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羅什

拉羅什

拉羅什,全名為永河畔的拉羅什(La Roche-sur-Yon),法國西部城市,羅亞爾河大區(Région de Pays de la Loire)旺代省(Vendée,85省)的一個市鎮和該省的省會,也是該省人口最多的城市 。拉羅什位於下普瓦圖(Bas-Poitou)歷史文化區,最初僅為一普通村落,1804年,拿破崙為鎮壓旺代叛亂而將首府遷至於此,且此後再無改變。拉羅什建城歷史與拿破崙緊緊相連,被稱為“拿破崙之城”,該市也曾因拿破崙多次更名。拉羅什市區街道由拿破崙手下的建築師親自規劃,呈棋盤狀,並南北對稱分布,是法國19世紀城市規劃當中的經典案例。拉羅什也是法國西部的一個區域性中心城市,多條高速公路和鐵路在此交匯,市內擁有多所大型企業和高等教育機構。

簡介

拉羅什地區在法國的位置 拉羅什地區在法國的位置

拉羅什是法國旺代省的一個市鎮(Commune),也是該省的省會和該省最大的城市。

在法國,法定的行政區劃僅有“省”(Département)和“市鎮”(Commune)兩個基本等級。在此基礎之上,省與省之間可以自由組成“大區”(Région),而市鎮之間既可以組成相對穩定的“地區”(Arrondissement) 和“縣”(Canton),同時又可以跨縣甚至跨省進行新的組合,形成“社區”(intercommunauté)、“都市區”(Unité Urbaine)、“城市圈”(Aire Urbaine)和“就業集中區”(Zone d'Emploi)。不過,除了省和市鎮之外,其它的行政級別在法國憲法當中沒有明確的規定和說明,但這些行政區可以根據自身需要,行使一定的管理權、立法權、行政權以及財政支出。

拉羅什和與其相鄰的另外12個市鎮共同組建了拉羅什城市社區(La Roche-sur-Yon Agglomération),旨在協調這一地區之間的發展。

拉羅什是拉羅什地區(Arrondissement de La Roche-sur-Yon)的行政中心(Chef-lieu),即副省會。根據2015年法國最新行政區劃方案,拉羅什地區共管轄4個完整的縣,以及另外4個縣的其中部分市鎮,總計86個市鎮 ,總人口為283036人(2013年數據),總面積為2494.62平方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在法國,“地區”和“縣”的劃分主要是為了投票或選舉,並沒有太多實際的作用,而日常的市政建設和管理則主要由“大區”、“省”或者“市鎮”協調負責。

以下為拉羅什地區的縣級行政區劃:(中文名稱非官方正式翻譯,僅供參考)

•拉羅什第二縣(Canton de La Roche-sur-Yon-2),包括拉羅什市區南部,以及相鄰的4個市鎮。

•埃澤奈縣(Canton d'Aizenay),包括14個市鎮。

•蒙泰居縣(Canton de Montaigu),包括17個市鎮。

•塞夫爾河畔莫爾塔涅(Canton de Mortagne-sur-Sèvre),包括16個市鎮。

以下縣級行政區劃當中的部分市鎮屬於拉羅什地區:

•拉羅什第一縣(Canton de La Roche-sur-Yon-1),包括拉羅什市區北部和相鄰的4個市鎮,其中3個市鎮屬於拉羅什地區。

•尚托奈縣(Canton de Chantonnay),共包括19個市鎮,其中18個市鎮屬於拉羅什地區。

•雷澤爾別縣(Canton des Herbiers),共包括17個市鎮,其中包括縣政府駐地在內的5個市鎮屬於拉羅什地區。

•萊迪賽河畔馬勒伊縣(Canton de Mareuil-sur-Lay-Dissais),共包括28個市鎮,其中包括縣政府駐地在內的14個市鎮屬於拉羅什地區。

地理環境

位置

拉羅什在法國西部的位置 拉羅什在法國西部的位置

拉羅什(北緯46.665度,西經1.427度),位於法國西部,羅亞爾河大區的西南部和旺代省的中北部。

以拉羅什的正東方向,順時針與其接壤的地區(Arrondissement)及所屬省份的編號依次為:

豐特奈勒孔特地區(Fontenay-le-Comte),85省

萊薩布勒多洛訥地區(Les Sables d'Olonne),85省

南特地區(Nantes),44省

紹萊地區(Cholet),49省

地形

拉羅什位於法國西部沿海平原上,東側為低矮的旺代丘陵(Collines Vendéennes)。市區內總體地勢平坦,海拔在32~94米之間。整個拉羅什地區的海拔則在8~275米之間。

地質

由於長期受到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這一地區的地表長期受到風化和水溶侵蝕,土壤的粘性較大。拉羅什附近地表以變泥質岩(Métapélite)為主,部分地區為裸露的基岩。靠近河流附近則多為現代河流沖積物(Alluvion)。

水文

拉羅什附近的永河(L'Yon)自北向南流經市區東部,平均寬度僅5米,河道兩岸植被茂盛。永河在市區南部大約20公里處注入雷河(Le Lay),最終獨立入海,不屬於法國五大水系當中的任何一支。

