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德國筆記

我的德國筆記

這是一部難得的歐洲遊學筆記。作者克服身體障礙,飛越千山萬水,應邀到德國做訪問學者,記下了在雷格尼茨河畔的隨想。她筆下的中世紀建築,老教堂的鐘聲,古舊的石頭街,道,擺滿鮮花的窗台,讓人如同走進一部迷人的電影。作者以文學的力量,溫婉的筆觸,再現了在德國一年間的生活情景:怎樣學習德語,怎樣與德國人交往,以及對文學、音樂、雕塑、哲學、戲劇、宗教的再認知。書中內容敘述有致,意重情真;文字自然清新;美麗寧靜;字裡行間透射著智慧的光彩,潛伏著理性的寬廣。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難得的歐洲遊學筆記。

作者克服身體障礙,飛越千山萬水,應邀到德國做訪問學者,記下了在雷格尼茨河畔的隨想。她筆下的中世紀建築,老教堂的鐘聲,古舊的石頭街,道,擺滿鮮花的窗台,讓人如同走進一部迷人的電影。作者以文學的力量,溫婉的筆觸,再現了在德國一年間的生活情景:怎樣學習德語,怎樣與德國人交往,以及對文學、音樂、雕塑、哲學、戲劇、宗教的再認知。書中內容敘述有致,意重情真;文字自然清新;美麗寧靜;字裡行間透射著智慧的光彩,潛伏著理性的寬廣。

這是一部能給人溫暖詩意和熾烈追求的書,更是一位殘疾女作家的精神飛翔。

作者簡介

張海迪,1955年9月生於濟南,中國殘疾人聯合會主席,作家,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出版作品有長篇小說《輪椅上的夢》、《絕頂》、《天長地久》;散文集《向天空敞開的視窗》、《生命的追問》、《美麗的英語》;譯著《麗貝卡在新學校》、《小米勒旅行記》、《莫多克一頭大象的真實故事》、《達爾文的蚯蚓》等。 所著作品曾獲中國作協莊重文文學獎、全國首屆奮發文明進步獎長篇小說一等獎、全國“五個一工程”圖書獎、全國第二屆奮發文明進步獎圖書獎和個人特別獎、第四屆全國外國文學優秀圖書獎等。

目錄

前面的話

1、來自德國的邀請

2、我屋裡的風景畫

3、告別祖國和爹娘

4、飛越千山萬水

5、雷格尼茨河的隨想

6、我在德國的家

7、我常走過的街道

8、當前的學習任務

9、小鳥,你在哪兒歌唱

10、我的德國鄰居

11、黑格爾就在我身旁

12、德國人家的窗台

13、班貝格美麗的夏天

14、小城的藝術盛宴

15、一個記憶中的火車站

16、關於《天長地久》

17、河邊的中國晚餐

18、從華格納到哈里·波特

19、在德國當評審

20、千年羊皮書

21、在勝利女神鵰塑前

22、給母親的電話

23、太陽永遠照耀

24、喜歡中國古詩詞的德國老人

25、高特曼先生的菜湯

26、秋天的日記

27、櫥窗里的舊布娃娃

28、第四浪漫交響曲

29、年輕的帕斯卡爾

30、中秋月掛天上

31、德國的超市

32、中國文學離諾貝爾文學獎有多遠

33、第一次德語講座

34、讓孩子給我們照相吧

35、不朽的安妮

36、紅茶綠茶黑咖啡

37、這裡下雪了

38、寂靜的冬天想起熱鬧的夏天

39、燦爛的微笑

40、伊布拉赫監獄的文學講座

41、雷納提的眼睛

42、德國憂鬱的十一月

43、在海德堡大學演講

44、太陽,你躲到哪兒去啦

45、在歐洲過年

46、詩意棲居的心靈

47、聖誕節的夜晚

48、小小少年的歌

49、所有的日子都來吧

50、亞麻布上的大樹

51、今夜我要唱支歌

52、在德國答記者問

53、千年古堡的美好記憶

54、我聽見春天正在走來

55、春天來到維也納

56、在歐洲列車上過除夕

57、希區柯克的群鳥

58、寧靜世界裡的女神

59、想起女孩兒麗貝卡

60、我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61、從法語德語到中文

62、在德國的小村莊

63、繽紛的郵票

64、德國導盲犬小Q

65、人的思想和鳥兒的翅膀

66、我要站著看雪山

67、多瑙河之波

68、艾麗絲的針線活兒

69、再見,國際藝術家之家

70、鎖在井裡的雕塑

71、親愛的馬里奧和妮科爾

72、班貝格的古董店

書摘

1. 來自德國的邀請

2007·04·04

不久之後,我將遠行,應德國巴伐利亞州政府科學研究和藝術部部長戈佩爾先生(Thomas Goppel)的邀請,我要去那裡做為期一年的訪問學者。我要去的地方是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班貝格(Bamberg)。據說當年哲學家黑格爾就在那裡遇見了拿破崙,是在一條小路上,還是在一座小橋上,我不知道,很多人也都不知道。那座城市有保護得很好的古蹟,有不同風格的教堂,還有很久以前的石頭路。在那裡有一個國際藝術家之家(dasInternationale Ktinstlerhaus Villa Concordia),那就是我將要學習和工作的地方。

