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控

手機控

總把手機帶在身邊,否則就心煩意亂;就會感到不適應;經常下意識地尋找手機,不時查看;總有“手機鈴聲響了”的幻覺,甚至經常把別人的手機鈴聲當成自己的;當手機無法連線網路、收不到信號時,脾氣也變得急躁。而這一群體,在學生中比例突出。

基本信息

簡介

手機作為人們聯絡的通訊工具,給現代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公車上玩遊戲,等紅燈時看簡訊,過馬路時刷微博,這些不分場合、隨時隨地低頭玩手機的人群被稱為“手機控”。

人群

“手機控”主要有兩類,一類是迷戀手機的衝動控制障礙患者,另一類則是因生活、工作無法擺脫手機的焦慮症

衝動控制障礙患者

衝動控制障礙患者主要是學生和上班族,年齡主要在12~35歲,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強,對手機的熟悉程度高,這也是老年人較少成為手機控的原因,這類人最常見的表現就是,不玩手機睡不著。

手機焦慮症患者

手機焦慮症患者主要是25歲~50歲之間的上班族,他們由於工作原因必須將手機保持待機狀態,同時又因此受到壓力,出現手機焦慮,出現簡訊、電話鈴聲幻覺,不定時查看手機才能安心。這類人很可能因此迷戀手機。

主要症狀

1.起床後第一件事是看手機。
2.親友聚會吃飯先拍照,然後各忙各手機。等到說再見,大家忘記都聊啥了!
3.每隔一會兒就要打開手機,看看微博微信有沒有新信息。
4.眼睛視力越來越差。
5.總在擔心電池不夠用。
6.最怕別人藉手機,太多秘密都在手機內。
7.丟了手機如同丟了魂。

案例分析

“手機控”正如吸毒上癮完全被手機所控制,坐公交、乘捷運、吃飯、搭電梯,甚至開會聽報告,低頭玩手機的現象屢見不鮮。事實上,“手機控”在過足手機癮的同時,往往帶來一系列損人損己的後果,甚至是慘痛的後果。

影響了正常的生活秩序

據相關新聞報導,一位女士在家炒菜時習慣性玩起手機,等簡訊發完了,菜也燒糊了,廚房也著火了。假如家裡來了客人,你不是招呼客人,而是自顧自玩手機,正所謂“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結果影響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還有一個報導,說深圳某大廈發生電梯故障停在2樓與3樓之間,一位正看手機的女護士,腳往前邁了一步,不幸被電梯夾住往下運行,結果脖子被扯斷,動脈破裂,當場身亡。

影響交通安全甚至頻繁引發車禍

手機控手機控
“手機控”在過馬路時,只是關注手機,忽視道路交通安全,既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也導致機動車司機無法控制行車安全。更可怕的是,有的司機也是“手機控”,開車也玩手機,極易導致交通事故

2013年6月25日,杭金衢高速公路上發生連環車禍,計程車被擠扁、大客車側翻、半掛車衝下路基。交警提供的行車記錄儀顯示,事發前駕駛員順手拿起了放在旁邊的手機觀看,隨即車禍發生了。7月25日,滄州女子張某在路口邊玩手機邊過馬路時被轎車撞傷……

影響身體健康

玩手機低頭時間長了,身體一定會發出不良信號,醫療專家對“手機控”帶來的身體危害做過總結:坐在公車上看手機,公車晃動會造成視力疲勞,長時間會導致視力下降;長時間低頭玩手機,還會使面頰和下巴的肌肉因重力而下垂,時間長了可能形成雙下巴;過度依賴手機,會引起心理上的認知和情緒問題,出現焦慮和沮喪,導致社交能力退化。而未成年人長期低頭玩手機,由於心智不成熟很容易將自己封閉在手機世界裡,形成心理疾病。

數據

2013年11月,中國工信部最新發布的一項數據顯示,中國使用手機上網的用戶已經超過8億人,其中超過3億人是3G智慧型手機用戶,後者還在以每個月將近1000萬人的速度迅速增長。

《英國每日電訊》援引babies網站的一項調查說,他們發現為數不少的英國的父母們,居然讓不到1歲嬰兒每天玩4個小時iPad——他們每天醒著的時間只有大約10小時。

