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特納姆熱刺足球俱樂部

托特納姆熱刺足球俱樂部

托特納姆熱刺足球俱樂部(Tottenham Hotspur F.C.,AIM: TTNM) 或簡稱熱刺(Spurs或The Spurs) 是英格蘭超級聯賽的球隊之一。由於傳統主場球衣為白色,熱刺球迷被稱為“白百合”(Lilywhites)。成立於1882年,主場位於倫敦北部托特納姆的白鹿巷球場。俱樂部格言“Audere est Facere”意為“敢作敢為”。早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熱刺已與鄰近的阿森納成為死敵,兩隊間的比賽乃著名的“北倫敦德比”。熱刺是二十世紀首支成為聯賽及英格蘭足總杯雙料冠軍的球隊。是三支可以連奪兩屆英格蘭足總杯的球隊之一,亦是唯一曾兩度實現這一成績的球隊。在1963年奪得歐洲優勝者杯寶座,是英國首支取得歐洲賽事錦標的隊伍

基本信息

球會歷史

球會建立

托特納姆熱刺足球俱樂部托特納姆熱刺足球俱樂部
托特納姆熱刺的前身“熱刺足球俱樂部”(HotspurFootballClub)是在1882年由一群來自“聖約翰長老派教徒學校”(St.John'sPresbyterianSchool)及“托特納姆文法學校”(TottenhamGrammarSchool)舊生的板球員所成立的。由於在冬季時沒有板球比賽,他們便商議成立一支足球隊以維持體能狀態。

首場競爭性的比賽是1885年在倫敦協會杯(LondonAssociationCup)對聖亞般斯(St.Albans)以5-2獲勝。1896年熱刺加入南部聯賽(SouthernLeague)。在1899年熱刺遷入托特納姆的新主場,球場以業主在鄰近的酒吧名字命名為“白鹿巷”球場。1900年首奪南部聯賽冠軍。在1901年奪得英格蘭足總杯冠軍,是歷史上唯一奪標的非聯賽隊伍,在1908年才加入足球聯盟英足總。

加入聯賽

熱刺最終在1908-09賽季被聯賽聯盟接納加入乙組聯賽,隨即以亞軍身份升上甲組比賽。但熱刺在甲組只能在下游為保級而戰,在1914-15賽季末所有足球比賽因第一次世界大戰停頓時,熱刺正處於榜尾位置。

1919年戰後足球比賽從新開始,聯賽聯盟決定將甲組隊伍增加至22隊,排第十九的切爾西獲邀留級,餘下一席位應為榜末的熱刺或乙組排第三位的巴恩斯利之爭,但兩隊均未獲邀請,反而位列乙組聯賽第五位的阿森納取而代之。

在1919-20賽季,熱刺取得乙組聯賽冠軍再回升甲組。隨後一年(1921年)在斯坦福橋球場以1-0擊敗伍爾弗漢普頓流浪再奪英格蘭足總杯冠軍。

戰前沒落

接著1921年的英格蘭足總杯勝利,熱刺經歷長達三十年一事無成的日子,而阿森納則成為北倫敦的超班球隊。

1921-22賽季,熱刺排在利物浦之後成為聯賽亞軍,英格蘭足總杯亦晉級至四強階段。隨後熱刺逐漸衰落,隨後五個賽季名次都在12位以下,更在1927-28年降級乙組,一直停留至1933年。其後熱刺由史密斯(PercySmith)領導下升回甲組,當時的前鋒組合:亨特(GSHunt)、埃文斯(WEvans)及奧卡拉根(TaffyO'Callaghan)總共射入75球而取得聯賽季軍。但熱刺在1934-35年再次降級,直至英國在1939年9月3日宣布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熱刺位列乙組聯賽第七位。

戰後初期

熱刺仍在乙組掙扎。直至1949年路維(ArthurRowe)接手領導熱刺,路維在熱刺渡過整個球員生涯,他發明一套“傳球走位”(push-and-run)戰術,先將皮球交給隊友再跑過攔截自己的對手,然後接應球友回傳的皮球。這套戰術令球員在比賽時節奏更流暢及更巨效率,其極具娛樂性打法贏得更多球迷欣賞。後來這種打法被形象地稱為“踢牆配合”。

路維帶領熱刺的首季即奪得乙組聯賽冠軍升級,升級甲組後立即以25勝10平7負的成績,壓倒曼聯贏得首次甲組聯賽冠軍(1950-51賽季),更成為第一支連續兩季分別奪得甲組及乙組冠軍的球隊。冠軍成員包括拉姆塞(AlfRamsey,其後帶領英格蘭奪得1966年世界盃)、尼古爾森(BillNicholson,帶領熱刺進入光輝歲月的主教練)、隊長羅尼布爾戈斯(RonnieBurgess)、守門員迪奇本(TedDitchburn)、杜克曼(LenDuquemin)及沃爾特斯(SonnyWalters)。

