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評之魂

作者簡介 - 批評之魂

承擔中學語文教學法、中國古代文學、美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 山西省古典文學學會會員。山西省詩詞學會會員,在省級刊物發表論文十餘篇。

圖書目錄 - 批評之魂

上 編:審美批評篇
引文
第一篇 品評批評
為有源頭活水來——《詩經》古典詩歌審美特質探賾
一組神奇瑰麗的民族祭歌—— 屈原《九歌》藝術美分析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唐代七言歌行意蘊美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晚唐詩的風韻美
滿目山河空念遠,落花風雨更傷春—— 晏殊詞風欣賞
俗中見雅,倜儻風流—— 喬吉[正宮·綠么遍]《自述》看元散曲風骨美
也談“廬隱式的悲哀”——廬隱小說女性形象感悟
無事的悲劇——劉震雲《故鄉面和花朵》悲劇意識體驗
第二篇:以意逆志批評
留取丹心照汗青——從《史記》看司馬遷的價值人格
求物我同境,標高風亮節——淡柳宗元山水遊記的藝術境界
一生追夢《牡丹亭》——湯顯祖《牡丹亭》思想內涵剖析
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曹雪芹《紅樓夢》人生境界說
第三篇:分解批評
此情可等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四解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唐傳奇中的詩性記憶解讀
不是絕句,勝是絕句——李清照《聲聲慢》疊詞運用新解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山水遊記亭台樓閣中的人文精神
情歸何處——元好問《邁陂塘》再解
感天動地竇娥“冤”——《竇娥冤》三樁誓言的文化解讀
第四篇:比較批評
梅須遜雪三分白 雪卻輸梅一段香——陶潛與王維“隱”之比較
南曲“艷而淒” 北調“壯而悲”——南北朝樂府民歌的基調比較
各領風騷數百年——唐詩與宋詞意蘊美比較
東坡之詞曠 稼軒之詞豪——蘇軾與辛棄疾詞風比較
第五篇:理論批評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的人文化的特徵
劉勰對藝術構思心理機制的探討——《文心雕龍·神思》
嚴羽《滄浪詩話》中的詩學理論
王國維《人間詞話》“境界說”的美學內涵
聞一多詩學理論探微
第六篇:文化批評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中國古代知識分子價值人生心理剖析
開天闢地通經史 博古明今歷傳奇——論中國小說的傳奇性
神貫民族魂 蔚然成大觀——宋代文學特徵及其文化透視
圓式思維在中國
下編:美學批評
引文
第七篇 美學批評
走出絕境的“美”
從“西湖之美”看“美”的本質特性
從黛玉賞曲看審美的階段性
再論美感的基本性質
審美批評的特殊性
“美感”的情景分析說
美感與藝術之間
高度和諧統一的古典藝術美
顛覆傳統美學思維的西方現代藝術
品味生活美
操千曲而後曉聲 觀千劍而後識器——論審美主體藝術修養的形成
中國畫中的美學理念
中國畫中的梅、蘭、竹、菊
聆聽音樂
隨樂起舞
美學與人類幸福的關係
主要參考書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