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鸞

扶乩。傳說神仙來時駕鳳乘鸞,故名。

扶鸞

一種道教的占卜術。扶箕(扶鸞)術來自古代初民,它與一般宗教有相同之信仰。西洋術語 COSEINO MANCY ,它是由「箕」或「篩」的說法而來,因為MANCY的意思是占卜法,國文有時寫作「乩」、「鸞」等都是後來之名稱。<江西通志>文孝廟在吉安府東,祀有梁昭明太子統,時「揮鸞」判事甚靈應,其所寫「揮鸞」就是扶箕,為神仙駕鳳乘鸞,故有此名(《圖書集成神異典》第三一0卷<江西通志>)。尤其陶弘景的《真誥》與《周氏冥通記》,可以參考。誠如《真誥》的內容,與現代扶鸞語意相同的是「誥」里的詩詞和語句。陶弘景的理論,見受誥時不必有神器,只以手執筆,隨神靈旨意直書而已,形為扶鸞時正鸞生執柳書寫成字成文,亦即周氏之靈文。《周氏冥通記》記述隱居的周子良死後與姨母交通的神跡,同時用所著的書文獻上朝廷,與《真誥》相同,皆從扶箕一類的方法寫成。《道跡靈仙記》為六朝的作品,其中有靈人(指扶箕的正筆)辛玄子,是漢明帝時辛隱的兒子,在朝廷官室扶箕,保命莫君來告,以誥為仙人的降筆。《神虎經》解注「誥」的箕文云:受術者(正鸞)扶著動的箕,使箕在沙盤上寫字,毋須筆墨,後來才改其為丁字形桃枝柳筆,用陰陽兩手或則兩個人執著桃柳筆揮動,書寫在沙盤上,逐之由一人唱字,一人書寫簿記。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