由於對手逐漸適應並學到了熱刺的“傳球走位”戰術,在1951-52賽季取得聯賽亞軍後,熱刺的成績開始下滑,而路維的健康亦日益轉壞,最終在1955年退下,由安德遜(JimAnderson)繼任。熱刺平平淡淡渡過安德遜領導下的日子,靜待尼古爾森領導光輝歲月的來臨。

光輝歲月

托特納姆熱刺足球俱樂部托特納姆熱刺足球俱樂部
“光輝歲月”(Glory,Gloryera)是熱刺歷史上最重要時期。當1936年比爾·尼古爾森加入熱刺成為青訓球員,此後的68年尼古爾森將所有貢獻交給俱樂部,從擦鞋童一直晉升至俱樂部主席。尼古爾森仍是熱刺的永遠名譽主席,並出席熱刺每一場比賽,為表彰他對熱刺的貢獻,俱樂部也把地址改為“比爾·尼古爾森徑”(BillNicholsonWay),熱刺球迷普遍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回複比爾尼古爾森時代的“光輝歲月”。

尼古爾森在1958年10月11日接掌為熱刺主教練,接掌當天熱刺即大勝當時的勁旅埃弗頓(10-4)。1960年代初期尼古爾森帶領熱刺連續三年奪得重要錦標:包括1961年甲組聯賽及英格蘭足總杯雙料冠軍(球隊贏得了聯賽開季十一場勝利至今仍是個紀錄)、1962年英格蘭足總杯及1963年的歐洲杯賽冠軍杯。

1964年,當雙料冠軍的成員因年齡老退,傷患及轉會他投而逐漸瓦解,尼高遜開始重建球隊,起用新球員如阿倫·吉爾基恩(AlanGilzean)、米克·英倫(MikeEngland)、帕特·詹寧斯(PatJennings)、阿倫·穆萊利(AlanMullery)、維納布爾斯(TerryVenables)及一對後衛拍檔喬吉尼亞爾(JoeKinnear)和施利·紐魯斯(CyrilKnowles)。新陣容先替熱刺在1967年奪得英格蘭足總杯冠軍及甲組聯賽季軍。加入馬丁·奇瓦斯(MartinChivers)及馬田彼得斯(MartinPeters)後,先後奪得1971年及1973年的英格蘭聯賽杯及1973年的歐洲聯盟杯。

尼高遜帶領熱刺成為首支在歐洲賽捧杯的英格蘭俱樂部,球隊在1970年代初亦一度中興,可惜在1973-74賽季開季連負四仗後與高層決裂而辭職,熱刺亦步入黑暗時期,雖然尼高遜在1976年回巢擔任顧問,但光輝的歲月已走到尾聲,球隊仍是以降級收場。

布堅素泰利·尼爾(TerryNeill)接替尼高遜出仕主教練,但熱刺只能在榜末打滾,最終在1976年6月被基夫·布堅素(KeithBurkinshaw)取代,但熱刺難逃出降級的命運。

1981年,熱刺在重賽以3-2擊敗曼城奪得第100屆英格蘭足總杯冠軍,而維拉在比賽中射入致勝一球更被譽為英格蘭足總杯賽史上的金球。1982年,熱刺創會的100周年紀念,蒙地卡羅地產大亨史高拿(IrvingScholar)成功收購因擴建白鹿巷球場西看台而負債累累的熱刺。而雅迪尼斯亦因福克蘭糾紛被外借到巴黎聖日耳曼。熱刺再打進英格蘭足總杯決賽,同樣因福克蘭事件影響,維拉沒有被主教練布堅素派上場,決賽加時1-1戰平,重賽以荷度的一球點球,1-0擊敗由雲拿保斯領導的乙組球隊女王公園巡遊者,第二次成功地衛冕英格蘭足總杯,保持七次進入英格蘭足總杯決賽全勝的紀錄。可惜在熱刺在英格蘭聯賽杯決賽加時賽以1-3不敵利物浦,而歐洲杯賽冠軍杯則在四強被巴塞隆納淘汰。

1983年,熱刺接受了德國啤酒品牌“Holsten”的贊助,首度出現球衣廣告,而俱樂部並在股票交易所上市集資。熱刺在1984年再嘗歐洲聯盟杯冠軍滋味,與安德萊赫特兩回合都以1-1戰成平手,在白鹿徑的第二回合經加時後,互射點球時熱刺憑門將東尼·柏堅斯(TonyParkes)精彩的撲救以4-3勝出。賽後數天,布堅素因與熱刺董事局意見不合而離開熱刺。

舒里夫與柏列

彼得·舒里夫(PeterShreeve)在熱刺已工作十年,從青年軍主教練做起,繼而預備組主教練、布堅素的助理主教練,接手領導了熱刺兩季,首年聯賽取得季軍,但因次季的成績滑落至第十位而失去職位。

