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機

播種機

以作物種子為播種對象的種植機械。按照播種方法,可分為撒播機、條播機和穴播機,包括精密播種機。此外,還有按作業要求設計的聯合作業機和免耕播種機等。用於某類或某種作物的播種機,常冠以作物種類名稱,如穀物條播機、玉米穴播機、棉花播種機、牧草撒播機等。

基本信息

簡介

公元前1世紀,中國已推廣使用耬,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條播機具,今仍在北方旱作區套用。
播種機播種機

1636年在希臘製成第一台播種機。1830年俄國人在畜力多鏵犁上製成犁播機。1860年後,英美等國開始大量生產畜力穀物條播機。20世紀後相繼出現了牽引和懸掛式穀物條播機,以及運用氣力排種的播種機。50年代發展精密播種機。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引進了穀物條播機、棉花播種機等。60年代先後研製成懸掛式穀物播種機、離心式播種機、通用機架播種機和氣吸式播種機等多種類型,並研製成磨紋式排種器。到70年代,已形成播種中耕通用機和穀物聯合播種機兩個系列,同時研製成功了精密播種機。
播種機種植的對象是作物的種子或製成丸粒狀的包衣種子。它按播種方式可分為真空種子播種機撒播機、條播機和穴播機3類。50年代開始大量發展的各類型精密播種機,能精確控制播種量、穴(株)距和播深。70年代開始發展的氣力排種精密播種機,其排種器(氣吸式、氣壓式或氣吹式)利用正壓或負壓氣流按一定的間隔排出一列種子,實現單粒精密穴播,與傳統的機械式排種器相比,具有播量精確、不傷種子等特點。此外還有一種機械式精密排種器。為帶施肥裝置的懸掛式6行中耕作物播種機,能用於大豆、玉米和高粱等中耕作物的條播和穴播。

