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城水庫

1965年建成西乾渠3公里,1970年建成東乾渠6.1公里。 水庫庫容為126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695萬立方米。 主壩長1800米,最大壩高9.54米,頂寬4米,壩頂高程18.65米。

挪城水庫在桃源河上游,南泉鎮挪城村西處,直接匯水面積30平方公里,引入匯水面積21平方公里, 該工程於1959年11月興建,至1960年8月基本完成大壩,1961年開掘溢洪道, 1965年建成9孔溢洪閘,1964至1965年,對大壩護坡進行了全面翻修。1969年, 修築從小橋水庫到挪城水庫的引水渠1200米,並建進水閘1座。1965年建成西乾渠3公里,1970年建成東乾渠6.1公里。1972年,因原建的3個放水洞中的1號、3號洞底斷裂而另建了4號放水洞。1976年,將原高程17.8米的主壩加高到18.65米;將原5孔槓桿水泥主軸式溢洪閘改為上提式閘, 並安裝10噸啟閉機5台;還建交通橋1座,破副壩300米。1978年,又從岔河灌區泊子橋引水閘開始,到挪城水庫建引水渠1條,長4500米;並在大壩下建提水站1座,裝配460千瓦機組4組,引提大沽河水入庫,提水能力為2秒立方米。 1981至1985年,陸續將庫內死水位以下和部分死水位以上興利水位以下用混凝土護坡1.05萬平方米。 該工程共用工日245.73萬個,投資176.44萬元。 水庫庫容為1260萬立方米,興利庫容695萬立方米。主壩長1800米,最大壩高9.54米,頂寬4米,壩頂高程18.65米。副壩長3300米,最大壩高6米,壩頂寬3米,壩頂高程18.32米(主副壩都是黑粘土均質壩) 。溢洪閘共有14孔,最大泄量220秒立方米; 非常溢洪道為破副壩式, 共300米,最大泄量735秒立方米。防洪能力達到300年―遇的標準。放水洞有2個,設計流量分別為3.7秒立方米和2.4秒立方米。這座水庫,設計灌溉能力為118萬畝,並可削減桃源河洪峰的48.2%,對保障膠濟、藍煙兩條鐵路和藍村火車站的安全,保證桃源河中、下游農田的正常生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