前盧頓主教練大衛·柏列(DavidPleat)在1986年5月成為舒里夫的繼任人,採用當年比利時在世界盃的陣式,以包括荷度與華度的五名中場球員支援單箭頭克里夫·艾倫(CliveAllen)的戰術,令熱刺一度向三項冠軍邁進,當季克里夫·艾倫轟入俱樂部紀錄的49個進球,聯賽最終只能取得季軍,英格蘭聯賽杯打入四強在兩回合2-2平手,重賽以1-2被阿森納淘汰,但首次在英格蘭足總杯決賽失利,加時後以2-3不敵考文垂,到最後球隊還是一無所有。因小報揭發私生活而迫使柏列在1987年10月辭職。

艾爾泰爾

尼高遜麾下昔日名將特里·維納布爾斯(TerryVenables)從西班牙巴塞隆納回到熱刺成為柏列的繼任人,展開了風風雨雨的六年任期,在這段期間,白鹿徑經常成為頭條新聞的主角。渡過平淡的頭兩季,在1988年擊退了曼聯,從紐卡斯爾聯手上以打破英格蘭轉會費紀錄(200萬英鎊)收購了保羅·加斯科因(PaulGascoigne)。加里·萊因克爾(GaryLineker)在1989年從巴塞隆納改投熱刺,重投維納布爾斯的麾下。1989-90年賽季維納布爾斯帶領球隊取得不錯的季軍成績,更於來年再奪英格蘭足總杯冠軍,紀錄性的八奪英格蘭足總杯。

維納布爾斯聯同商人阿倫·蘇加(AlanSugar)收購負債疊疊的熱刺,償還了2000萬英鎊的巨額債務,部份取自將加斯科因以550萬鎊賣給義大利拉齊奧破紀錄的轉會費。維納布爾斯成為熱刺的總裁,再次委任舒里夫為主教練,只維持了一季便由道格·利弗莫爾(DougLivermore)與雷·基文斯(RayClemence)的雙教練所取代。熱刺展開英超聯賽的首季比賽,只能取得失望的第八位。

大勢已去

托特納姆熱刺足球俱樂部托特納姆熱刺足球俱樂部
在剛季帶領西布羅姆維奇勝出乙組升級附加賽的奧西·阿迪萊斯(OssieArdiles)在1993年成為熱刺新任主教練。加斯居尼及連尼加已離開,取而代之的是特迪·謝林漢姆(TeddySheringham)及哥頓·杜利(GordonDurie)等新球員。由於受到蘇加與維納布爾斯的法律訴訟影響,熱刺全體士氣低落,聯賽直到最後第二輪比賽才解除降級威脅,只能獲得第十五位。

由於熱刺在1980年代非法付款的醜聞遭到英格蘭足總的重罰,在1994-95賽季英超聯賽中扣減12分,停止參賽英格蘭足總杯一年及60萬英鎊罰款。蘇加抗辯有關人士早已離開熱刺獲接納,逃過扣分及停賽的判罰。雅迪尼斯展開大手收購,分別買入三名貴价外援球員,德國前鋒尤爾根·克林斯曼(JürgenKlinsmann)及羅馬尼亞中場格奧爾吉·波佩斯庫(GheorghePopescu)和杜米特雷斯庫(IlieDumitrescu)。克林斯曼由於經常取得漂亮進球而成為白鹿巷的寵兒。但三名球員無助熱刺取得優良成績,而雅迪尼斯亦在1994年9月被撤職。

前女王公園巡遊者主教練加利·法蘭西斯(GerryFrancis)接替雅迪尼斯,稍稍將熱刺的劣勢扭轉,在1994-95賽季剩餘的比賽,英格蘭足總杯在半決賽1-4負於最後捧杯的埃弗頓,而英超亦能攀升到第七位。1995-96賽季熱刺在英超排名第八位,失去歐洲比賽參賽資格。

1996-97賽季,熱刺承受重大壓力,英超排名下跌至第十位,各項杯賽亦早早出局。萊斯·費迪南德(LesFerdinand)及大衛·吉諾拉(DavidGinola)在1997-98賽季的加盟未能改變熱刺在英超的弱勢,11月熱刺成為榜尾第二的球隊,真正感覺到降級的危機,法蘭西斯被革除職務。瑞士冠軍球隊草蜢(Grasshoppers)的總教練格羅斯(ChristianGross)走馬上任,首先再次借用傳奇射手克林斯曼,結果終能保住熱刺甲組的席位。但哥羅斯平凡的表現,球隊缺乏方向,最終亦難逃被炒的命運,在1998年9月5日作客1-0擊敗埃弗頓後離開熱刺,而哥羅斯接手熱刺的首仗正是作客葛迪遜公園球場。

阿森納主教練的喬治·格拉漢姆(GeorgeGraham)接手任教,1998-99賽季英超處於中游的十一位,英格蘭聯賽杯冠軍成為格拉漢姆任內唯一的成就,決賽在溫布利以1-0擊敗萊斯特城。接著的1999-00賽季成績不振,英超持續排於中游的第十位,歐洲聯盟杯早於第二輪就被凱沙羅頓淘汰,英格蘭足總杯及英格蘭聯賽杯亦未能闖入第四輪。