結構

1.排種器
排種器是播種機的重要工作部件,其作用是將種子均勻連續、完好無損地按照規定的播量進行排種。2
BL-12型穀物聯合播種機採用外槽輪式大槽輪排種器,由排種槽輪1、排種軸2、阻塞輪3、排種盒4、排種舌5、調節墊圈6及卡箍7r等組成。
排種軸為圓軸整體式,軸與外槽輪用銷固定。排種輪裝在排種盒裡,其左部與排種盒左側壁上的排種輪擋圈相吻合,可隨之迴轉,並能擋住種子不使由此漏出。排種輪的右端與阻塞輪相接鄰,工作時,槽輪轉動,阻塞輪不轉,以阻塞種子不使從排種盒右壁面漏出去。排種量的本小:可改變排種槽輪的轉速或工作長度來調整。
為了增大排種範圍和避免損傷種子,在排種盒下部鉸裝有排種舌。排種舌的位置可調,以適應排大小粒種子的需要。在排種輪上裝固定銷的地方製成長槽,使排種輪沿排種軸能有少量軸向移動,以便通過加減墊圈的方法單獨調節每個種排器的工作長度,使同一台播種機上的各排種器下種均勻一致。
2.排肥器
本機採用的是水平星輪式排肥器。主要由排肥軸1、小錐形齒輪7、大錐形齒輪6、排肥星輪10等組成。當排肥軸迴轉時,通過錐形齒輪帶動排肥星輪水平轉動。肥料在星輪輪齒的強制作用下,經過活門被推向排肥口,在本身重力的作用下,流入輸肥管。排肥活門的開度,可以用肥量調節器手柄來調節,活門開度大時,施肥量大,反之則小。除此而外,排肥量還可以通過變換排肥傳動速比來調節。
水平星輪排肥器對於乾燥的晶粒狀化肥,排肥性能較好,而對過於潮濕的、流動性差的肥料,適應性較差。
3.輸種管和輸肥管
輸種管和輸肥管的作用是把排種器,排肥器排出的種子和肥料分別送到開溝器里去。兩種管子都有長短之分,長的配前列開溝器,短的配後列開溝器,均用塑膠製成。
4.開溝器
為適應不同地區不同的農業技術要求,備有雙圓盤式、單圓盤式和鋤鏟武三種型式的開溝器。
(1)雙圓盤式開溝器
雙圓盤式開溝器主要由開溝器體2、圓盤15、圓盤滾珠軸承、圓盤緊囤螺檢10,12、圓盤蓋13、散種板8、分施板6及開溝器拉桿1等組成。開溝器體是安裝各零件的主體,其下端部開有螺孔,後螺孔供安裝分施板用,左右螺孔用來分別安裝圓盤。兩圓盤的夾角為16。,可使播幅達到4~6厘米,滿足了小麥寬幅條播的要求。固緊螺栓左邊為反螺紋,右邊為正螺紋,以保證工作中不鬆動。固緊螺栓從中間向外裝配的零件,依次為防塵圈、滾珠軸承、小墊圈、固緊螺檢,最後裝上圓盤蓋以防止塵土進入盤內。軸承內用黃油潤滑,每季作業前保養時塗油一次即可確保潤滑。兩圓碟片應轉動靈活,但不能有晃動。
開溝器體後部的彎座,是固定散種板用的。安裝散種板時,其上部與圓盤應保持有1~1.5毫米的間隙。散種板有加寬播幅、散種均勻和刮除圓盤內側壁上附土的作用。
開溝器體的前凸出部分,用於安裝前拉桿,後凸出部分用來掛接吊桿。通過開溝器體前拉桿和後吊桿,將開溝器連結在機架上。
(2)單圓盤式開溝器
單圓盤式開溝器主要由單圓盤8、前拉桿2、限深桿3、護種管9及護肥管15組成(圖4—7)。單圓盤為一球面圓盤,通過螺拴螺母配合,組裝於前拉桿的後端。前拉桿的後端拐向左側7。角,以保證圓盤刃口迴轉平面與前進方向之間具有7。的工作角。護肥管和護種管緊靠於圓盤凸面,並通過聯接板10安裝在前拉桿的末端。
工作時,由於圓盤斜向滾動,即以銳緣切開土壤,使土沿凹面上升,並被拋出,開出種溝。其開溝作用與圓盤耙片相似,在圓盤開溝的同時,種子經輸種管沿圓盤凸面落下,撒入溝中。
(3)鋤鏟式開溝器
鋤鏟式開溝器是由開溝器拉桿1、開溝器體2和開溝鏟3等組成(圖4—8)。這種開溝器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溝幅寬(4厘米)等優點。缺點是當田間雜草和殘茬較多時,開溝器容易纏草和壅土,所以對整地的要求較高。
5.築埂器
