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列圖

排列圖

排列圖又稱帕累托(柏拉)圖,由此圖的發明者19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柏拉圖(Pareto)而得名,是為尋找主要問題或影響質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圖。它是由兩個縱坐標、一個橫坐標、幾個按高低順序依次排列的長方形和一條累計百分比折線所組成的圖。

概念

最早是由義大利經濟學家帕累托(柏拉)用來分析社會財富的分布狀況。他發現少數人占有著絕大多數財富,而絕大多數人卻占有少量財富處於貧困的狀態。這種少數人占有著絕大多數財富左右社會經濟發展的現象,即所謂“關鍵的少數、次要的多數”的關係。後來,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朱蘭,把這個“關鍵的少數、次要的多數”的原理套用於質量管理中,便成為常用方法之一(排列圖),並廣泛套用於其它的專業管理。目前在倉庫、物資管理中常用的ABC分析法就出自排列圖的原理。

排列圖用雙直角坐標系表示,左邊縱坐標表示頻數,右邊縱坐標表示頻率.分析線表示累積頻率,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項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即出現頻數多少)從左到右排列,通過對排列圖的觀察分析可以抓住影響質量的主要因素。

詳細內容

排列圖又稱為柏拉圖,由此圖的發明者19世紀義大利經濟學家柏拉圖(Pareto)而得名。柏拉圖最早用排列圖分析社會財富分布的狀況,後來人們發現很多場合都服從這一規律,於是稱之為Pareto美國品質管理專家朱蘭博士運用柏拉圖的統計圖加以延伸將其用於品質管制分析和尋找影響質量主原因素的一種工具,其形式用雙直角坐標圖,左邊縱數(如件數金額等),右邊縱坐標表示頻率(如百分比表示)。分折線表示累橫坐標表示影響質量的各項因素,按影響程度的大小(即出現頻數多少)從列。通過對排列圖的觀察分析可抓住影響質量的主原因素。這種方法實際上不光在質量管理中,在其他許多管理工作中,例如在庫存管理中,都有是十分有用的。在品質管制過程中,要解決的問題很多,但往往不知從哪裡著手,但事實上大部分的題,只要能找出幾個影響較大的原因,並加以處置及控制,就可解決問題的拉圖是根據歸集的資料,以不良原因,不良狀況發生的現象,有系統地加以別)分類,計算出各專案別所產生的資料(如不良率,損失金額)及所占的比例照大小順序排列,再加上累積值的圖形。

排列圖排列圖

在工廠或辦公室,把低效率,缺損,製品不良等損失按其原因別或現象別損失金額的80%以上的專案加以追究處理,這就是所謂的柏拉圖分析。柏拉圖的使用要以層別法的專案別(現象別)為前提,依經順位調整過後的畫製成柏拉圖。

分析步驟

步驟

⑴ 將要處置的事,以狀況(現象)或原因加以層別。

⑵ 左縱軸表示問題發生的次數(頻次或金額),右縱軸表示問題累積百分率。

⑶ 決定蒐集資料的期間,自何時至何時,作為柏拉圖資料的依據。

⑷ 各專案依照合半之大小順位左至右排列在橫軸上。

⑸ 繪上柱狀圖。

⑹ 連線累積曲線。

排列圖法(重點管制法),提供了我們在沒法面面俱到的狀況下,去抓重要的事情鍵的事情,而這些重要的事情又不是靠直覺判斷得來的,而是有資料依據的來加強表示。

用途

⑴按重要性順序顯示出每個質量改進項目對整個質量問題的作用。

⑵識別進行質量改進的機會。

柏拉圖柏拉圖

⑶在工程質量統計分析方法中,尋找影響質量主次因素的方法一般採用排列

圖。

注意事項

1) 一般來說,關鍵的少數項目應是本QC小組有能力解決的最突出的一個,否則就失去找主要矛盾的意義,要考慮重新進行項目的分類;

2) 縱坐標可以用“件數”或“金額”等來表示,原則是以更好地找到“主要項目”為準;

3) 不太重要的項目很多時,橫軸會變得很長,通常都把這些列入“其他”欄內,因此“其他”欄總在最後;

4) 確定了主要因素,採取了相應的措施後,為了檢查“措施效果”,還要重新畫出排列圖。

二八原則

1、80%的問題由20%的原因引起;

2、80%的索賠發生在20%的生產線上;

3、80%的銷售額由20%的產品帶來;