再次夢碎

格倫·霍德爾(GlennHoddle)可說是熱刺歷史中最偉大的球員之一,但作為主教練,其成績卻令人失望。霍德爾在2001年4月2日接任主教練,熱刺當時排行13位,且擁有一群老弱殘兵(有9名隊員達到30歲或以上)。霍德爾的首場執教剛好在英格蘭足總杯四強對賽遇上死對頭阿森納,失敗被淘汰。更令人沮喪的是隊長索爾·坎貝爾(SolCampbell)在休季後免費加盟死敵阿森納。由於熱刺只提供少量資金收購球員,霍德爾只好收購廉價而實用的老將,再從舊僱主南安普頓手上購入迪恩·理查茲(DeanRichards)代替索爾·坎貝爾中後衛的位置。

2001-02賽季,熱刺成績有明顯的進步,最終在賽季末排名第九位,熱刺在杯賽依然表現出色,英格蘭足總杯打入八強後遭切爾西淘汰,英格蘭聯賽杯闖入決賽,但以1-2負於布萊克本流浪者令熱刺再次無緣進軍歐洲賽,大大加重霍德爾來季的壓力。熱刺再一次只能提供有限資金在休季時購買球員,唯一大手筆收購是羅比·基恩(RobbieKeane)以700萬英鎊從利茲聯來投。

2002-03賽季,熱刺開季成績良好,在頭四場比賽後領先績分榜,直到2月底仍排前六位,但季末的10場比賽中只能取得7分,只好排在令人失望的第十位。在季中已有部份不受重用的球員公開批評霍德爾的領導手法,特別針對其不善於溝通。霍德爾將責任歸咎於缺乏董事局,尤其是當時的足球總監柏列的支持,但於事無補。

2003-04賽季,只作了六輪比賽,霍德爾便被革退,由柏列暫代主教練。以利維為首的董事局希望在歐陸尋找繼任人的流言四散。而柏列亦暫代了整個賽季,英格蘭聯賽杯及英格蘭足總杯分別被米德爾斯堡及曼城淘汰,而英超只能排在令人失望的第十四位。

再次起航

經過傳媒數月對新主教練人選猜測,熱刺終於在2004年5月宣布聘請丹麥籍弗蘭克·阿內森(FrankArnesen)為體育總監,前法國國家隊主教練雅克·桑蒂尼(JacquesSantini)為總教練,再加曾在英格蘭踢球的荷蘭人馬丁·約爾(MartinJol)為助教,一個全新的歐陸教頭組合自始形成。

桑蒂尼之前曾為法甲俱樂部取得一定的成績,但其主守的風格並不適合熱刺的口味,在季初對切爾西的比賽排出“9-0-1”死守戰術以0-0戰平後,被對手主教練穆里尼奧諷刺為“將球隊大巴士停泊在球門前防守”。球隊士氣持續低迷,就任短短5個月及任教13場比賽,在11月桑蒂尼辭職,由馬丁·約爾接手任教。熱刺成績穩步向上,約爾亦取得2004年12月份英超當月最佳主教練的榮譽,但差勁的作客成績令熱刺最終只能取平平的第九位。

2005年6月,阿內森被死敵切爾西挖角,但約爾在隨後的2005-06賽季的帶隊表現卻令人喜出望外,因為在該賽季里熱刺有長達六個月的時間停留在積分榜的頭四位。直至英超最後一場與宿敵阿森納交手前,熱刺仍然領先對方一分,排在積分榜第四位。可惜由於比賽前突然有一半以上的熱刺球員感染到諾沃克病毒引起的胃腸炎,半力出擊的熱刺因而在該場北倫敦德比戰落敗,同時將寶貴的歐洲冠軍聯賽的參賽資格拱手相讓予阿森納。

士氣低迷

在2006-07賽季約爾再次取得英超第五位的成績,但渴望更進一步的俱樂部管理層開始對馬丁·約爾失去耐性,因此在2007-08賽季的早早階段便以高薪請來西班牙藉的胡安德·拉莫斯接任帥位。不過拉莫斯任內值得誇獎的就只有在2008年2月的英格蘭聯賽杯決賽上2-1擊敗切爾西奪冠,取得俱樂部自2000年後的首項錦標。而熱刺在英超里的表現變得反覆,2008-09的季初階段更令人沮喪地徘佪在積分榜榜尾位置,直至10月中球隊在歐洲聯盟杯不敵義大利的烏迪內斯出局,終於成為拉莫斯馬上被革職的導火線,但2008-09賽季成為了熱刺上百年俱樂部歷史上開季成績最差的一次。