為了在播種的同時進行築埂聯合作業,在播種機機架前下方裝有築埂器。築埂器採用“人”字形結構,主要由刮土板1和4、前支桿14、彈簧壓桿24、支臂壓板19、拉桿8及拉鏈3等組成。
築埂器配置在開溝器前,先築埂,後開溝播種。為保證刮板不壅土並儘量減小刮板尺寸,刮土板前部製成彎曲狀。左、右兩刮土板前端焊合在一起,構成
105。夾角。刮土板前端通過前支桿與機架相連,前支桿長度可以調節,用以控制築埂高度。刮土板中部內側支承在聯接角鐵上,防止刮土時擠壓變形。中部上方用彈簧壓桿聯接,通過彈簧使刮土板有一定的下壓力,以保證一定的刮土量,並且當地形起伏變化時,使刮土板有一定的仿形能力,以保證順利工作。拉鏈的作用,是保證築埂器工作時不左右偏移,以及當播種機升起運輸時,防止築埂器左右晃動。
6.覆土器
覆土器的作用是覆蓋種子、保持土壤水分,以利種子發芽生長。本機採用拉板式覆土器,由覆土板13、16、17、拉桿11及彈簧壓桿7,等組成。
覆土板分左、中、右三段用軸銷聯接在一起,並各自用拉桿與開溝器梁相連。左右兩段的內端用彈簧壓桿連結在腳踏板底平面上。工作時,覆土板在彈簧的壓力下,將浮土向前平推到溝里起到覆土的作用。當地面高低不平時,由於覆土板間的銷鏈和彈簧壓桿的作用,能夠適應地形,提高覆土質量。
7。傳動機構
傳動機構的作用,是將地輪的動力傳遞給排種器和排肥器。改變傳動速比,能夠調節排種量和排肥量。該機設有排種和排肥兩套傳動裝置(圖4—11)。
(1)排種傳動機構
排種傳動機構配置在機體左側,由地輪軸主動鏈輪7(z=12)、中間軸鏈輪(z=8、18)10(z=8)、11(z=18)、排種軸鏈輪14(z=10
或20)、張緊輪12及傳動鏈條等組成(圖4—11口)。它是一個兩級變速鏈輪傳動機構,可以大幅度調節播量,其傳動順序和速比大小如下:
①高速比
在排種軸上裝上小鏈輪(z=10),此時的速比il----0.534。用高速比i。播小麥時,最大播量可高達40公斤/畝左右,能滿足西北乾旱地區大播量的要求。
③低速比在排種軸上裝上大鏈輪(z=20),此時的速比i2=O.267。用低速比i2播小麥時,最大播量可達20公斤/畝左右,一般能滿足黃淮流域地區的需要。低速比i。播種穀類作物時最小播量可調到0.5公斤/畝左右,能滿足低播量作物的農業技術要求。
(2)排肥傳動機構
排肥傳動機構配置在機體右側,由地輪軸鏈輪(z=12)、第一中間軸鏈輪(z=8、18)、第二中間軸鏈輪17、20(z=24、8)、排肥鏈輪
23(z=16)及傳動鏈條等組成(圖4—11
6)。它是由三級鏈條傳動至排肥軸,再經過錐形齒輪減速一次來驅動排肥星輪排肥的。鏈條鬆緊可由兩個張緊輪16、2l來調整。錐形齒輪嚙合間隙可通過小錐形齒輪旁的調整墊圈來調整。變速調整時,將第二中間軸上8齒鏈輪20和排肥軸上的16齒鏈輪23對換安裝,可得到高低兩個速比,高速比i1(排肥軸上配8
齒鏈輪)=O.232,低速比i2(排肥軸上配16齒鏈輪)=O.058。高速比排化肥量最大可達25公斤/畝左右。
8.尾輪
尾輪是由膠胎尾輪7、尾輪轉軸5、尾輪支臂3及左、右加強臂1、2等組成(圖4—12)。
尾輪通過尾輪轉軸安裝在支臂里,相對於支臂後傾108。。支臂前端固定於機架上。尾輪的主要作用,是在地頭轉彎和運輸時支承機體,以減輕拖拉機液壓裝置的載荷和改善機組的縱向穩定性。工作時,尾輪與兩行走輪一起構成三個支承點支承機體重量,但支承力較行走輪為小。
9.劃印器
劃印器為單圓盤式。它由劃印器圓盤13、盤轂12、盤擋9、劃印器軸7、劃印器架5及U形固定螺栓6等組成。劃印器軸有左、右之分,左長右短。工作時,劃印器在機組的一邊劃出一條不深的小溝。以此溝為標誌進行工作,以保持鄰接行距的準確性。為適應不同行距的要求,劃印器臂長可以調整。為此,劃印器軸在劃印器架上用U形螺栓
固定,必要時可以伸長或縮短。