4、80%的品質成本由20%的品質問題造成;

5、80%的品質問題由20%的人員引起

應用程式

⑴選擇要進行質量分析的項目。

⑵選擇用於質量分析的度量單位,如出現的次數(頻數)、成本、、不合格品數、金額或其他度量單位。

⑶選擇進行質量分析的時間範圍。所選定的時間段應足夠長,以使數據具有一定代表性。

⑷畫橫坐標。按質量單位量值遞減的順序自左向右在橫坐標上列出項目,將量值最小的1個或幾個項目歸併為“其他”項,把它放在最右端。

⑸畫縱坐標。在橫坐標的兩端畫出兩個縱坐標,左邊的縱坐標按度量單位規定,其高度必須與所有項目度量單位的量值和相等,右邊縱坐標應與左邊縱坐標等高。

⑹在每個項目上畫矩形,其高度表示該項目度量單位的量值,用以顯示出每個項目的作用大小。

⑺由左至右累加每一項目的量值(以百分比表示),並畫出累計頻率曲線,用來表示各項目的累計百分比。

⑻利用排列圖可以確定對質量改進最重要的項目。

案例分析

運用排列圖法分析2004-2006年某駐軍醫院出院者疾病構成情況,以了解本院保障體系部隊內主要病種、多發病種和正在危害官兵身體健康的潛在疾病,探討醫院疾病監控重點,以提高駐軍官兵的健康水平。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我院統計室2004-2006年年報。

2004年出院總計299人次,其中治癒182人次、好轉96人次、未愈21人次、死亡0人次。

2005年出院總計318人次,其中治癒185人次、好轉110人次,未愈23人次、死亡0人次。

2006年出院總計334人次,其中治癒183人次,好轉124人次、未愈27人次、死亡0人次。

為便於比較,一併計算在內。運用管理學上的排列圖分析法進行分析。

資料分析

2006年出院病人疾病構成排列圖分析

1)運動系統疾病占第1位其中腰椎間盤突出33例,占該系統疾病30%;腰肌勞損32例,占該系統疾病29.10%;各類骨折多例,占該系統疾病23.63%;肌鍵損傷10例,占該系統疾病9.10%;其他肌肉骨骼系統疾病9例,占該系統疾病8.17%。肌肉骨骼系統疾病以腰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各類骨折最為常見,也是駐港部隊發病率較高的病種。

2)消化系統疾病占第2位消化系統炎症37例占該系統疾病36.36%;各型闌尾炎27例,占該系統疾病26.73%;胃腸功能紊亂12例,占該系統疾病11.88%;消化系統潰瘍、出血7例,占該系統疾病6.93%;肝、膽疾病6例,占該系統疾病5.95%;其他消化系統疾病12例,占該系統疾病11.88%。消化系統疾病以消化系炎症、各型闌尾炎、胃腸功能紊亂最為普遍。

3)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占第3位包皮過長35例,占該系統疾病37.23%;精索靜脈曲張15例,占該系統疾病15.95%;各類腎臟疾病15例,占該系統疾病15..95%;各類泌尿系感染10例,占該系統疾病10.63%;各類泌尿繫結石10例,占該系統疾病10.63寫;其他泌尿系統疾病9例,占該系統疾病9.57%。泌尿、生殖系統疾病以包皮過長、精索靜脈曲張、各類腎病最為常見。

4)皮膚及皮下組織疾病與呼吸系統疾病並居第4位皮膚及皮下組織感染5例,占該系統疾病62.50%;皮下囊腫2例,占該系統疾病25.00%;燙傷1例,占該系統疾病12.50%。皮膚和皮下組織疾病以皮膚感染最為常見;上呼吸道感染6例,占該系統疾病75.00%;肺炎2例,占該系統疾病25.00%。呼吸系統疾病以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較普遍。

5)損傷及中毒引發疾病與神經系統疾病並列第5位損傷、中毒引發疾病中,各種損傷6例,占該病種85.71%,藥物中毒1例,占該病種14.29%;神經系統疾病7例中,植物神經功能紊亂4例,占該系統疾病57.14%;神經損傷2例,占該系統疾病28.57%;面神經炎1例,占該系統疾病14.29%。神經系統疾病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最常見。

作用

1、作為降低不良依據。

2、決定改善的攻擊目標。

3、確認改善效果。

4、用於發現現場的重要問題點

5、用於整理報表或記錄。

6、可作不同條件的評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