朴茨茅斯的英格蘭老帥哈里·雷德克納普隨即被任命為熱刺新主教練。面對拉莫斯留下的位處積分榜第20位的爛攤子,以及一對主力前鋒迪米塔·貝爾巴托夫及羅比·基恩已經在夏天被出售的情況,哈里開始重新打造屬於自己的本土化陣容。效果立竿見影,通過擊敗博爾頓、利物浦、曼城,以及和阿森納扣人心弦的4-4平局,熱刺取得12分當中的10分,於是在哈里接手僅僅2周后便脫離了降級區域。球隊最終以第8名完成2008-09賽季,他們最後一輪英超雖然獲勝,仍然未能超越同樣全取3分的富勒姆位置,使熱刺於2009-10賽季罕有地缺席歐洲賽場。

羅比·基恩在經歷一個不如意的利物浦之旅後,也在冬季時回到隊中並重新擔任隊長一職。在短時間裡一手將熱刺由降級鏇渦拯救出來,並使排名上升到一度歐洲賽資格在望,哈里·雷德克納普這份成就令熱刺球迷驚喜,也使不少人摔破眼鏡,甚至有部分傳媒和球評家戲稱這是像哈利波特般的魔法(HarryRedknapp'smagic)。

2009-2010賽季,熱刺延續上季尾段的神勇演出,開季頭4場比賽全勝,包括在揭幕戰以2-1擊敗利物浦,阿隆·倫農、赫德爾斯通等球員發揮理想,後防一改患得患失的惡習,整體表現出色使哈里榮獲8月份最佳主教練;前鋒迪福也獲月度最佳選手獎項。2009年11月22日,球隊在白鹿徑主場大贏維甘競技9-1之役刷新了俱樂部在頂級聯賽的最大勝仗紀錄,而迪福在下半場個人射入5球,包括在7分鐘內演出帽子戲法,成為繼希勒及安迪·科爾後能夠英超歷史上單場射入5球的第三人。

迎來驚喜

2010年4月14日,熱刺憑藉首次於英超首發上場的新星丹尼·羅斯和加里斯·貝爾的進球以2-1擊敗阿森納,取得自1999年以來在英超中對該北倫敦宿敵的首場勝利,亦摧毀了對方的爭冠美夢。接下來的5月5日,熱刺作客曼徹斯特市球場以1-0擊敗競爭對手曼城,確定能夠在積分榜壓過對方,至少以第四名完成英超,並且取得歐洲冠軍聯賽參賽資格,來季將會歷史性地進軍歐冠賽事,不過首先要通過兩回合制的第四輪資格賽的考驗。終於隨著2009-10賽季落幕,熱刺憑21勝7和10負的成績在積分榜得到70分,是自1987年之後季終的最高分數。熱刺藉此站穩英超第四名的陣腳之外,也打破了5年以來英超一直由四大家族(利物浦,曼聯,阿森納,切爾西)壟斷的悶局。而哈里·雷德克納普在季後得到英超最佳主教練獎項,成為史上第二位非冠軍隊伍的教頭獲得這份殊榮,亦反映出他自2008年加盟後的成績和功勞是有目共睹的。

2010-11賽季,殺進歐冠的熱刺表現優異,尤其是歐冠小組賽對陣國際米蘭的比賽中,在0-4落後的情況下,由左邊後衛加雷斯·貝爾憑藉連入個人能力連入3球,一戰成名。熱刺也已黑馬的身份殺入歐冠8強,最後遭皇馬遺憾淘汰。當賽季結束後熱刺未進前四,沒有獲得歐冠資格。

2011-12賽季,熱刺開季出色,一度與曼聯齊頭並進,位居第二位,但下半賽季由於卡佩羅辭職英格蘭國家隊帥位,老雷被爆料可能接替,熱刺的成績一落千丈,最後名列第4,但最後由於第6的切爾西歐冠決賽擊敗拜仁,擠掉了熱刺獲得了歐冠席位,熱刺只能遺憾的參加歐聯。賽季末,哈里·雷德克納普下課。

2012年7月3日,熱刺宣布前切爾西少帥維拉斯·博阿斯接替哈里·雷德克納普成為球隊新任主帥,博阿斯在熱刺的出色指揮,幫助球隊先後戰勝曼聯、曼城、切爾西、利物浦、阿森納等傳統豪強,貝爾也在這個賽季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從而成為夏季轉會市場的主角,而自己也獲得了兩次最佳教練。

2012-13賽季,2012年12月,熱刺取得4勝1平1負的成績,超越少賽一場的切爾西位居聯賽積分榜第三位。2013年1月11日,博阿斯獲得英超12月最佳主教練。2013年3月1日,博阿斯當選英超2月最佳主教練,熱刺隊贏下了2月份所有的聯賽,已經位居積分榜第三位,領先第四位的切爾西2分。2013年12月13日,2013-14賽季歐聯杯賽結束了第六輪小組賽爭奪,熱刺6連勝小組賽全勝晉級。2013年12月16日,博阿斯與俱樂部雙方協商後,同意離開俱樂部。