永河上游建有大型人工水庫——穆蘭帕蓬(Moulin Papon),是拉羅什的生活用水水源地。

氣候

拉羅什地區屬於典型的溫帶海洋性氣候。

拉羅什氣象數據(1981~2000)
月份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全年
最高均溫 (°C)2.62.255.59.111.813.713.411.79128.97.5
最低均溫 (°C)8.59.512.514.918.822.424.524.621.817.35.22.916.3
降水量 (mm)103.56670.567.964.544.551.346.173107.6103.5102.5900.9

歷史

拉羅什站旁的“拿破崙”標記 拉羅什站旁的“拿破崙”標記

雖然旺代省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省份,但相比法國諸多古城而言,它的省會拉羅什卻是一座比較年輕的城市。

在19世紀以前,旺代省包括整個下普瓦圖(Poitou)地區的行政中心一直都是該省東南部城市豐特奈勒孔特(Fontenay-le-Comte)。1804年5月25日,拿破崙為了鎮壓當時的旺代反動政權,將旺代省的省會搬遷至旺代腹地的小鎮拉羅什,其城市由科爾米耶爾(Cormier)和瓦洛(Valot)兩位建築師規劃,被稱為“拿破崙之城”。這座城市也從此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值得一提的是,在66年的時間內,拉羅什曾經改過8次名,這在整個歐洲絕無僅有,在世界範圍內也十分罕見。為了紀念拿破崙,19世紀很長一段時間內,拉羅什的城市名稱中都帶有“拿破崙”的字樣:

•1804年以前:La Roche-sur-Yon

•1804~1814年:Napoléon

•1814年:La Roche-sur-Yon,僅保持了幾周

•1814年~1815年:Bourbon-Vendée

•1815年:Napoléon,僅保持了三個月

•1815~1848年:Bourbon-Vendée

•1848~1852年:Napoléon

•1852~1870年:Napoléon-Vendée

•1870年以後:La Roche-sur-Yon。此後再也沒有改變。

1956年,法國出現了新的行政級別“大區”,本因屬於普瓦圖的旺代省被劃到了羅亞爾河大區。此舉至今遭到人們的詬病。2015年,法國新一輪的行政區劃調整中,羅亞爾河大區繼續保持現狀。

1964年,拉羅什和與其相鄰的聖安德雷多爾奈(Saint-André-d'Ornay)和布蘇拉羅什(Bourg-sous-la-Roche)兩個市鎮合併。

市長

現任拉羅什市長(感謝原圖作者) 現任拉羅什市長(感謝原圖作者)

現任拉羅什市長為呂克·布阿爾(Luc Bouard)先生,他是法國最大的右翼政黨人民運動聯盟(UMP)的成員。該政黨已於2015年5月正式更名為法國共和黨(Les Républicains,簡稱LR)。

二戰後歷屆拉羅什市長名單
上任年代卸任年代市長所屬黨派
19451953Léonce GluardSFIO
19531955Léon TaponParti radical
1955j1955Léon GiraudeauGauche
19551959Camille SimonParti radical
19591961André BoutelierDroite
19611977Paul CaillaudRIpuisUDF
19772004Jacques Auxiette法國社會黨
20042014Pierre Regnault
2014(現任)Luc Bouard人民運動聯盟

經濟

第一產業

儘管這一地區地勢平坦,農業較為發達,但第一產業比重在經濟總量中的比例還不到1%。

第二產業

大概占20%。主要以加工業為主。

第三產業

拉羅什作為一座現代化城市,其第三產業所占比重接近80%。其中旅遊業、交通物流業占有主導性地位。

收入

拉羅什北部城區 拉羅什北部城區

拉羅什是旺代省的中心城市。和法國許多同類型城市一樣,拉羅什市中心聚集了大量的離退休人員(31.1%)和普通工人(16.4%),而中產以上階級主要居住在拉羅什周邊的一些,因此從單個的市鎮來看,拉羅什的人均收入水平並不高。

2011年,拉羅什的人均月工資(Moyenne des salariés)為2126歐元,家庭月平均可支配收入(Revenu par ménage)的中位數為2077歐元,後者在法國36717個市鎮中排名第25001位,低於旺代省平均水平(2371歐元)、羅亞爾河大區平均水平(2378歐元)和法國本土的平均水平(2410歐元)。

2011年,拉羅什的家庭月平均消費水平(Niveau de Vie)為1565歐元,在法國36717個市鎮中排名第9237位,高於旺代省平均水平(1535歐元),但低於羅亞爾河大區平均水平(1563歐元)和法國本土的平均水平(1602歐元) 。

交通

拉羅什是法國西部的一個區域性交通樞紐,擁有多條高速公路和鐵路。以下為以拉羅什為中心,前往主要城市的公路里程 :

•距離巴黎(Paris)425公里(高速公路)

•距離里昂(Lyon)640公里(高速公路和國道各一半)

•距離馬賽(Marseille)934公里(高速公路)

•距離南特(Nantes)52公里(高速公路)

