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傷性動靜脈瘺

損傷性動靜脈瘺

損傷性動靜脈瘺,由損傷導致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異常交通,稱為損傷性動靜脈瘺。多由貫通傷引起,如刀刺傷、槍彈傷、金屬碎片損傷等;亦可由醫源性因素引起,如動、靜脈穿刺等,損傷同時傷及鄰近的動脈和靜脈,形成動脈與靜脈之間的直接交通。

疾病名稱

損傷性動靜脈瘺

疾病概述

損傷引起毗鄰動靜脈之間異常交通者,稱損傷性動靜脈瘺。大都發生於四肢,尤以下肢多見。

臨床表現

在急性期,局部因有血腫,有時可見腫塊,大多有震顫和雜音,並捫及搏動。而慢性期,主要是血流動力學變化產生的各種表現。瘺的近、遠側表淺靜脈明顯擴張,皮膚溫度升高,而遠離瘺的遠側,尤其在足端,因動脈供血量減少和靜脈瘀血,出現營養性變化如皮膚光薄、色素沉著、潰瘍形成等。如瘺口大,離心臟近,可引起心臟進行擴大,導致心力衰竭。
推薦療法均需手術。

疾病描述

動脈與靜脈之間出現不經過毛細血管網的異常短路通道,即形成動靜脈瘺,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類。先天性動靜脈瘺起因於血管發育異常;後天性,大多數由創傷引起,故又稱損傷性動靜脈瘺。

症狀體徵

在嬰幼兒期,一般無明顯症狀,或僅有輕度軟組織肥厚。至發育期可出現明顯的臨床表現,主要有:
①由於動、靜脈血流量增加,刺激骨骺,致使患肢增長,軟組織肥厚,伴有脹痛。因兩側下肢長短不一可以出現跛行、骨盆傾斜及脊柱側曲。
②患肢皮膚溫度明顯升高,多汗,可以伴有皮膚紅色斑塊狀血管瘤。
③淺靜脈擴張,一般無震顫及血管雜音。
④由於靜脈高壓致遠端靜脈曲張,色素沉著,濕疹,甚至形成靜脈性潰瘍.或因遠端動脈缺血致組織壞死。在皮膚破損時可以引發嚴重出血。

種類

根據病程可以分為:
①急性期:損傷局部出現血腫瘺口可被血塊堵塞,因而常在數天內出現搏動性腫塊,大多有震顫和雜音。多數病人在瘺的遠端動脈仍可捫及搏動。
②慢性期:主要是血流動力學變化產生的各種表現。由於高壓的動脈血經瘺直接灌注靜脈,使靜脈壓力升高,瘺的近、遠側淺靜脈明顯擴張,皮膚溫度升高。在遠離瘺的部位,尤其在足端,因動脈供血量減少和靜脈瘀血,出現營養性變化,如皮膚光薄、色素沉著、潰瘍形成等。瘺口越大,離心臟越近,發生瘺的動脈口徑越粗(如頸動脈、鎖骨下動脈,髂動脈、股動脈等),由於大量血液經瘺孔直接進入靜脈,回心血量大增,可引起心臟進行擴大,導致心力衰竭。局部症狀往往十分典型:沿瘺口的兩側可以聽到粗糙連續的血管雜音,鄰近瘺的靜脈明顯擴張,並有血管雜音及震顫。
損傷性動靜脈瘺的檢查和診斷創傷後局部出現搏動,震顫,粗糙而連續的血管雜音,伴有淺靜脈擴張,遠端組織缺血或靜脈瘀血性改變,即可作出臨床診斷。

疾病病因

先天性動靜脈瘺形成於胚胎髮育期。在胎兒血管發育的中期,動脈不僅與伴隨靜脈同行,且與周圍的毛細血管間有廣泛的吻合。出生後,上述吻合支逐漸閉合,代以動、靜脈各行其道的主幹。如果原始的叢狀血管結構殘存,即成大小、數目和瘺型不一的動、靜脈間異常通道。在嬰幼兒期呈隱匿狀態,至學齡期後,隨著活動量增加和進入發育期則迅速發展和蔓延,可以侵犯鄰近的肌肉、骨骼及神經等組織。病理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①乾狀動靜脈瘺:在動、靜脈主幹間有一個或多個細小瘺口,伴有淺靜脈擴張或曲張、震顫及雜音。②瘤樣動靜脈瘺:在動、靜脈主幹的分支間存在瘺口,伴有局部血管瘤樣擴大的團塊。③混合型:兼有上述兩種的病理改變。

