的學科,研究教育生態當然首先需要搞清什麼是教育的生態環境。

教育的生態環境是以教育為中心,對教育的產生、存在和發展起制約和調控作用的多元環境體系。大致分三個層次:一是以教育為中心,綜合外部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規範環境組成的單個的或複合的教育生態系統;二是以單個學校或某一教育層次為中心構成的,反映教育體系內部的相互關係;三是以學生的個體發展為主線,研究外部環境包括自然、社會和精神因素組成的系統。此外,教育生態學還考慮教育對象內在的生理和心理環境。

應該特別注意的是教育生態環境的多維鑲嵌性

在此指出,規範環境包括文化、科技、語言文字、民族、倫理道德、哲學、民主與法制、社會風氣習俗、宗教信仰、藝術、體育等環境。

生態結構

教育生態學教育生態
教育的生態結構包括巨觀、微觀兩個側面。

教育的巨觀生態最大的範圍是生態圈,其次是世界上以各國家為疆域的大生態系統,實際上這是歷來教育研究的重點。研究以教育為中心的各種環境系統,分析其功能以及與教育、與人類的互動作用關係,以尋求教育發展的方向、教育應有的體制以及應採取的各種對策。對巨觀教育生態進行系統分析必須把握好四個環節:一、生態環境;二、輸入(人力、物力、財力、信息);三、轉換過程(彈性調控);四、輸出,出人才,出成果。

教育的微觀生態則縮小到學校、教室、設備乃至座位的分布對教學的影響,也包括課程的設定目標、智慧型、方法、評價等微觀系統分析,也縮小到家庭的親屬關係,學校的師生關係、同學關係乃至學生個人的生活空間、心理狀態對教育的影響。

提到結構,人們最熟悉的教育系統的教階結構,從幼教到國小、中學、大學碩士、博士、博士後,這種譜繫結構本身反映了不同的教育層次,也反映了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的教育過程,而這種結構與年齡層次密切相關。

教育生態學教育生態學

生態學按照研究對象分為四個層次:個體生態、種群生態、群落生態和生態系統生態。在教育生態學中,人們把種群生態和群落生態結合為群體生態。家庭的社會環境和規範環境對教育的關係反映出明顯的個體生態特徵,有利的小生態環境可以促成個體的超常發揮,不利的小生態環境可能造成相反的結果。大學的一個系科可視為一個教育生態群落,而一所大學就是一個教育系統,一所中學或國小則可視為一個群落,有時也可視為一個小的教育系統。影響教育群體的生態因素很多,教育群體之間有競爭、合作、中性等多種與生物系統不全相同的相互作用表現,教育者運用群體動力學來推進群體,群體中個人的發展,這對教育者的素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教育生態系統是最複雜的層次,人們總是把一個國家、一個省等視為一個大的教育生態系統,下面還會有許多亞系統。這些巨觀的教育系統既包括教育本身的系統,也包括環境系統。對教育系統而言,有開發者、被開發者、管理者三個功能團,教育生態系統以教育及其結構層次為主體,以這三個功能團為紐帶,以出人才、出成果為中心,圍繞幾種生態環境的圈層,形成多因子綜合影響、相互作用的系統。

教育生態系統是一種耗散結構系統,其遠離平衡態的開放性和各要素之間的非線性作用使得可以也應當採用耗散結構的理論和方法去研究它,以獲得對系統動態情況的了解和多種啟示。

教育的水平分布表現了教育生態明顯的水平結構特徵,研究此結構特徵有利於把握教育分布的格局。

生態群體的規律性的遷入、遷出,是教育生態系統基本的動態結構規律,也是教育發展必經的歷程。當然,其波動將反映教育主導思想方針、政策的變化。

生態功能

教育的生態功能區別於教育功能,但又與教育功能有許多重疊。教育生態系統是一種有目的的系統,有系統內的生態功能和系統外的生態功能(即對外部環境的影響功能之分)。其內在功能為育才,其外在功能主要為其社會功能——傳遞文化、協助個人社會化、使人們建立共同的價值觀等。

基本規律

教育生態學遠程教育生態圈
教育生態規律是指以生態學觀點來研究教育與外部生態環境之間以及教育內部各環節、各層次之間本質的、必然聯繫的基本規律。由於教育生態的研究起步較晚,還有若干教育生態的規律尚未被人們認識或充分認識,尚有待大力開發。

