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客行銷

播客行銷

就是以播客為主要傳播載體的行銷方式。或者更通俗地說,播客行銷就是通過播客來推廣。這個定義格式同樣使用什麼是網路行銷及什麼是部落格行銷。

播客

這個詞來源自蘋果電腦的“iPod”與“廣播”(broadcast)的合成詞,蘋果中國譯為播客,蘋果台灣稱為 Podcasting;除“播客”外,其他的中文譯名包括“愛波”、“廣波”、“波刻”、“網播”、“聚播”、“隨身播”、“自由播”等等。另外,由於“播客”一詞包含Podcast, Podcastor或Podcasting的多個含義,所以使用時亦容易發生歧義。

播客(Podcasting)指的是一種在網際網路上發布檔案並允許用戶訂閱feed以自動接收新檔案的方法,或用此方法來製作的電台節目。這種新方法在2004年下半年開始在網際網路上流行以用於發布音頻檔案。

很明顯,上述定義是從技術角度來思考的,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播客不能但從技術的創新上來解釋,個人認為:播客是以視頻或音頻為主要內容的部落格。部落格所具備的特點,播客同樣具備。與其他部落格的區別只是主要內容的表現形式不是以文字,圖片為主,而是以視頻、聲音為主。部落格具備網路特點,支持 rss等,播客同樣可以具備。

播客行銷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的人簡單地把播客行銷理解為播客廣告是不準確的。播客行銷方式有多種,不一定只是播客廣告。播客廣告是播客行銷中一種較低層次的套用,不能反應播客行銷的巨大傳播價值。

播客行銷與部落格行銷

部落格

英文Blog 的音譯。部落格的主人將自己的文章放在網上供人訪問閱讀,而訪問者也可以發表評論以表達自己的觀點。這種互動式的方式讓有著相同興趣愛好的人在網路空間裡聚在了一起。部落格同時又被稱為網路日誌。

播客

英文名Podcasting。傳統的部落格內容只包括文字和圖片,而播客包括音頻甚至視頻的內容。

部落格是把自己的思想通過文字和圖片的方式在網際網路上廣為傳播,而播客則是通過製作音頻甚至視頻節目的方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播客就是一個以網際網路為載體的個人電台和電視台,但就目前而言,播客主要還是以音頻為主。蘋果公司iTunes4.9 的推出掀起了一場播客的高潮,一些播客網站甚至因為訪問量過大而暫時癱瘓。

隨著播客的出現,播客行銷也開始引起人們關注。一種觀點認為,從"看報紙"到"聽報紙",說明音頻的魅力遠勝過文本。同文本相比,音頻信息的接收阻力更小,接收者更不容易產生所謂的閱讀疲勞。

播客行銷的意義

對於廣告主而言,成本低廉是播客的最大的吸引力,只需要一點點費用就可以把產品信息推到特定消費群體中去。同時由於播客的目標群體有很明顯的共性,使得播客廣告的效率也相當高。

儘管播客行銷有著這樣那樣的優點,但由於受限於技術的發展,播客在信息檢索和快速瀏覽方面還不如文字部落格那樣方便,但技術的滯後並不能阻礙播客以及播客行銷的發展。在播客行銷的第一批實踐者中,安全套品牌杜蕾斯是最值得一提的。

今年四月,杜蕾斯同播客網站PodcastAlley 進行了合作,在熱門節目"Dawn and Drew Show"中植入廣告。以往像安全套這樣敏感的商品,在傳統廣告中很容易受到播出政策的"特殊照顧",而這些廣告在播客中播出就完全繞開了這一問題。

到目前為止,網際網路上共有數千套播客節目,並且這一數字每天都在被刷新。在這些播客節目中,部分來自於主流媒體,如ABC News的新聞以及ESPN的體育節目,但更多的還來自於熱衷於此道的個體,內容涉及人物訪談、影評,以及個人DJ主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