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里

手三里

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前臂筋膜、橈側腕長、短伸肌、鏇後肌。皮膚由前臂外側皮神經分布。針由皮膚經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入橈側腕長、短伸肌,在橈神經深支的外側,針可深低鏇後肌。以上諸肌均由橈神經深支支配。

基本信息

取穴方法

手三里穴位於前臂背面橈側,在陽溪穴與曲池穴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處(在前臂,手肘彎曲處向前3指幅,在陽溪與曲池連線上,用手按就痛之處)。
手三里手三里

手三里穴(三里穴,鬼邪穴,上三里穴)解析

(1)手三里。手,指穴所在部位為手部。三里,指穴內氣血物質所覆蓋的範圍。該穴名意指大腸經冷降的濁氣在此覆蓋較大的範圍。本穴物質由上廉穴傳來,上廉穴的水濕雲氣化雨而降,在該穴處覆蓋的範圍如三里之廣,故名。三里、上三里之名意與此穴同。
手裡三手裡三

(2)鬼邪穴。鬼,與神相對,指本穴的氣血物質所處為地部。邪,指邪氣。鬼邪名意指穴內物質為地部的水濕。本穴物質為大腸經經氣中濁降於地的經水,脾土受之,脾土喜燥而不喜濕,今受之水濕,實為受邪之害,故名鬼邪。
手三里穴意義:大腸經濁氣在此降地並覆蓋較大的範圍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天之下部的水濕雲氣和地部之水。
運行規律:天部的水濕雲氣沉降於地,地部的水液一部分滲入脾土之中,一部分氣化上行曲池穴。
功能作用:潤化脾燥,生髮脾氣。
在前臂背面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取法】側腕屈肘,在陽溪與曲池的連線上,曲池下2寸處取穴。

穴位解剖

穴下為皮膚、皮下組織、前臂筋膜、橈側腕長、短伸肌、鏇後肌。皮膚由前臂外側皮神經分布。針由皮膚經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入橈側腕長、短伸肌,在橈神經深支的外側,針可深低鏇後肌。以上諸肌均由橈神經深支支配
【功用】通經活絡,清熱明目,調理腸胃。

主治病症

1.運動系統疾病: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半身不遂;
2.消化系統疾病;潰瘍病,腸炎,消化不良,
3.五官科系統疾病:牙痛,口腔炎;
4.其它:頸淋巴結核,面神經麻痹,感冒,乳腺炎。
5.彈撥手三里對消除針刺不當引起的不適感有效。
牙痛頰腫,上肢不遂,腹痛,腹瀉,指壓手三里對鎮定精神有效,可治療精神性陽痿;此外,對喉腫也很有效。該穴為人體手陽明大腸經上的重要穴位之一。
〖人體穴位配伍〗配曲池穴治上肢不遂。
〖治法〗寒盛則補之或點刺出血,濕盛則瀉之,熱盛則瀉針出氣或涼藥水針。
〖生理解剖〗肌肉、神經同下廉穴,血管為橈返動脈的分支。標準定位?

刺灸法

刺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脹沉重,針感可向手背部擴散。
灸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7壯,艾條灸10——20分鐘。

古典文獻摘錄

《千金方》:“癮疹,灸曲池二穴,隨年壯。”
《金鑒》:“主治中風,手攣筋急,痹風瘧疾,先寒後熱等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