2013-14賽季,2013年12月,在前主帥博阿斯因戰績不佳被解職後,蒂姆·舍伍德即被任命為臨時主帥。12月23日被熱刺正式任命為新任主帥,契約為期一年半。在任期間,重新啟用被前任主帥博阿斯打入冷宮的埃曼紐爾·阿德巴約,阿德巴約也用進球證明了自己。但是熱刺以第六名的成績結束了2013-14賽季的英超征程,帶隊僅5個月的舍伍德隨即“下課”。

2014-15賽季,2014年5月28,熱刺官方宣布毛里西奧·波切蒂諾正式出任球隊的執行主教練,這名42歲的阿根廷少帥與俱樂部簽訂了5年的長約。最終在2014-15賽季結束後,熱刺積64分以第五名結束該賽季的整個英超征程。

球員列表

門將
球衣號碼 球員姓名 國籍 生日 轉會身價
1(隊長) 烏戈·洛里斯 法國 1986-12-26 790萬鎊
13 米歇爾·沃爾姆 荷蘭 1983-10-20 630萬鎊
22 保羅·加扎尼加 阿根廷 1992-01-02 90萬鎊
後衛
球衣號碼 球員姓名 國籍 生日 轉會身價
2 基蘭·特里皮爾 英格蘭 1990-09-19 434萬鎊
3 丹尼·羅斯 英格蘭 1990-07-02 100萬鎊
4 托比·阿爾德韋雷爾德 比利時 1989-05-02 1800萬鎊
5 揚·費爾通亨 比利時 1987-06-24 950萬磅
6 達文森·桑切斯 哥倫比亞 1996-06-12 3550萬鎊
21 胡安·弗伊斯 阿根廷 1998-01-12 709萬鎊
24 塞爾日·奧里耶 象牙海岸 1992-12-24 2216萬鎊
33 本·戴維斯 威爾斯 1993-04-24 495萬鎊
37 凱爾·沃克-彼得斯 英格蘭 1997-04-13 青訓營
38 卡梅倫·卡特-維克斯(租借至伊普斯維奇) 美國 1997-12-31 青訓營
中場
球衣號碼 球員姓名 國籍 生日 轉會身價
11 埃里克·拉梅拉 阿根廷 1992-03-04 3000萬鎊
12 維克托·萬亞瑪 肯亞 1991-06-25 1100萬鎊
15 埃里克·戴爾 英格蘭 1994-01-15 400萬磅
17 穆薩·西索科 法國 1987-08-16 3000萬鎊
19 穆薩·登貝萊 比利時 1987-07-16 1500萬鎊
20 德勒·阿里 英格蘭 1996-04-11 500萬磅
23 克里斯蒂安·埃里克森 丹麥 1992-02-14 1200萬磅
29 哈里·溫克斯 英格蘭 1996-02-02 青訓營
14 喬治斯-凱文·恩庫杜(租借至伯恩利) 法國 1995-02-13 1080萬鎊
- 喬希·奧諾馬(租借至阿斯頓維拉) 英格蘭 1997-04-27 青訓營
前鋒
球衣號碼 球員姓名 國籍 生日 轉會身價
7 孫興慜 韓國 1992-07-08 3000萬鎊
10 哈里·凱恩 英格蘭 1993-07-28 青訓營
18 費爾南多·略倫特 西班牙 1985-02-26 1210萬鎊
27 盧卡斯·莫拉 巴西 1992-08-13 2500萬鎊
9 文森特·揚森(租借至費內巴切) 荷蘭 1994-06-15 1800萬磅
註:2017-18球隊的球員大名單

管理團隊

毛里西奧·波切蒂諾
​主教練
毛里西奧·波切蒂諾
出生:1972年3月2日
國籍:阿根廷
傑西·佩雷斯
​副總教練
傑西·佩雷斯
托尼·希梅內斯
​一隊門將教練
托尼·希梅內斯
出生:1970年10月12日
米格爾·達戈斯蒂諾
​一隊教練
米格爾·達戈斯蒂諾
出生:1972年1月1日

數據統計

英超戰績

熱刺英超歷年(2000年至2015年)成績表
賽季 位置 場數 進球 失球 積分
2000-01 12 38 13 10 15 47 54 49
2001-02 9 38 14 8 16 49 53 50
2002-03 10 38 14 8 16 51 62 50
2003-04 14 38 13 6 19 47 57 45
2004-05 9 38 14 10 14 47 41 52
2005-06 5 38 18 11 9 53 38 65
2006-07 5 38 17 9 12 57 54 60
2007-08 11 38 11 13 14 66 61 46
2008-09 8 38 14 9 15 45 45 51
2009-10 4 38 21 7 10 67 41 70
2010-11 5 38 16 14 8 55 46 62
2011-12 4 38 20 9 9 66 41 69
2012-13 5 38 21 9 8 66 46 72
2013-14 6 38 21 6 11 55 51 69
2014-15 5 38 19 7 12 58 53 64

