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擊基本拳法

拳擊基本拳法

拳擊的基本拳法包括直拳、左直拳、右直拳、擺拳、右擺拳、鉤拳、上鉤拳、平鉤拳、刺拳、振拳、組合拳。

基本信息

直拳

直拳直拳
直拳是拳擊技術中最基本的拳法,也是每一個優秀的拳擊運動員最常用的拳法。此拳法在單位時間內連續出拳數量比其他拳法多,特別是左直拳的連續直擊動作。

直拳是指從出拳到被擊目標,沿直線運動的一種擊打方法。直拳一般用於進攻或有意識退卻時破壞對方動作,打亂對方陣腳,是奪取勝利的主要手段。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拳擊教練約瑟夫·布朗說過:“掌握直拳技術等於掌握拳擊技術的80%。”直拳的特點是路線短、衝力大、速度快、發力狠、動作突然、拳法簡單,易於運用身體的力量。與其他拳法相比較,動作簡便,運用廣泛,是比賽中運用最多的一項進攻技術。

直拳練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拳要直線擊出,直線收回。

第二,擊打和退回的速度要同樣快速、敏捷。

第三,出拳時要利用蹬地轉筋力量的配合。

第四,左(右)直拳擊上體時,要注意防對手左(右)拳迎擊。

左直拳

(1)左直拳擊頭

左直拳左直拳
左直拳是拳擊中所有其他擊拳的基礎,能正確地運用左直拳是一個有良好技術素質的拳手的特徵。凡是稱雄拳壇的拳王和著名拳擊家都有著一手久經鍛鍊磨碩出來的左直拳。美國的英吉馬·詹森在1959年與弗勞德·帕特遜的比賽中,他的左直拳使得對手難以招架,在第三回合中就將對手擊倒,獲得世界錦標賽重量級冠軍。擊敗拳王阿里的拉利霍姆斯右臂受傷後專用左手練直拳達9個月,終於取勝。我國30年代的上海拳手鄭吉常,由於他的左直拳快而凶,在國外有“遠東毒蛇”之稱。

左手距離擊打目標最近,利於防守和進攻,如配以準確的“距離感”和靈活多變的步法,快速的出擊能使對手感到手足無措,進退維谷。

左直拳的作用:

①試探對手。用刺拳點擊或連擊或虛晃可找出對手的習慣動作和空隙。

②迷惑、干擾對手。左直拳較靈活快速,保持在一定距離外,通過揚上擊下、揚下擊上或虛擊,使對手失去平衡,為其他重擊動作創造條件和尋找空當。

③阻擊對手或擺脫對手時,用內、外交叉拳可阻擊對方的右直拳。如福爾曼和霍利菲爾德的比賽,福的右直拳有個舉拳架肘的多餘動作,或用左直拳內交叉擊打對方,有效地阻擋了對方的進攻。

④由於左直拳離擊打目標最近,因此快速而精確的左直拳較容易得點,它的長處是身體的平衡不易受到破壞。

⑤左直拳可作為其他拳法的引路拳,給其他拳法創造進攻的條件。

左直拳擊頭的動作要領:

由實戰預備姿勢開始,左臂迅速用彈力伸直,同時左肩前送,上體略向右轉,以加大出拳的速度和力量。在臂向前伸直的同時,左拳向內轉至拳心向下成一條線擊出,肘關節隨著拳心內轉向上抬平。在出擊同時,後腳用力蹬地,前腳(左腳)順勢向前滑出,用前腳掌的內側著地,後腳蹬地後,腳跟提起,後腿略伸直,身體重心移到前腳上。在出拳的同時還要利用腿、腰、髖發力以增加擊打力量,使力量通過肩、臂、腕關節和拳峰沿一條直線作用在被擊目標上。在出拳過程中應放鬆臂和肩部肌肉,在即將擊中目標時,拳突然握緊,使最後階段更為有力。右手隨左拳出擊而自然前移,保護下頦和面部。待擊中目標後,拳迅速放鬆由原路收回,恢復原姿勢。

易犯錯誤:

在出拳開始時,身體與手臂應保持自然放鬆,不能預先向後拉臂,而影響出拳力量和速度。因為準備出拳的動作能預先被對方察覺,從而作出相應的防守和反擊。因此發拳一定要突然,才能使對方措手不及。發拳時身體不能過於前傾,以免失去平衡,為對方反擊造成便利條件。如距離較遠而發左直拳難以擊中目標,則可先將左腳向前進半步,同時出擊左直拳,在整個發展過程中,右拳應注意保護自己的下頦。發拳過程中要始終觀察對方的動作變化,初學者往往在用力發左直拳時有閉眼的毛病,這些都應力求在練習中逐步加以糾正和克服。

