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獅舞

手獅舞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智慧的結晶、生命的記憶,是我們永恆的精神家園。我市歷史文化底蘊豐厚,擁有眾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種類。貴池區梅街鎮烏石村的“手獅舞”就是其中一種。在今天,如何保護、傳承像“手獅舞”這樣的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並使之重新煥發活力,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據當地民間藝人回憶,手獅舞的流傳在當地至少有三、四百年歷史。手獅舞源於獅子燈,當地元宵燈會時人們愛提燈行街,而鎮上街道狹窄,觀者擁擠,提燈人便用竹竿撐起獅子燈,以利炫耀,手舞足蹈,以示歡樂,尤其是途經大戶人家門口,擺開場子,盡情展示獅子燈,於是手帶獅舞逐漸產生,成為當地別出心裁的民間舞蹈。

信息

手獅舞 省級Ⅲ-22
手獅舞手獅舞

簡介

據當地民間藝人回憶,手獅舞的流傳在當地至少有三、四百年歷史。手獅舞源於獅子燈,當地元宵燈會時人們愛提燈行街,而鎮上街道狹窄,觀者擁擠,提燈人便用竹竿撐起獅子燈,以利炫耀,手舞足蹈,以示歡樂,尤其是途經大戶人家門口,擺開場子,盡情展示獅子燈,於是手帶獅舞逐漸產生,成為當地別出心裁的民間舞蹈。
..

馬橋人又將此舞帶到周邊鄉鎮去行街,使其擴散四方。1911年前後,民眾為慶賀辛亥革命,在北橋地區(時為上海縣縣治所在地)集燈示慶。而北橋警署嚴令禁止,引發眾憤,舞獅者將燈具扔進署庭,引起一場大火。這“火燒警署”之舉,成為手獅舞傳人的佳話。

由來

當地還流傳雲牌獅舞,又稱太獅雲牌燈,是傳統手獅舞的延伸,由馬橋鎮鈕姓望族首創。相傳,明末清初之際,有—個矮子逃難來到馬橋,遇到當地鈕家的老爺。矮個子自稱姓宋,鈕老見他不俗,便聘其為兒孫教書。矮個子99歲那年元宵,鈕家小公子(傳說即是國民黨元老鈕永建)吵著要其領去看燈。矮個子便抱起公子出門。公子頓見各式花燈,興奮異常,勝似腳踩雲端,伴獅起舞,誰料一個趔趄,跌坐在先生懷裡。公子驚醒,卻發覺矮個子雙目緊閉已無聲息了。鈕公子長大後,喜拳術,好俠義,曾扎了一隻太獅燈,其大如牛,又做了八塊雲牌燈,在馬橋鎮上出會賽燈時,就展示了“太獅雲牌燈”,成為燈中魁首。後來,鈕公子成了辛亥革命主將,鄉親們節慶時專為他舞起“雲牌太獅燈”。20世紀20年代鈕永建曾在南京出任國民黨江蘇省省主席,因此手獅舞也在南京地區有流傳。鈕永建辭職後,在故鄉創建了省立俞塘民眾教育館,民眾文化活動頗為活躍,逢元宵燈會,當地舞獅者自發組隊,匯同龍燈、蚌燈、馬燈、盪湖船、高蹺、絲竹班等列隊行街表演。有觀者鳴放鞭炮,表演者便留步獻藝。如此盡興歡樂,持續到清明前節後,方才出“白燈”(白天出燈),把獅子燈燒毀而告結束。因此,馬橋、北橋、老閔行等鎮上,向有彩扎高手,獅子燈大多出自其手。他們又往往是舞獅者。
..

現狀

20世紀50年代後,因當地燈會、廟會相繼停辦,手獅舞漸被人遺忘。1983年5月,上海縣文化館在馬橋鄉採風時訪得,即在鄉文化站聚集舞獅傳人和民間舞蹈愛好者加以整理,重新排演。1984年2月,上海縣組織手獅舞表演隊赴嘉定縣,參加上海市農村元宵燈會的行街表演,引起廣泛關注。9月底,馬橋鄉手獅隊登上了上海市國慶文藝晚會的舞台,獲得好評。1992年11月26日,馬橋鄉《手獅舞》赴北京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榮獲三等獎。馬橋手獅舞已作為重點舞蹈列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上海卷》。
..