歐戰戰績

賽季 比賽 階段 總場次 勝場 平局 負場
2014-15 歐足聯歐洲聯賽 32強 10 5 3 2
2013-14 歐足聯歐洲聯賽 16強 12 9 1 2
2012-13 歐足聯歐洲聯賽 四分之一賽 12 4 7 1
2011-12 歐足聯歐洲聯賽 小組賽 8 4 2 2
2010-11 歐洲冠軍聯賽 四分之一賽 12 5 3 4
2008-09 歐洲聯盟杯 32強 8 3 3 2
2007-08 歐洲聯盟杯 16強 10 5 3 2
2006-07 歐洲聯盟杯 四分之一賽 10 8 1 1
1999-00 歐洲聯盟杯 第二輪 4 2 1 1
1995 歐洲足聯國際托托杯 - 4 1 0 3
1991-92 歐洲優勝者杯 四分之一賽 8 4 2 2
1984-85 歐洲聯盟杯 四分之一賽 8 4 2 2
1983-84 歐洲聯盟杯 冠軍 12 7 3 2
1982-83 歐洲優勝者杯 第二輪 4 2 1 1
1981-82 歐洲優勝者杯 半決賽 8 4 2 2
1973-74 歐洲聯盟杯 決賽 12 8 3 1
1972-73 歐洲聯盟杯 半決賽 10 6 0 4
1971-72 歐洲聯盟杯 冠軍 12 8 4 0
1967-68 歐洲優勝者杯 第二輪 4 3 0 1
1963-64 歐洲優勝者杯 首輪 2 1 0 1
1962-63 歐洲優勝者杯 冠軍 7 6 0 1
1961-62 歐洲俱樂部冠軍杯 半決賽 8 4 1 3
球隊在歐洲洲級比賽數據統計

球隊主場

球隊主場球隊主場
球隊在白鹿巷的第一次比賽是在1899年,俱樂部從當地一個酒廠主手中得到了這塊土地。一開始,場邊的設施只是簡陋的可移動護欄,而可容納觀眾的數量也只是2500人。但是到1905年,經過俱樂部的不斷投資和改建,球場已經煥然一新,並且可以容納將近40000名觀眾。

升入頂級聯賽後,俱樂部計畫將球場增加5300個坐席,以及在前面安置一個能容納6000人的看球區域,在1909年的9月11日,改建後的球場正式投入使用,那場同曼聯的比賽也是該賽季的第一個主場賽事。在1911年,體育場的東看台也得到了擴建,擴建之後球場能容納球迷的人數上升到了50000人。

而球隊在1921年足總杯賽奪冠後的獎金,大部分也用來在帕克斯頓路看台上面增加一個經過覆蓋的看台。兩年以後的1923年,在公園路一側的看台也進行了類似的更新,而花費接近3000英鎊。這些改進將球場的容量增加到了58000人,而有40000人可以享受有頂棚的待遇。東看台的改建在1934完成,包括增加了5100個坐席,以及18700人的站著的看台,這樣球場的容量擴大到了80000人。

而最古老的西看台則在1980年11月被徹底拆除,並且在15個月後由新的建築所替代。新的西看台正式開放的時間是1982年2月6日,在熱刺主場同狼隊的比賽中。1989年的夏天,東看台也進行了改造,舊的泛光燈塔也被新的聚光燈所替代。經過改造的看台在10月19日同阿森納的主場比賽正式開放。

隨著在1996年球隊的增股,熱刺籌集到了足夠的資金,在帕克斯頓路看台一側增建了新的頂層看台,並且在1997-98賽季末完成。這個計畫還包含著第二台索尼的大螢幕,並且將球場的容量增加到接近36240人。

球隊文化

隊徽

熱刺自從1901年英格蘭足總杯決賽開始便沿用一隻雄鬥雞圖案作為俱樂部象徵。由於俱樂部以蘭開斯特王朝的亨利·珀西爵士(人稱HarryHotspur,曾被莎士比亞寫入其劇作)命名,故此順理成章使用他聞名的馬刺和鬥雞作為象徵形象。1909年一位名叫威廉·史葛(WilliamJamesScott)的隊員為球隊鑄造了一個銅像,但在鬥雞腳下另外加上一個球形底座,會方決定把銅像放置於球場西看台的屋頂之上。

托特納姆熱刺隊徽的發展托特納姆熱刺隊徽的發展
1982年俱樂部誕生100周年慶典,在會章亦加入紀念字樣。

1983年為了對抗未經授權的盜版商品,會章有需要變得更複雜一些,於是會方在圖案中新增兩隻紅色圖騰獅子和俱樂部座右銘,這個會章在隨後的20多年裡均有套用在熱刺球衣上。