(2)左直拳擊上體

這種擊打方法主要是擊打對手的胃、腹和肋部。擊打對方上體時,身體應向右前方傾斜,降低身體高度,以防對手迎擊頭部。左直拳擊上體既可以用來做為進攻的第一步,也可以用來做假動作,並破壞對手對頭的防護,以創造進攻條件,還可以用來打迎擊拳。

要領:由基本姿勢開始,出擊時身體略向右斜前方傾斜,膝關節彎曲,降低身體高度。擊出時,左手拳心向下,使拳頭與接觸目標成直角。擊打結束時左腳跟外轉,以便在一旦擊空時制止身體過度前傾,以保持重心穩定。擊打結束後,右腳牢固地支撐住身體,同時快速放鬆出拳的手臂和整個肩關節的肌肉,並利用右腿下屈,消除前衝力,控制住身體平衡,隨後還原為基本姿勢。

注意事項:擊打時右拳放在頭部右側作防護,並隨時準備出拳,反擊對手。

右直拳

右直拳右直拳
右直拳是拳擊運動中採用的重拳之一。有直拳適合於遠距離的攻擊,但有直拳一般使用時機少,在有充分把握時才能使用。由於有拳較左拳離對方遠,發拳時身體變化幅度較大,所以右直拳較左直拳慢。為了便於擊中對方,就要用左手的假動作來轉移或破壞對手的防護,或用左刺拳引開對手的注意力,或使對手失去平衡,以此來創造有利於右直拳進攻的條件和時機。要領:由基本姿勢以右腳掌蹬地開始發力,右腿發出的力量使右側髖關節前送,帶動腰部迅速向前轉動,同時右肩前送。有拳以直線向前發出,攻擊對方頭部。髖和腰部的扭動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夠增加有直拳的力量和攻擊距離。

(1)右直拳擊頭

右直拳是拳擊運動中採用的重拳之一。右直拳適合於遠距離的攻擊,但右直拳一般使用時機少,在有充分把握時才能使用。由於右拳較左拳離對方遠,發拳時身體變化幅度較大,所以右直拳較左直拳慢。

為了便於擊中對方,就要用左手的假動作來轉移或破壞對手的防護,或用左刺拳引開對手的注意力,或使對手失去平衡,以此來創造有利於右直拳進攻的條件和時機。

要領:由基本姿勢以右腳掌蹬地開始發力,右腿發出的力量使右側髖關節前送,帶動腰部迅速向前轉動,同時右肩前送。右拳以直線向前發出,攻擊對方頭部。髖和腰部的扭動以及右肩的前送,能夠增加右直拳的力量和攻擊距離。

注意事項:由於右直拳出拳時,身體的前送和扭轉的幅度較大,使身體具有很大的向左轉動的慣性,對右拳的收回造成一定困難,所以出拳後立即停止身體的轉動,以右拳順慣性向身體左方擺動來緩衝轉動的慣性,再很快地收回右拳保護自己。

(2)右直拳擊上體

右直拳擊上體的動作和右直拳擊頭部基本相同,但由於右直拳擊上體的速度較慢,容易遭到對手的還擊,所以用這種拳法時要配合假動作佯攻,並突然直擊對方的腹、胃或肋部。

要領:右直拳擊上體的動作要領與擊面部的動作要領基本相同。只是由於被擊打的部位低於面部,因此,上體應隨著擊拳和身體重心的前移及轉動等動作而稍前傾,降低身體高度。同時前腿膝關節彎曲以保持平衡。在出拳時,左拳置於下頦附近,做好出擊和防守的準備動作,在擊中目標後迅速恢復成預備姿勢。

在用右直拳擊對方上體時,要特別注意預防對手的迎擊拳,因為在向左轉體時,身體失去防守容易受到對手右拳的擊打,所以要用左拳護住頭的左側,用左肘護住上體。一旦擊空,為了免遭對手反擊,必須在移動腳步的同時,作出防守姿勢。