僅2013年11月,湖北一名少女走路看手機而掉入深坑墜亡,而南京一名男子則因為專注於手機擋住了火車。重慶的一位學生家長,則為兒子所在的學校捐贈了40萬元的非智慧型手機,希望創造一個沒有智慧型手機騷擾孩子的“正常成長環境” 。

發展歷程

手機控的概念內涵是伴隨著手機的發展而發生演變,與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和網際網路模式的發展也密不可分。根據聚焦智慧型家居行業的奇笛網的報導,在回顧普通手機,到攝像,GPS導航功能手機,偽智慧型手機,到全智慧型手機的幾個發展歷程中,一方面移動通信技術也經歷了從2G,2.5G,到3G,4G的技術變革,另外一個方面網際網路的發展模式也內容的單向發布web1.0,發展到網友互助的分享web2.0、到自媒體web3.0的時代變化。手機、通信技術、網際網路服務模式等幾個方面的的變化也必然映射,並推動手機控概念經歷手機控1.0、手機控2.0時代,即將迎接手機控3.0時代的來臨。
手機控1.0:對應2G,2.5G的通信速度,多採用普通手機和功能手機。主要特徵是超長待機,鍵盤輸入,自由拍攝,GPS定位,簡訊包月,到WAP瀏覽新聞和益智遊戲。手機控1.0的訪問速度慢,內容種類和呈現形式相對比較單一,但是契合了人類內心自由獲得的渴望,滿足當時的web1.0的網路服務模式,期間簡訊SP服務商成為主要的贏利者,造就了一批痴迷的拇指一族。

手機控2.0:對應2.5,3G的通信速度,多採用偽智慧型手機和全智慧型手機。主要特徵是超大螢幕,觸控輸入,拍照定位成為基本功能,通話和簡訊業務成為次要,手機QQ,微博,微信網路音樂,遊戲成為主要功能。手機控2.0的訪問速度相對較高,內容種類和呈現顯示也多樣多彩,更方便的獲得,更自由的分享,滿足web2.0的網路服務模式,蘋果,Google成為主要的智慧型手機推手,套用軟體也成為商品

手機控3.0:將對應3G,4G的通信速度,多採用多核高速智慧型手機,期間的物聯網技術、雲計算產品日益普及,大數據時代的來領,手機控將進入3.0時代,人類不止滿足停留在資訊分享,互動的虛擬階段,智慧照進現實生活成為追求的新的生活方式,智慧型家居產品出現演進,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更方便的掌握自己的健康數據,家庭安全,情緒智慧型照明,乃至飲食健康成為現實。

軟體推薦

幫助您更快的了解並下載最新最熱門的手機套用。下載並安裝套用可獲得相應數量的控幣,用來開啟特殊功能。流量監控準確的流量統計能有效防止超額費用,為您記錄每天的使用量,隨時掌控流量情況。支持實時與運營商同步流量數據,有效保證統計更加準確。手機加速一鍵式動作,可關閉後台多餘程式,大幅提高手機運行速度,刪除硬碟中的垃圾檔案,還手機富足儲蓄空間,禁用不必要的開機啟動項,提高手機開啟速度。安全鎖安全鎖為您提供收件箱加密,聯繫人加密,照片視頻加密,檔案加密等功能,防止別人隨意窺探您手機中的秘密。騷擾攔截按照您設定的名單進行電話,簡訊攔截,多種方式任您選擇,按號碼,地區為您實現有效攔截。定時提醒該功能可按照您所設定的內容,時間進行定時提醒,幫您記住重要事項。控迷自測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手機控,做做下面的測試吧,如果以下問題有一半以上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很可能已經患有“手機控”。
1.你是否總是把手機放在身上,如果沒帶就會感到心煩意亂,無法做其他事情?

2.當一段時間手機鈴聲不響你會不會感到不適應,並下意識地看一下手機是否有未接電話?

3.你會不會總有“我的手機鈴聲響了”的幻覺,甚至經常把別人的手機鈴聲,當做自己的手機在響。

4.接聽電話時你是不是常覺得耳旁有手機的輻射波環繞?

5.你是否經常下意識地找手機,不時拿出手機看看?

6.你是否經常害怕手機自動關機?

7.你晚上睡覺也開著手機嗎?

