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黨政治原理

政黨政治原理

全書由三個部分構成。在第一部分將分析政黨這種現象的基本點,故以“政黨本論”冠之。什麼是政黨?政黨是乾什麼的?政黨作為組織,和其他組織相比,有著什麼樣的特殊性和活動特點?這些都是在這一部分需要闡述的問題。從第二部分開始,我們把政黨放回到它實際活動的環境中,考察它與政治社會各要素互動的情況。這種互動在兩個層面上發生。一是政黨之間,二是政黨與國家和社會其他元素之間。第三部分將進一步擴大範圍,把政黨放到整個政治系統中去,探討政黨和國家、社會中的諸多元素之間的關係。上述三個基本部分,構成了全書的基本框架。

基本信息

概述

何謂“政黨政治”?在很長一個時期,人們都從狹隘的意義上使用“政黨政治”這個概念,把政黨政治看作只在西方才有的現象。在我國,早在上個世紀30年代,一些政治學者把西方國家的政黨作為摹本,給政黨政治下了一個定義,認為它表示“國家的政治實際上由幾個政黨——至少兩個以上來共同處理。政黨政治實行的方式,是由占多數議席的政黨掌握國家的行政權”。在當時學術界積極主張民主、對國民黨一黨獨裁持否定態度的情況下,這種解釋表達了對西方民主的嚮往,完全可以理解。時至今日,受這一學統的影響,多數台灣學者仍持這種觀點。他們認為:“整體說來,政黨政治乃是指政黨間的公平競爭與參與。”在他們看來,“有政黨並不代表有政黨政治,唯有公平、公開的參與和競爭程式存在,政黨政治才有出現的可能”。
新中國的學者,儘管所處環境和狀況完全不同,價值判斷也有根本的區別,在把政黨政治界定為西方資產階級政治制度這一點上,卻保留了驚人的相似。

圖書目錄

緒論
一、研究政黨政治的意義
二、政黨學的研究對象和內容
三、政黨研究的歷史和現狀
四、政黨研究的方法

第一部分 政黨本論

第一章 政黨的起源與發展
一、政黨的起源
二、政黨的發展
三、政黨的沿革
[研究與思考]西方學者關於政黨產生原因的若干觀點
第二章 政黨的本質和功能
一、政黨的定義
二、政黨的功能
三、當代世界政黨的類型
[研究與思考]“革命黨”與“執政黨”
第三章 政黨的組織結構
一、構成政黨的要素
二、政黨的組織原則
三、政黨的組織系統和領導體制
[研究與思考]黨的建設與政黨政治
第四章 政黨的意識形態
一、意識形態對於政黨的意義
二、政黨意識形態的類型
三、政黨意識形態的特性
四、政黨意識形態的變革
[研究與思考]中國共產黨與意識形態整合
第五章 政黨的自身建設
一、黨員招募、黨內教育和培訓
二、政黨形象塑造
三、政黨的黨內民主
四、政黨經費的籌集和管理
[研究與思考]黨內民主和社會民主的關係

第二部分 政黨體制

第六章 政黨體制及其成因
一、政黨體制釋義
二、政黨體制的成因
三、政黨體制簡評
[研究與思考]科學地認識政黨體制
第七章 政黨體制的類型
一、關於政黨體制分類的各種觀點
二、薩爾托里的政黨體制分類法
三、政黨體制的類型
[研究與思考]競爭性政黨體制與競爭性政黨政治
第八章 西方政黨體制
一、西方政黨體制的形成
二、西方政黨體制的理論基礎
三、西方政黨體制的基本模式
[研究與思考]利益表達多元化與多黨制
第九章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一、中國當代政黨體制的形成
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的特點
三、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研究與思考]孫中山先生“以黨建國”和“以黨
治國”的思想

第三部分 政治體制中的政黨

第十章 政黨與國家權力
一、政黨與國家權力的基本關係
二、政黨與國家權力的形成
三、政黨與公共決策
四、政黨執政的控制機制
[研究與思考]如何推進“黨管幹部”的科學化
第十一章 政黨與公民社會
一、市場經濟的發展與公民社會的形成
二、政黨與階級
三、政黨與利益集團
四、政黨與民間組織
五、政黨與社會整合
[研究與思考]利益集團與“壓力集團
第十二章 政黨與媒體
一、政治流通中的政黨與媒體
二、媒體發展對政黨政治的影響
三、政黨與媒體的共處和互動
[研究與思考]如何提高與媒體打交道的能力
第十三章 國際政治中的政黨
一、政黨在國際政治中的作用
二、各國政黨的相互關係
三、政黨的國際組織
[研究與思考]如何在政黨外交中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
第十四章 政黨政治的發展趨勢
一、政黨政治面臨的新挑戰
二、政黨現代化
三、政黨的消亡
[研究與思考]關於“政黨的衰落
後記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