保護與傳承

日前,因為“手獅舞”的緣故,記者來到了貴池區梅街鎮烏石村。這裡地理環境優美,四面環山,一條銀絲帶般的清水河繞村而過,令人感覺如在畫中。據村民介紹,烏石是個文化古村,文化底蘊深厚,過去這裡古祠、古廟、古樓、古牌坊等古建築很多,這個村歷來人丁興旺,熱愛文化藝術的人多,在外謀職供職的人多,高齡高壽的老人多,這“三多”形成了烏石獨特的文化現象。 特別是農曆正月十五的晚上,在池州主城區,一支舞獅的隊伍走街穿巷,吸引了眾多市民的視線。這支隊伍約有50人左右,他們的獅子造型逼真,威武雄壯,栩栩如生。舞獅者功夫了得,他們手握獅肚下的兩隻木柄閃展騰挪,翻滾舞動,剛柔相濟的動作引來了陣陣喝彩聲。在舞獅的同時,還有鑼鼓、嗩吶助興,再加上鞭炮齊鳴,氣氛十分熱烈,將節日歡樂祥和的氛圍推到了高潮。 “這支舞獅的隊伍是從哪裡來的?他們的舞姿為何如此獨特?既顯得古樸而又讓人耳目一新。”一些好奇的市民紛紛打聽。知情者熱心地告訴他們,這支舞獅的隊伍來自貴池區梅街鎮烏石村,他們所表演的是烏石村獨有的“手獅舞”。
..

在烏石村,最具有特色的文化藝術就是“手獅舞”。據史料記載,在漢代烏石就有了“手獅舞”,至今已傳承兩千多年,由於一直“藝不外傳”,因而成了烏石村獨有的技藝。其獨特之處在於,獅子是用蔑扎剪紙成形,以武工技藝翻滾舞動,舞姿優美高雅,紅、綠、黑三獅搶球,再由龍燈伴舞,熱鬧非凡,在節慶活動中其他藝術形式很難與之比擬。到目前為止,烏石村的“手獅舞”在國內實屬罕見,因此,在2008年,貴池區政府就已將之公布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並向省級申報。

如今面臨尷尬處境

“我現在年紀大了,紮起獅子來感到有些吃力,要用兩三個月時間。按照祖訓,我這門手藝只能傳內不傳外,也就是說,我只能傳給兒子。我也希望能把這門手藝發揚光大,但如果傳給了外人,那可就是違背了祖訓啊。”烏石村村民,今年已71歲的吳福華老人顯得很為難地說。目前,在烏石村,會扎獅子的只剩下他一個人了,說起“手獅舞”的前景,吳福華老人眼神里流露出幾絲擔憂,他說:“村裡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就算我想通了願意向外人傳授,可是也不一定有人願意來學啊。”
吳福華所言確為實情,烏石村村民、“手獅舞”表演的組織者周樹平告訴記者,在經濟大潮的衝擊下,“手獅舞”的處境很尷尬,面臨著失傳的危險,急需要搶救和保護。周樹平說:“為了搶救和保護這項罕見的藝術,村里曾動員了一些年輕人不外出打工,留在家裡習武練藝,可是經濟補償等實質性的問題,靠村里是沒辦法全部解決的。”

如何保護值得研究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和烏石“手獅舞”一樣,大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不到有效傳承,正面臨著走向式微、甚至消亡的局面。比如許多傳承人年事已高,後繼乏人問題十分突出,因為年輕人大多熱衷於現代文化,如網路文化、流行時尚等,對古老的傳統文化缺乏認識,不感興趣;另外,從事傳統文化往往不能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這也是一個重要原因。近年來,儘管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有關部門也採取了一些相應保護措施,但是保護現狀依然不容樂觀。
..

