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利鄉

拉利鄉位於劉三姐故鄉宜州市西南部,距市區47公里。其境東鄰同德鄉、北牙瑤族鄉,南連都安縣拉仁鄉,西接龍頭鄉,北靠拉浪鄉(已併入龍頭鄉)。

簡介

拉利鄉大部為山區,總面積為12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為2.2萬畝,森林覆蓋率為39%,全境地處刁江上游,水資源主要有大龍、拉道、板里三個水庫。全鄉環繞在國內聞名遐邇的佛教旅遊勝地多靈山周圍,呈星雲分布,名勝古蹟有多靈山、雲深寺。

拉利鄉有較為豐富的煤、鎂、錳、鐵、紅潤土等礦產資源,種植業主要以桑蠶、甘蔗、水稻、西瓜為主,尤其是以桑蠶、甘蔗為經濟支柱產業。2003年全鄉農民人均收入1690元。

全鄉有國中一所,中心國小一所及村國小5所。

區劃人口

全鄉轄有1個社會和5個村民委員會(其中5個村為自治區級貧困村),68個自然屯,2000年統計人口數為14474人;2003年末總人口1.8萬人,轄保民社區;保康、保全、潘洞、保良、保衛5個村委會。

建制沿革

拉利鄉屬宜州市轄鄉,1949年屬宜山縣北牙區,1958年改紅旗公社,後為拉利公社,1962年併入北牙公社,1984年析置拉利鄉。拉利位於市境西部,距市府50公里,面積116平方公里,人口1.7萬,轄保民、保康、保全、潘洞、保良、保衛6個村委會。

附註:2005年拉利鄉被撤銷,併入北牙瑤族鄉。

社會發展

團結務實,艱苦奮鬥的拉利鄉黨政領導班子正帶領著全鄉廣大人民民眾向脫貧至富的目標邁進,力爭早日實現富民興鄉新跨越的宏偉目標。

商業貿易

拉利街道集市貿易發達,八方客商絡繹不絕,是周邊鄉鎮(北牙、拉仁、拉浪、同德)農產品貿易交易中心。鄉政府辦公樓的興建、鄉農貿市場的擴建及以村屯級建設為主的全鄉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特別是北牙至拉利柏油路的修建,將打破多年一直制約著全鄉經濟快速向前發展的瓶頸。

對外交通

2004年即將動工修建的連線水任到南寧的二級公路(貴州出海大通道)的都安縣至環江柏油路段,貫穿全鄉境內1個社區和4個村民委員會,起到了連線都安和環江兩縣交通樞紐的作用,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的拉利鄉,可謂得天獨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