1997年熱刺新徽章出爐,在盾形紋章里滲入了與托特納姆區有關的地標和設計。在盾形兩側的獅子是諾森伯蘭家族的徽號,因為亨利·珀西正是家族成員之一以及托特納姆的大領主。繪於左上方的城堡代表距離球場僅400碼的布魯斯城堡,其現址已改為博物館。右上方的7棵樹木則紀念托特納姆市曾有七姐妹於PageGreen一地植林的事跡,當捷運路和捷運、道路也有的以此命名。盾形下方緞帶亦寫有拉丁格言“AudereEstFacere”。在使用了2年之後,會徽在1999年恢復原來的模樣。

2006年1月19日,熱刺俱樂部官方宣布推出新會徽。為了配合俱樂部形象革新和現代化,會方聘請了專業設計公司重新打造會徽,新版會徽比之前的簡約,線條清晰,保留經典的同時令人耳目一新,由2006-07年度賽季開始正式使用,而繡在球員制服上的會徽則會略去下方的俱樂部名字。

隊服

​主場球衣
這套新球衣採用UnderArmour最新的設計元素和技術,新球衣胸前的6道斜線的設計靈感正是來自於白鹿巷球場東西兩側看台上的金色雄雞下面的標誌。
主場的白色球衫的領口和袖口,分別用海軍藍進行了修飾,來保證俱樂部傳統的顏色出現在球衣上。領口採用的是經典的V領設計,藍黑相間。
球衣僅僅107克,並且有著UnderArmour所特有的球衣製作技術,來確保球員在進行運動時不受流汗的困擾,保持身體的乾燥。而輕質量的纖維材料,以及內置的拉伸技術更是能夠加速球衣的乾燥,保證了球員即使在最惡劣的天氣情況下,都可以保持足夠的乾燥
主場球衣 主場球衣
客場球衣
熱刺在2015-16賽季,攜手UnderArmour發布了球隊該賽季的客場球衣,球隊將會在7月29日對戰MLS全明星隊的比賽中第一次穿上這款新賽季的客場球衣。球衣為淺藍色,球衣的下方有6個海軍深藍色的條紋。胸前左右非別是隊徽與球衣贊助商的標誌,而在胸前中間是球隊主贊助商AIA的標誌。新款球衣的領子旁邊也為深藍色。球衣採用UnderArmour全新科技,整件球衣的重量僅有107克,球衣可以快速的排汗,讓球員的身體保持乾燥。而且能夠極快的釋放身體的熱量,讓球員們在比賽中保持涼爽。
客場球衣 客場球衣
第二客場球衣
在球隊與西班牙皇家馬德里隊之間的一場賽季前奧迪杯友誼賽之前推出了全新的第二客場球衣,與之前推出的主場與客場球衣的設計理念一脈相承,第二客場球衣的設計靈感也來自托特納姆熱刺俱樂部白鹿巷球場東西兩側看台頂棚上金雞腳下盾牌中的紋飾。
新球衣從頭到腳都是紫色的,與之前推出的新賽季主場和客場球衣不同,第二客場球衣上銀色的條紋出現在袖口、下擺,以及短褲的褲邊和襪子中段,衣領是銀色的V字領,領內細節處鑲有代表獎盃的銀色與象徵熱刺的深海軍藍。
新賽季球衣採用UnderArmour最新熱齒輪模光技術,穿戴著即使在最嚴苛的氣候環境下都能保持清爽與透氣。球衣本身重量極輕,只有107克,設計採用了UnderArmour公司面料的快速乾燥與水汽輸送技術,最大限度提高球員肌膚與球衣間的空氣流量,以幫助控制體溫。
第二客場球衣 第二客場球衣

球隊榮譽

榮譽名稱 次數 賽季
英格蘭聯賽
甲組聯賽(頂級)冠軍 2 1950-51、1960-61
甲組聯賽(頂級)亞軍 4 1921-22、1951-52、1956-57、1962-63
乙組聯賽(第二級)冠軍 2 1919-20、1949-50
乙組聯賽(第二級)亞軍 2 1908-09、1932-33
南部聯賽冠軍 1 1899-1900
西部聯賽冠軍 1 1903-04
英格蘭杯賽
英格蘭足總杯冠軍 8 1900-01、1920-21、1960-61、1961-62年、1966-67、1980-81、1981-82、1990-91
英格蘭足總杯亞軍 1 1986-87
英格蘭聯賽杯冠軍 4 1970-71、1972-73、1998-99、2007-08
英格蘭聯賽杯亞軍 3 1981-82、2001-02、2008-09
慈善盾(社區盾)冠軍 7 1920-21、1950-51、1960-61、1961-62、1966-67、1980-81、1990-1991
慈善盾(社區盾)亞軍 2 1919-20、1981-82
足總青年杯冠軍 3 1969-70、1973-74、1989-90
歐洲賽事
歐洲聯盟杯冠軍 2 1971-72、1983-84
歐洲聯盟杯亞軍 1 1973-73
歐洲優勝者杯冠軍 1 1962-63
英義联賽杯冠軍 1 1970-71
熱刺俱樂部的榮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