歷史

歐洲第一台播種機於1636年在希臘製成。1830年,俄國人在畜力多鏵犁上加裝播種裝置製成犁播機。英、美等國在1860年以後開始大量生產畜力穀物條播機。20世紀以後相繼出現了牽引和懸掛式穀物條播機,以及運用氣力排種的播種機。1958年挪威出現第一台離心式播種機,50年代以後逐步發展各種精密播種機。
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從國外引進穀物條播機、棉花播種機等,60年代先後研製成功懸掛式穀物播種機、離心式播種機、通用機架播種機和氣吸式播種機等多種機型,並研製成功了磨紋式排種器。到70年代,已形成播種中耕通用機和穀物聯合播種機兩個系列並投入生產。供穀物、中耕作物、牧草、蔬菜用的各種條播機和穴播機都已得到推廣使用。與此同時,還研製成功了多種精密播種機。

發明人

播種機是由傑斯洛·圖爾發明的。傑斯洛·圖爾是一位熱心的業餘音樂家,他還把自己的音樂知識運用於自己的發明。他關於播種機里彈簧裝置的想法,是受到管風琴共鳴板裝置的啟發而產生的。

類型

撒播機 使撒出的種子在播種地塊的整個地面均勻分布的播種機。常用的機型為離心式撒播機,附裝在農用運輸車
播種機播種機
的後部,由種子箱及其下方的一個高速鏇轉的撒布輪構成。撒布輪由運輸車的地輪通過鏈條傳動。種子由種子箱落到撒布輪上,在離心力作用下沿切線方向撒出,播幅可達8~12米,但作業粗放,種子不易播勻,且露於地表,易遭鳥獸啄食。撒播機也可用以施撒粉狀或粒狀肥料、石灰及其他物料。附裝撒播裝置也可安裝在農用飛機上使用(見農業航空)。
條播機 主要用於穀物、蔬菜、牧草等小粒種子的播種作業,常用的有穀物條播機(圖2)。作業時,由行走輪帶動排種輪鏇轉,種子自種子箱內的種子杯按要求的播種量排入輸種管,並經開溝器落入開好的溝槽內,然後由覆土鎮壓裝置將種子覆蓋壓實。出苗後作物成平行等距的條行。用於不同作物的條播機除採用不同類型的排種器和開溝器外,其結構基本相同,一般由機架、牽引或懸掛裝置、種子箱、排種器、傳動裝置、輸種管、開溝器、划行器、行走輪和覆土鎮壓裝置等組成。其中影響播種質量的主要是排種裝置和開溝器。常用的排種器有槽輪式、離心式、磨盤式等類型。開溝器有鋤鏟式、靴式、滑刀式、單圓盤式和雙圓盤式等類型。

穴播機 按一定行距和穴距,將種子成穴播種的種植機械。每穴可播 1粒或多粒種子,分別稱單粒精播和多粒穴播。主要用於玉米、棉花、甜菜向日葵、豆類等需要中耕的作物,通常又稱中耕作物播種機(圖3)。

針對中耕作物行距較寬且需調整的特點,穴播機常採用單體形式,每一個播種單體包括一整套工作部件,能完成開溝、排種、覆土、鎮壓等整個作業過程。多個單體按所需行距裝在同一橫樑上,即構成不同行數和工作幅寬的穴播機,與不同功率等級的拖拉機配套。中國還發展了播種中耕通用機,即在同一通用機架上可以按所需行距安裝成組的播種或中耕部件。
穴播機的排種器有多種類型。圓盤式排種器是利用鏇轉圓盤上定距配置的型孔或窩眼排出定量的種子,根據種子大小、播種量、穴距等要求選配具有不同孔數和孔徑的排種盤,選用適當的傳動速比。氣力式排種器是20世紀30年代開始研製的新型排種器,對種子的大小要求不嚴,種子破損少,可適應7~10公里/小時的高速作業。其中,氣吸式排種器是利用風機在排種盤一側造成的負壓排種;氣壓式排種器是利用風機產生的氣流在種子箱內產生的正壓排種,種子充填過程受風壓大小的影響比氣吸式小,工作較穩定;氣吹式排種器具有類似窩眼輪的排種輪,種子進入窩眼後,由風機產生的氣流從氣嘴吹壓入型孔。棉子排種器專用於播種帶短絨的棉子,由裝在圓筒形種子箱底部的水平攪拌輪和位於排種口下方的垂直撥子輪組成。為避免棉子短絨纏結,往往先將棉子與草木灰拌和,再裝入種子箱。常用的開溝器多為滑刀式。此外,穴播機尚需配置開溝器的限深裝置、覆土器和鎮壓輪等部件,還可根據需要配置免耕滅茬播種用的鑿形鏟或波紋圓盤、抗旱播種用的推乾土鏟、防治病蟲害用的農藥施撒裝置等。
精密播種機 以精確的播種量、株行距和深度進行播種的機械。具有節省種子、免除出苗後的間苗作業、使每株作物的營養面積均勻等優點。多為單粒穴播和精確控制每穴粒數的多粒穴播。一般在穴播機各類排種器的基礎上改進而成。如改進窩眼輪排種器上孔型的形狀和尺寸,使其只接受一粒種子並防止空穴;將排種器與開溝器直接連線或置於開溝器內以降低投種高度,控制種子下落速度,避免種子彈跳;在水平圓盤排種器上加裝垂直圓盤式投種器,以改變投種方向和降低投種高度,避免種子位移;在雙圓盤式開溝器上附裝同位限深輪,以確保播種深度穩定。多粒精密穴播機是在排種器與開溝器之間加設成穴機構,使排種器排出的單粒種子在成穴機構內匯集成精確數量的種子群,然後播入種溝。此外,還研製了一些新的結構,如使用事先將單粒種子按一定間距固定的紙帶播種,或使種子從一條垂直迴轉運動的環形橡膠或塑膠制種帶孔排入種溝等。
聯合作業機和免耕播種機 如在穀物條播機上加設肥箱、排肥器和輸肥管,即可在播種的同時施肥。與土壤耕作、噴撒殺蟲劑和除莠劑、鋪塑膠薄膜(見地膜覆蓋機械)等項作業聯合組成的聯合作業機,有的能一次完成土壤播前耕作、施種肥、土壤消毒、開排水溝、播種、施殺蟲劑和除莠劑等項作業。免耕播種機是在前茬作物收穫後的茬地上直接開出種溝播種,也稱直接播種機或硬茬播種機,可防止土壤流失,節約能源,降低作業成本,多用於穀物、牧草和青飼玉米等作物的播種作業。