病理生理

無論是先天性或損傷性動靜脈瘺,大多見於四肢。
先天性動靜脈瘺常為:多發性,瘺口細小;往往影響骨骼及肌肉,受累肢體出現形態和營養障礙性改變;對全身血液循環的影響較小。
損傷性動靜脈痿一般為單發且瘺口較大,高壓的動脈血流通過接口直接進入靜脈向心回流,因而造成:
①靜脈壓升高,管壁增厚、管腔擴大、迂曲,靜脈瓣膜關閉功能失常.導致周圍靜脈高壓的臨床表現。
②瘺口近側動脈因代償性血流量增加而繼發性擴大,瘺口遠側動脈則因血流量減少而變細,出現遠端組織缺血的臨床表現。
③對全身血液循環產生明顯影響。周圍血管阻力降低,中心動脈壓隨之下降;動脈血流經瘺口分流及遠端動脈缺血,促使心率加速,以維持有效的周圍循環;回心血流增加,繼發心臟擴大,景終導致心力衰竭。

診斷檢查

根據典型的臨床症狀:出生後或自幼即出現下肢軟組織較肥厚,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並有肢體粗大.增長,皮溫升高,多汗等臨床表現,即可作出臨床診斷。下列檢查有助於作出診斷:
①周圍靜脈壓明顯升高,靜脈血含氧量增高。
②患肢x線平片可見骨骼增長,增粗。
③動脈造影顯示:患肢動脈主幹增粗,血流加快;動脈分支增多,紊亂且呈扭曲狀靜脈早期顯影。

治療方案

局限的先天性動靜脈痿,手術效果較好。但大多數患者為多發性瘺.散在分布,定位困難,而且可以是多支主幹動脈與靜脈間存在交通,因此手術難以徹底,術後易復發。 當骨骺尚未閉合,雙側下肢長度差異大且有明顯跛行者,可考慮作患肢骨骺抑制術。以脹痛為主要症狀者,可使用彈性長襪,以減輕症狀。並發下肢靜脈性潰瘍者,可作潰瘍周圍靜脈剝脫和筋膜下交通靜脈結紮,以改善局部靜脈瘀血,促使潰瘍癒合。個別病情嚴重的,可根據造影提示,沿主幹動脈解剖並結紮動靜脈間吻合支,可獲得一段時期的症狀緩解。

併發症

對於後天性動靜脈瘺患者主張早期進行手術,若準備不足,術後可發生併發症如創口出血,感染,患肢供血不足或患肢腫脹和淺表靜脈曲張。如果外傷導致的血栓栓子通過瘺口,進入肺動脈則會引起肺栓塞;如果在操作時無菌術掌握不嚴,也可並發敗血症;靜脈淤滯可繼發血栓形成,也可導致肺栓塞。

飲食保健

根據不同的症狀,有不同情況的飲食要求,具體詢問醫生,針對具體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飲食標準。

預防護理

預防
本病多由創傷引起,故無有效的預防措施,而對於一些醫源性損傷例如脾切除和腎切除,大塊結紮脾蒂和腎蒂;截肢時股動靜脈結紮;甲狀腺切除,則要求醫護人員在術後仔細檢查,防止動靜脈瘺的發生。

注意事項:

定期鍛鍊動靜脈瘺側手臂,比如按摩橡皮球或握力運動每天10次。但對於動靜脈人工血管,運動不是必須的。
不要穿多於緊身的衣服和佩戴過緊的首飾影響血管通路的血流。
睡覺時,不要壓迫動靜脈通路。
不要在動靜脈通路側肢體量血壓。
不要在動靜脈通路取血標本,除非是有經驗的血透護士。
不要通過動靜脈通路給藥,除非是在透析室醫護人員的允許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