•距離拉羅謝爾(La Rochelle)83公里(國道,高速公路也有但是路程更長)

•距離波爾多(Bordeaux)191公里(拉羅謝爾之後為高速公路)

•距離普瓦捷(Poitiers)151公里(國道)

•距離昂熱(Angers)140公里(高速公路)

•距離尼奧爾(Niort)110公里(高速公路)

•距離萊薩布勒多洛訥(Les Sables d'Olonne)37公里(國道,雙向四車道)

•距離豐德內(Fontenay-le-Comte)57公里(高速公路)

永河畔拉羅什站 永河畔拉羅什站

拉羅什站,即永河畔拉羅什站(Gare de La Roche-sur-Yon),位於市區西部,每天都有開行前往巴黎蒙帕納斯車站、勒芒站、昂熱聖洛站方向的TGV列車,同時每天還有前往南特站和波爾多聖讓站方向的城際列車(Intercités),以及前往拉羅謝爾、萊薩布勒多洛訥、索米爾、呂松等方向的TER列車。

拉羅什市區距離南特機場不到50公里。

拉羅什市區內有十餘條公交線路,由拉羅什公共運輸公司(Impulsyon)運營,其中市區線路按照數字編號,郊區線路按照字母編號,其線路網覆蓋了拉羅什城市社區內的大部分市鎮 。

教育

中國小

拉羅什屬於南特學區(Academie de Nantes)

截止2016年初,拉羅什市鎮範圍內共有國小和幼稚園36所,國中7所,高中13所(含職業高中和大學校預備班) 。

大學

南特大學(Université de Nantes):LEA(套用外語)和法律系部分專業設在拉羅什。

拉羅什套用技術學院(IUT de La Roche-sur-Yon):隸屬於南特大學,建於1989年,現開設以下4個專業:

•生物與環境工程(Génie Biologique option génie de l'environnement)

•企業行政管理(Gestion des entreprises et des administrations)

•信息管理(Information et communication option Métiers du livre ou Communication des organisation)

•電子商務(Réseaux et télécommunication)

天主教高等學院(Institut catholique d'études supérieures)(ICES),建於1990年,是一所私立高校,開設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課程,涉及十餘個專業。

天主教工程學院(拉羅什校區)(Institut catholique d'arts et métiers)(ICAM),是一所古老的私立工程師院校。

此外,拉羅什有一些政府提供的培訓機構。

旅遊

城市規劃

拉羅什市區規劃嚴謹,街道布局方正,城市功能協調性較好。以“拿破崙”命名的街道、教堂、展覽館、廣場以及雕像等在這座城市隨處可見。

建築

拿破崙廣場上的雕像 拿破崙廣場上的雕像

豐特內勒修道院(Abbaye des Fontenelles),位於市區西部,建於中世紀。

拉羅什城市博物館(Musée Municipale),位於讓饒勒斯街,建於1877年。

拿破崙廣場(Place de Napoléon),位於市中心,正中央有拿破崙的雕像。

老法院(Palais de Justice (ancien)),位於拿破崙廣場旁,是拿破崙時期的建築。

聖路易教堂(L'église Saint-Louis),位於拿破崙廣場旁,建於1830年。

名人

•保羅·博迪(Paul Baudry)(1828~1866),法國著名畫家。

•班傑明·拉比爾(Benjamin Rabier)(1864~1939),法國著名畫家。

•萊昂·佩爾旺奇耶爾(Léon Pervinquière)(1873~1913),法國地理學家和地質學家。

•史蒂芬·皮貝塔(Stéphane Piobetta)(1913~1944),法國哲學講師。

•弗洛倫特·謝尼奧(Florent Chaigneau)(1984~),法國足球運動員,現效力於洛里昂足球俱樂部。

•阿德萊恩·格迪烏拉(Adlène Guedioura)(1985~),出生於法國的阿爾及利亞足球運動員,現效力於英超狼隊。

•亞歷山大·博內特(Alexandre Bonnet)(1986),法國足球運動員,現效力于勒阿弗爾足球俱樂部。

城市評價

以下信息僅供參考 :

正面

拉羅什圖片集(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拉羅什圖片集(圖片均來源於網路)

不得不說,這座城市總體來講挺好的

交通挺方便,去巴黎有直達TGV。

氣候溫和

治安很好

物價偏低

離海挺近,天氣好可以去放鬆一下

負面

和法國很多城市一樣,一到天黑就是各種關門閉戶。

缺少一支大型的足球隊(如果不算Les Herbiers)的話,這對於一座人口超過5萬的城市來講有些遺憾。

友好城市

•古梅爾斯巴赫(Gummersbach)(德國)(1968年)

•克雷爾因(Coleraine)(英國)(1980年)

•卡塞雷斯(Cáceres)(西班牙)(1982年)

•德拉蒙市(Drummondville)(加拿大)(1982年)

•提濟烏祖(Tizi Ouzou)(阿爾及利亞)(1989年)

•淄博(Zibo)(中國)(1991年)

•布爾格(Burg)(德國)(2005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