輔助裝置

為保持每一行程的行距一致,在播種機上需裝有劃印器,在未播地上劃出印跡,以便指引機組下一行程的路線。有的播種機還裝有排種監測裝置,自動監視每個排種器的工作狀態,遇有故障即向拖拉機手發出信號,以便及時排除。早期當一個農民播種時,他從田的這頭走到那頭,邊走邊往地上拋撤一把把的種子。但這個稱為"撒播"的方法是非常靠不住的。某些地方會落下許多種子,而其他地方落下的種子則很少。
當然,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就是一排排地均勻撒種。但如何才能夠做到這一點呢?古代美索不達米亞人在大約公元前3500年發明了第一台播種機,或者稱撒種子機器。它是帶有一個窄管的小箱,可以沿著犁開出的直溝撤播種子。
第一台真正高效率的播種機直到1701年,才由英國農民發明家傑斯洛·圖爾製造出來。圖爾發覺早期的播種機有問題,它們不能均勻地撒播種子。種子本該呈直線撒播,但在種子播種線上卻常常有缺漏。因此,圖爾發明了一個彈簧機械裝置,它均勻、連續地把種子撒播出去。
由於種子以這種方式撒播,每棵作物都有望能很好地生長,而且由於小麥成直線種植而更易除掉雜草。其結果是農民獲得了更好的收成和更多的利益,食品供應也更為可靠。

保養方法

(1)播種機在工作前應及時向各注油點注油,保證運轉零件充分潤滑。丟失或損壞的零件要及時補充、更換和修復。注意不可向齒輪、鏈條上塗油,以免粘滿泥土,增加磨損。
(2)各排種輪工作長度相等,排量一致。播量調整機構靈活,不得有滑動和空移現象。
(3)圓盤開溝器圓盤轉動靈活,不得晃動,不與開溝器體相摩擦。
(4)每班工作前後和工作中,應將各部位的泥土清理乾淨,特別注意清除傳動系統上的泥土、油污。
(5)每班結束後應將化肥箱內的肥料清掃乾淨,以免化肥腐蝕肥料箱和排肥部位。檢查排種軸及排肥軸是否轉動靈活。
(6)每班作業後,應把播種機停放在乾燥有遮蓋的棚內。露天停放時,要將種肥箱蓋嚴。停放時落下開溝器,放下支座將機體支穩,使播種機的機架上減少不必要的負荷。

作業速度和幅寬

穀物條播機的作業速度一般為10~12公里/小時,有的機型可達15~16公里/小時;單機幅寬一般為 6~7米。穴播機的作業速度一般為8~10公里/小時,有的機型可達11~12公里/小時;單機幅寬一般為6~9米(8~12行),有的機型可達12米(16行)。為了增加機組幅寬,還可將3~5台播種機並聯,從而使穀物條播機組的總幅寬達到12~15米 ,甚至更寬。但實際工作幅寬取決於拖拉機在較高的作業速度下所能發揮的牽引功率,懸掛式播種機還受拖拉機懸掛裝置提升能力的限制。