8.當手機經常連不上線、收不到訊號時,你會不會產生焦慮和無力感,而且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

軟體介紹
手機控是一款集結眾多軟體優點於一身的手機客戶端。還在為沒有wifi,流量每月都超;騷擾電話、簡訊太多,惹人心煩;手機裡面圖片、簡訊不想被人偷看;事情太多,又容易記不住等事而鬱悶嗎?一款手機軟體,全部搞定--貼心的智慧型手機管家

控迷必看

手機已經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但是現代人很多都對手機形成了依賴性,可手機危害你知多少?

手機放枕頭邊-----導致中樞神經障礙

手機輻射對人的頭部危害較大,它會對人的中樞神經系統造成機能性障礙,引起頭痛、頭昏、失眠、多夢和脫髮等症狀,有的人面部還會有刺激感。
手機掛在胸前-----導致心臟病內分泌紊亂

手機掛在胸前,會對心臟和內分泌系統產生一定影響。電磁波輻射會影響正常的細胞代謝,造成體內鉀、、鈉等金屬離子紊亂,導致女性月經失調。。
手機放在褲袋-----殺精,影響生育機能,甚至產生DNA病變

手機若常掛在人體的腰部或腹部旁,其收發信號時產生的電磁波將輻射到人體內的精子或卵子,這可能會影響使用者的生育機能。人類的精、卵子長時間受到手機微波輻射,有可能產生DNA病變。

手機上網、閱讀-----導致眼癌

德國一項研究首次發現,常用手提電話的人患上眼癌的機會比其他人多出三倍,使用手機上網、讀書的人群,患病率會更高。
怎樣合理用手機,減少手機輻射?

第1招:儘量減少通話時間。

使用手機者應儘量長話短說,儘量減少每一次的通話時間。如一次通話時間確需較長,那么中間不妨停一停,分成兩次或三次交談。當你持手機的一側頭部或面部感到發熱、出汗時,應立即停止通話。

第2招:手機儘量不要放在口袋、腰間和床頭。

有研究人員曾對老鼠作過實驗,當每平方厘米體表用1700兆赫、10毫瓦電波照射100分鐘後,老鼠的睪丸結構開始出現異常,輸精管表面的上皮細胞發生變化,成熟精母細胞急速減少。有些人特別喜歡把手機放在床頭充電,其實手機電源本身就是一個電磁場,對人體當然產生輻射。另外,不充電的時候也應把手機放置離人體1-2米遠地方,經常把手機放在床頭、枕頭邊等都有可能接收到手機電磁輻射

第3招:接通手機最初5秒避免貼近耳朵

在撥打手機的初起5秒鐘內其微波的輻射劑量最大。在發射狀態下瞬間微波輻射強度均超過我國波輻射衛生標準規定的日接觸劑量。有些機型最大輻射量可高達13mW/cm2,是國家衛生標準限值範圍的200多倍。天線貼近耳部時,身體對微波的輻射有一定的吸收,所以撥打手機時最好在電話接通4-5秒鐘後才貼近耳朵。
第4招:使用耳機減少手機輻射。

手機輻射是由天線發出來的,必須使用手機,可用免提耳機來接聽電話,這樣可以避免接受行動電話釋放的90%以上的電磁輻射。
第5招:青少年兒童少用手機。

時下,不少家長都給孩子配備手機,但專家認為,兒童的大腦正處於發育狀態,他們的腦組織吸收電磁波的能力要比成人強,還是少用手機為宜。國外《手機發射的微波對大鼠大腦神經元損傷》的研究發現,對12-26周大小的大鼠(他們在年齡上和十幾歲的青少年相近)接受手機照射2小時後,解剖發現其神經元受到損傷。
第6招:手機信號弱時少聽電話

對不同信號強度下手機的輻射進行過研究,結果顯示,在弱信號環境下撥打手機,輻射明顯增大,人體對天線輻射的吸收也可能增加,所以,在手機信號不好的時候也要儘量避免打手機。

第7招:懷孕早期最好少用手機。

婦女懷孕的頭3個月,稱為妊娠早期,是胚胎組織分化、發育的重要時期,也是最容易受內外環境影響的時期。因此,為了避免胎兒的畸形,母親在妊娠早期應遠離、少使用手機。懷孕初期的婦女,更不應將手機掛在胸前,以減低輻射對胎兒的影響。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們平均每6.5分鐘就會看一眼手機,如果按普通人每天清醒時間為16個小時計算,那么人們一天要看150次手機。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