直拳練習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拳要直線擊出,直線收回。

第二,擊打和退回的速度要同樣快速、敏捷。

第三,出拳時要利用蹬地轉筋力量的配合。

第四,左(右)直拳擊上體時,要注意防對手左(右)拳迎擊。

擺拳

擺拳擺拳
擺拳是從側面襲擊對手的有力拳法。由於從側面擊打,身體向相反方向移動,起到分散對手注意力的作用。但擺拳走的路線較長,容易被對手發現,而且因力量大,一旦擊空容易失去平衡。擺拳速度比直拳慢,一般不作開始的引拳。

左擺拳擊頭、腹

要領:由基本姿勢開始,拳由自己的左肩前開始,從左側向前成弧形路線移動擊打目標,上臂與前臂約成12O~150o角,臂與肩平,並利用腿、腰、脖發力,重心移至左腳,在出拳過程中拳及前臂略向內鏇,肘部微向上翻與肩同高。在擊中目標的一瞬間,肩、臂肌肉與腕關節突然緊張,並隨即放鬆,恢復成實戰預備姿勢。

擊打對方腹部正、側部位時,上體可略向右傾斜或向右側跨步,藉助身體的移動加大擊打力量。

左擺拳練習時的注意事項:①擊打時不可有預拉動作。②左擺拳出擊時,右拳微向上舉,保護下縱③左拳出擊後立即收回,還原成預備姿勢。

右擺拳

右擺拳擊頭、腹

右擺拳右擺拳
要領:與左擺拳大致相同,唯腰、腿和胯的發力動作較左擺拳更為明顯。右擺拳動作大,速度也較慢,但拳較重。當對手大意或其進攻時疏於防守出現空隙時,可用右擺拳給予出其不意的擊打和還擊,但一般使用機會較少。

右擺拳多與左手拳的擊打配合運用。在對手被擊中,注意力分散時,以有擺拳擊打可以收到極具威脅的效果。在對手疏於防守或體力不支或處於雙手護面被動防守時,也可使用這種拳法給予重擊。

右擺拳擊上體,常用於與左撇子對手對陣時,出擊時要緊縮身體,出擊後身體要向左前方運動,以防對手迎擊頭部。

擺拳練習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先原地徒手練習,體會發力、轉體、轉胯帶動手臂前擺等動作要點。出拳時,要注意手腕內族動作,用拳峰部位接觸擊打部位。

第二,在基本掌握動作方法的基礎上,結合步法練習出拳。

第三,運用打手靶的練習,可在原地與移動中進行,改進與提高動作質量,提高擊打準確性。

第四,利用打沙包進行練習,一方面改進動作,一方面鍛鍊擊打力量。

第五,進行實戰練習,提高運用的能力。

鉤拳

鉤拳是一種中、近距離的擊打拳法,鉤拳通常配合直拳或擺拳組成組合拳進攻對手。

上鉤拳

上鉤拳上鉤拳
一場拳擊比賽中運動員的進攻與防守是多種多樣的,這體現在調整距離上,要靠步法的靈活和判斷的準確。如果說直拳與擺拳更注重中、遠距離的進攻,那么上鉤拳主要在中、近距離擊打對方。

上鉤拳既可發短拳也可髮長拳。髮長拳時手臂幾乎伸直,上、前臂夾角大於90o,發短拳時上、前臂夾角小乾90o。當對手兩手高舉成防頭部的姿勢時,或當對手擊打頭部而落空時,可發上鉤拳擊對手的上體(胃、腹或助部)。

當對手上體前傾處於俯身低姿勢時,則可發上鉤拳擊其頭部,擊打時拳心朝內,拳峰向上。

當對手處於直立姿勢時,絕不能用上鉤拳進攻,因為這種拳太短,會遭致對手用直拳來迎擊。只有當對手身體前傾時才能在進攻中使用上鉤拳,或在組合拳進攻對手時配合使用上鉤拳。

上鉤拳的力量來自突然的挺身和同時轉體的動作,在拳頭接觸目標的一剎那,手臂突然發力,以增加擊打的爆發力量和速度。

(1)左上鉤拳擊頭

當對手身體前頓時出左上鉤拳擊其頭部,發拳時一般側對對手,同時抬起右手防護,尤其遠距離發上鉤專更要注意側身,以便加長發拳的距離。這時重心前移,落在前腿上,在擊打的瞬間,上體猛然向右稍轉體,同時挺直身體持基本姿勢,左前臂彎曲,拳頭自下向上作短促的擊打。

練習左上鉤拳擊頭時易犯的錯誤:

①從預備姿勢出拳時,左拳拳心沒有向里翻轉就擊打。

②沒有利用,蹬腿和左髖向前上方猛烈伸展的動作,只用手臂力量進行擊打。

③出拳擊打時左肘下落後拉過大。

(2)左上鉤拳擊上體

這種拳法在中、近距離的進攻中運用較多。實戰中多在運用其他拳法進攻或佯攻,破壞對手的防護後,以左上鉤拳迅速擊打對手上體的腹、肋部。近戰中,應尋找對手上體防護上的漏洞,在一瞬間果斷地用左上鉤拳擊打上體。當拳頭接近目標時要加速,利用腹、背、雙腿以及腰部轉動的力量,利用左臂肌肉的爆發力完成擊打。

要領:左腳用力蹬地,左腿儘量伸直,左髖猛力向前上伸展,在擊打時右腳跟向內轉動,為獲得良好的發力姿勢,右肩要略超過左肩。

易犯錯誤:

①出拳時左拳拳心沒有翻轉向上。

②擊打時左腿彎曲或屈髖。

上鉤拳練習注意事項:

①在原地擊打基礎上結合滑步移動出拳,加強擊打的準確性。

②出拳時要注意蹬腿伸髖,不要有挺胸動作。

③發力短促充分。

3)右上鉤拳擊頭

當對手正面對著自己,其左或右手沒有注意護住下領時,可發有上鉤拳擊其頭部。在實戰中,通常是在原地或上前一步發右上鉤拳擊頭部。原地發拳時,雙腿伸直,身體由右向左轉體的同時右肩探出,右前臂向上沖,拳心朝內向著自己,拳心向上,左拳護住頭部,左肘護住身體左側部。上步發右上鉤拳時,由右腳蹬地開始,同時身體重心移到左腿上,然後右腳向前跟上,靠近左腿或留在後邊,身體動作和原地發拳相同。

4)右上鉤拳擊上體

身體動作與左上鉤拳擊頭的動作一樣,右上鉤拳擊上體的同時,左手抬起防護頭部。與左手在前右手在後的有勢對手實戰時,發右上鉤拳擊上體很難奏效,因為對手的左手擋住了擊向目標的路線,只有當對手抬起左手時才能發這種拳。

當對手的身體挺直時,他的身體就會暴露出很大空當,這時可發右上鉤拳,沿斜線由下向上擊打上體。擊打時身體重心可移到左腿上,也可移到右腿上,既可原地發,也可以上步發。

平鉤拳

(1)左平鉤拳

平鉤拳平鉤拳
要領:由實戰姿勢開始,先將左肘提起與肩平,肘部約成80o角,利用身體腰、肩部突然轉動的力量,上體向右方向轉,但不超過90o,臂部肌肉由放鬆到突然緊張,之後再迅速放鬆,打擊對方的右側,這時重心移到右腳上,擊打後立即收回還原成實戰姿勢。

注意事項:①出擊時,拳不應有向後拉的準備動作。②左拳擊出同時有拳微上舉,保護下頦。

(2)右平鉤拳

要領:出拳要領與用力方法都與左平鉤拳大致相同。

左、右平鉤拳都可以配合前進步法練習,即作前滑步同時擊打左乎鉤拳或右平鉤拳。

刺拳

刺拳刺拳
刺拳屬手直拳類型,是一種試探性拳法,以左刺拳為多。拳走的路線比直拳短,拳的力量較輕,能起試探對手的作用,並配合其它拳法以連續進攻。

要領:出拳比直拳快而突然,腰部與胯部轉動比直拳小,蹬地力量不大,因此重心前移較小,出拳後,臂並沒有完全伸直。

振拳

此拳法多用在短兵相接、近距離搏鬥時,貼近對手擊打。

要領:借腰部突然快速轉動,出擊時兩臂貼近身體,上、前臂之間小於90度角。

組合拳

組合拳大家都知道幾種拳法連貫起來叫組合拳,組合拳因為可以連續性的擊打對手也可以壓迫對手。組合拳首先需要的是協調性和連貫性,都是從1.2出拳到1.2.3出拳慢慢的1.2.3.4出拳以後會有更多的連續性出拳,組合拳抓的是機會打的是連貫和協調。組合拳並不是一種訓練時規定死的一種拳法,它靠的是想像和實踐。比如訓練時的左右直拳,等訓練到一定時候對左右直拳熟悉了也能在實戰中套用了那么教練會讓加一個左擺拳,就變成了一種新的技術連貫動作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