發展趨勢

在發展大功率拖拉機的地區趨向於進一步增大播種機的工作幅寬和作業速度,改善高速作業下的播種質量。對不同種子、播量、株距以及各種土壤和地麵條件的通用性和適應性正進一步擴大,同時各種聯合作業機和免耕播種機也在繼續發展。精密播種機將更廣泛地被套用於玉米、甜菜、棉花、豆類和某些蔬菜作物。排種器零件的製造精度將不斷提高,並更多地採用可以在發生異常情況下及時發出報警信號的電子監視裝置。此外,播種方法也在不斷改進,如採用蠕動泵排種的膠液播種法,可免除不良土壤條件對種子發芽的影響,還能同時施用農藥肥料等。

播種機十大品牌排行榜

1農哈哈(中國馳名商標,河北省著名商標,農機具和採暖設備龍頭企業,國家標準參與制定者,河北農哈哈機械集團有限公司)
2約翰迪爾(於1837年美國,跨國公司,世界領先的農業和林業領域先進產品和服務供應商之一,約翰迪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
3美諾(隸屬於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集團),高新技術企業,承擔行業多項國家級科研項目,中機美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沃爾(高新技術企業,專注於高技術農機產品和節水灌溉裝備現代科技型企業,播種機十大品牌,哈爾濱沃爾科技有限公司)
5寧聯(於1995年,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山東省著名商標,山東省名牌產品,擁有多項國家專利,山東寧在線上械製造有限公司)
6久保田Kubota(創於1890年,日本最大的農業機械製造商之一,綜合性農機製造商,高新技術企業,久保田農業機械(蘇州)有限公司)
7豪豐(中國馳名商標,河南省名牌,國家標準參與制定者,擁有多項國家專利,播種機十大品牌,河南豪豐機械製造有限公司)
8勃農(黑龍江農業機械骨幹企業,黑龍江省著名商標,其精密播種機榮獲國家科委多項殊榮,黑龍江省勃農興達機械有限公司)
9布穀(國內較大規模的農機具專業製造廠商,國家農機具產品出口基地企業,十大播種機品牌,石家莊農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10大華寶來(集農機新產品研發/生產行銷為一體的專業農機製造企業,山東省最具規模的鏇耕機生產企業,山東大華機械有限公司)

標準參考

NY/T1411-2007小麥免耕播種機作業質量(文本版)-160KB
JBT8401.1-2007鏇耕聯合作業機械鏇耕施肥播種機(單行本完整清晰掃描版).pdf739KB
NY/T1628-2008玉米免耕播種機作業質量365KB
NY/T1559-2007滴灌鋪管鋪膜精密播種機質量評價技術規範727KB
DB11/T459-2007蔬菜穴播播種機技術條件133KB
DB34/T797-2008小麥鏇耕施肥播種機械化作業技術規範154KB
NY/T1354-2007牧草免耕播種機作業質量234KB
GB/T6973-2005單粒(精密)播種機試驗方法439KB
NY/T996-2006小麥精少量播種機作業質量681KB
NY/T996-2006小麥精少量播種機作業質量713KB
NY/T739-2003穀物播種機械作業質量105KB
NY/T1143-2006播種機質量評價技術規範985KB
JB/T9783-1999播種機外槽輪排種器492KB
JB/T9783-1999播種機外槽輪排種器264KB
JB/T8401.1-1996鏇耕聯合作業機械鏇耕施肥播種機250KB
JB/T7765-1995牧草播種機術語61KB
JB/T6274.2-1992穀物播種機雙圓盤開溝器83KB
JB/T6274.1-2001穀物播種機技術條件332KB
JB/T5168-1991牧草播種機試驗方法333KB
JB/T5159-1991牧草播種機技術條件82KB
JB/T51199-1999穀物播種機產品質量分等(內部使用)519KB
JB/T51199-1999穀物播種機產品質量分等236KB
JB/T51017-1999中耕作物精密播種機產品質量分等(內部使用)89KB
JB/T51017-1999中耕作物精密播種機產品質量分等285KB
JB/T10293-2001單粒(精密)播種機技術條件320KB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