有關專業人士認為,像烏石“手獅舞”這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重要的精神財富,也是一種資源,而且是一種環保的、良性的資源。保護好這種資源,將之與發展旅遊結合起來,將對地方的經濟文化生活起到良好的發展作用,尤其是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不可低估。不過,如何保護和開發,是個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大課題。該專業人士建議,對於這些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好的保護方式是活態保護、活態傳承,這種我們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活態基因,是確定人類特性、激發人類創造力的重要因素,只有讓它們存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才會具有真正的生命力,能夠傳之久遠。
馬橋手獅舞又叫手帶獅舞,本地俗稱調獅舞、獅子燈,屬歲時節令習俗舞蹈。項目代碼31011205900019。
馬橋手獅舞一般用於新春元宵燈會、迎神賽會和喜慶節日時的廣場表演。主要流傳於馬橋、北橋等地區。據當地民間藝人回憶,在當地流傳至少有三、四百年歷史。
手獅舞源於獅子燈,當地元宵燈會時人們愛提燈行街,而鎮上街道狹窄,觀者擁擠,提燈人便用竹竿撐起獅子燈,以利炫耀,手舞足蹈,以示歡樂,尤其是途經大戶人家門口,擺開場子,盡情展示獅子燈,於是手帶獅舞逐漸產生,成為當地別出心裁的民間舞蹈。因此,馬橋、北橋、老閔行等鎮上,向有彩扎高手,獅子燈大多出自其手,他們又往往是舞獅者。
1911年前後,民眾為慶賀辛亥革命,在時為上海縣縣治所在地的北橋地區集燈示慶。而北橋警署嚴令禁止,引發眾憤,舞獅者將燈具扔進署庭,引起一場大火。這“火燒警署”之舉,成為手獅舞傳人的佳話。
舊時手獅舞表演無一定程式,以行街表演時即興發揮為主。通過對獅的模擬,體現“文獅”溫順的神態和“武獅”勇猛的性格,更以誇張的手法表現人舞獅、獅擬人的情趣,把人的歡樂情緒融在手舞足蹈之中。
因鄉鎮的街道都較窄,兩旁屋檐較低矮,當手獅行街表演時時常容易發生碰撞,便形成了以“矮蹲步”為基礎的橫移、直進、三進三退等步伐和貼身繞獅等技法。經過歷代藝人提練和豐富,手獅舞表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基本套路。
20世紀50年代後,因當地燈會、廟會相繼停辦,手獅舞漸被人遺忘。1983年5月,上海縣文化館在馬橋鄉採風時訪得,即在鄉文化站聚集舞獅傳人和民間舞蹈愛好者加以整理,重新排演。1984年2月,上海縣組織手獅舞表演隊赴嘉定縣,參加上海市農村元宵燈會的行街表演,引起廣泛關注。9月底,馬橋鄉手獅隊登上了上海市國慶文藝晚會的舞台,獲得好評。鄉文化站將主要舞獅者吸收進文化站開辦的“文藝工廠”,亦工亦舞,確保了手獅舞的傳承和發展。1987年,馬橋手獅舞被列為重點舞蹈收入《中國民間舞蹈集成上海卷》。1992年11月,馬橋鄉《手獅舞》赴北京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會演,榮獲三等獎。
馬橋手獅舞形態的特色,主要體現在道具上。它分大手獅、中手獅、小手獅。用竹、蔑、麻、彩紙、絹作材料,獅頭、獅尾分別制扎在兩根竹竿上,頭尾間用一塊彩綢相連作獅身。前爪捧一個雙層彩球,口唇上下能開合,球、頭、尾、身內均可燃燭火或安裝電燈。整個彩扎酷似真獅,長須飄拂,凹面凸眼,蒜鼻方口,後腿擺動自如。獅子燈重量不一,輕者0.5公斤,重者15公斤,調獅者不但要有熟練的舞技,還需要具有強壯的體格和過人的耐力。手獅的色彩一般有綠、藍、紅、銀白4種。當年,手獅彩扎時講究“門當戶對”,大戶扎大獅,不能降身價,小戶扎小獅,不可超規格。據說,當年鈕家為了扎出像模像樣的手獅燈,總要請幾個手藝人做它一頭半月才完成。
手獅舞揉燈彩、雜技等為一體,技藝性較強。表演風格可分為文獅、武獅和看獅三種。
文獅有大小之分,大的二人一獅,動作緩慢穩健,幅度較小,自然靈活,手腕擺動獅燈桿,使獅身頭尾、耳瓜、毛髮顫抖飄拂,作出嬉戲、祝福、逸樂等姿態。小獅體積小,重量輕,舞時靈活,主要動作是矮步調獅,並結合出手高拋等技巧表演。
文獅一般適合行街表演,而武獅適宜廣場表演。武獅動作幅度大,速度快,有氣勢,以騰、翻、跌、滾撲動作為主。也有的把獅子燈制扎得身大如牛,形態奇特,重量過百,有一人一獅,也有兩人一獅,以顯示舞者強壯的體魄和過人的力量。
看獅,又叫太獅,常與雲牌相伴表演,稱雲牌太獅舞。獅身內燃燭光,夜裡表演時,雲牌圍住太獅魚貫穿梭,雲飄獅躍,時而“雲逗獅”,時而“獅逐雲”,人隨燈轉,邀游嬉戲。
在其發展過程中,馬橋地區傳人吸取了舞龍的翻滾、跌扑等基本技巧,發揮了獅舞的粗獷勇猛又剛柔相濟以及注重細膩動人的表演風格,具有獨特的“海派”風采。
近10年來,文化站不斷培養新人,定期培訓,使表演隊伍保持有新生力量,演出活動延續至今。並不斷改良表演道具、服飾、伴奏音樂,豐富舞蹈技巧,排練出不同規模、適應不同場合的表演節目,有與舞龍結合的《龍騰獅躍》等。
倖存的主要傳人喬正林得到了文化部門的關心照顧。
同時,在當地學校普及手獅舞。從2001年開始,馬橋強恕學校編寫了教材,國小三年級至國中三年級,每個年級都會挑選20位同學參加手獅舞的訓練。手獅舞已成為特色教育,當地有50%的學生尤其是絕大多數男生學會了手獅舞。
目前,馬橋鎮文化管理站已制訂五年保護計畫,進一步整理資料,建立檔案,擴大傳習活動,使馬橋手獅舞保持亮麗的風采。
保護單位:閔行區馬橋鎮文化管理站(馬橋鎮青年路33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