(1)遷移與潛移律。教育生態系統的物質流、能量流和信息流,在巨觀上主要表現為徑流,即較明顯的遷移,而在微觀上則表現為潛流,即不明顯的潛移。國家財政部門撥款給教育部門,教育部門通過銀行轉給各學校,這是徑流,能量流入學校後分散到系、部,再到教研室以至教職員工個人,逐漸即由徑流變為細小的潛流,在此過程中,能量逐漸耗散。對信息系統的相似分析,尚需藉助於關於人腦、神經系統的知識。

(2)富集與降衰律。改革開放以來,通過多渠道、多種方式解決學校的資金,可以理解為一種富集作用,這將給學校教育生態系統帶來活力和動力。一般地,富集度愈高,系統愈向高水平發展,但能量富集過多會造成浪費。總之,富集要與不同的發展水平和層次相適應,降衰作為富集的對立物不難理解,如信息流隨距離的增加而減少。在人體內隨時間延長而衰減,只有反覆複習,強化那些必要的神經聯繫,方能保持。

(3)教育生態的平衡與失調。教育生態理論的核心問題之一,正是教育的生態平衡。把握教育生態平衡的規律,能從根本上揭示教育方面存在問題的實質,推進教育發展。教育生態平衡可以從教育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兩個不同角度來分析。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恢復教育生態平衡或建立新的教育生態平衡周期表,加上教育的效果滯後,有些平衡失調在一段時間呈隱性,一時難於反饋、顯示出來,這就要求人們根據平衡原理及科學的檢測方法,主動去觀察、分析,採取超前對策,能動地加以調節,否則,將付出昂貴代價。

(4)競爭機制協同進化。無論是國家與國家、學校與學校,還是人才之間,從教育生態系統到群體、個體,競爭都是長久存在並導致優勝劣汰。例如,某些學校創辦後消亡。但另一方面,競爭的積極意義也是眾所周知的,競爭對教育者、受教育者都可以產生推動力,競爭可以促進整體教育改革,促進學科之間的交叉與滲透,推進學科間,院、系間的協作,促進教學質量與科研水平的提高。從相互競爭到協同進化,這是管理者、教育者、受教育者的共同願望。儘管有時不適當地競爭也可能導致相反的結果,但對教育生態系統而言,協同進化將永遠是主流。

(5)教育生態的良性循環。教育圈是一種大教育系統,包括初始教育、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對象包括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員,還包括教育發展所依賴的客觀條件與環境,即社會、經濟、科技、管理及對人才的需要等。教育圈內的人才流、能量流、物資流有自己的良好循環機制,這只是一個例子。

演替與演化

教育生態學江蘇古代教育生態
教育生態的演替主要反映在層次演潛和教育階演替上,其實質是知識、信息的積累並產生質變。

(1)層次交替。由低年級到高年級,從國小到中學到大學到研究生,這裡有機遇,也有主觀條件和競爭力,通過人工選擇產生演替。

(2)知識演替。呈螺鏇式上升、波浪式發展模式。

(3)周期演替。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對教育的物質能量投入逐年增加,這裡通常按年度表現為周期演替,也有象我國的六五、七五、八五計畫那樣,以5年為周期的演替。

(4)次生演替。繼續教育、成人教育屬次生演替。

(5)演替的中斷與跳躍。留級、綴學屬演替中斷,跳級屬演替的跳躍。這裡有客觀因素的制約和引導,也有主觀因素起作用,而且一般地,後者更為重要。

(6)逆行演替。如學業荒廢蛻變成文盲、半文盲。

(7)縱向教育結構演化趨勢。如不同人均收入水平下不同教育層次占人口比率有所區別,這種縱向演化趨勢通常可用回歸分析法分析。

生態系統的演化有其內源、外源性表現,根本動力來自系統內部,生態系統通過各子系統間的相互作用及對環境變化的相互調整,保持增加有序整體中的負熵因素,以達到系統適應環境之目的,教育生態系統亦然,但人可以經常調整其發展目標--通過決策。決策正確可以推進系統的演化,反之決策失誤將導致系統缺損、失調,不過總體上說,由於物質能量知識、信息的積累,系統的演替、演化不可逆,而在不斷推進。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