現在,我每天都用Google地圖查看班貝格。生活多么奇妙啊!我在想,在古代,人們要出遠門,他們怎么去找目的地呢?人們從近處走到遠處,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然後又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路就越來越遠了。人們自己繪製地圖,記下自己腳下的印跡。我看過古代的地圖,無論是疆域地圖,還是要塞地圖,都只用最簡單的線條來表示。可是今天,利用衛星地圖,我不但能很快地找到遙遠的班貝格,還能清晰地看到那個小城的每一條河流、每一條街道、每一座建築,甚至能看見行駛在路上的小汽車和行人。當然,我也看到了國際藝術家之家,它就佇立在河邊,一條綠色的河。國際藝術家之家的建築是米黃色的,圍繞它的是一個大花園。在鳥瞰圖上,我看到班貝格被大片的樹陰覆蓋著,濃郁的綠色之間露出一個個紅色的屋頂。

有一天,國際藝術家之家的崴斯(WeiB)女士來信問我,在班貝格一年是否制定了工作計畫,我告訴她,我要學習德語,寫一些散文,還想畫油畫。我喜歡歐洲的風景畫,喜歡那畫中陰鬱低沉的天空,還有鉛灰色的雲,雖然那景象給人一種壓抑感,但卻呈現出厚重的藝術氣息。沉重感連線的往往是無窮的猜想。我想起了德國畫家丟勒,無論是他的風景,還是他的自畫像給我留下的都是沉鬱的印象。從地圖上看,丟勒的故居離我要去的地方並不遠——紐倫堡,那是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以後我可能經常要在那裡乘火車到別的城市去,比如慕尼黑、法蘭克福、柏林,那裡還有通往瑞士、荷蘭、奧地利等其他國家的火車,我希望有機會透過車窗看到更多的歐洲風景。

這些天,我重新拿起放棄多年的德語課本,一課一課地複習。那些書的封面被磨損了,紙頁也已經發黃。我想起青年時代,想起那些自學的日子。那時候學習德語只是出於熱情,至於學了德語能做什麼,我卻說不清楚。我們這代人都曾用這句話激勵自己——知識就是力量。上世紀80年代末有一段時間,我每天學習德語就像著了迷。我的課本是北京大學的德語教材,課本刻著那個革命時代的印記,比如互相稱呼還是Genossin Li,Genosse Wang(李同志【陰性詞】,王同志),而不是Frau Constance,Herr Michael(康斯坦絲女士,米歇埃爾先生)。我從第一課(Lektion Eins)開始學習,先是字母,然後是單詞,一直到句子。在那之前,我從沒有聽過德語。那時收音機也沒有德語教學節目,我只能猜想德語的發音,根據語音課文的發音圖,模仿發音。比如發i這個音,舌尖頂著下齒齦,舌中部稍稍隆起,雙唇扁平,中間可放進一個手指,然後用力送氣。我甚至按照漢語拼音的發音方法朗讀德語的音標和單詞,比如a這個音,我就發得像漢語拼音的a。但是德語的很多發音在漢語裡是沒有的,比如舌顫音,還有,猜想這些發音我覺得很困難。最大的困惑是不知道自己讀得對不對。

很多時候生活就像夢一樣,當一件事情來到眼前的時候竟很難相信它是真的,就如同這次去德國。此前的四五年間,我幾乎每天都很固執地寫我的長篇小說《天長地久》。奇怪的是我的小說里居然寫到了德國,我寫了德國慕尼黑的一個天文台,還寫了一個叫施密特的德國天文學家。前不久,當我收到德國的邀請信時,忽然覺得是那么不可思議——我在想,為什麼我寫的是德國的天文台,而不是法國的天文台呢?其實,這是青年時代讀書留下的印象。那本書上說,德國的精密儀器是世界領先的,特別是卡爾·蔡斯照相機。而法國的神經外科是最好的。我寫的是天文學家,要用天文望遠鏡,那樣的儀器當然應該選擇德國製造啊!

我要走了,去德國,去那裡的一個美麗的小城……

2我屋裡的風景畫

2007·04·09

今天國際藝術家之家的朋友用E—mail發來了一些班貝格的照片,都是美麗的風景,其中有一些沿街的房子很漂亮,房子是彩色的,粉色的、淡綠色的、淺米色的,雖然色彩不同,但是整體色調卻非常和諧。我沒想到一條街上的樓房可以設計這么多顏色。看著照片,我忽然覺得那些房子很熟悉,有一座巴洛克式的樓房,紅色的屋頂,米黃色的牆壁,我好像到那裡去過,那是什麼地方呢?轉著輪椅,來到客廳,我看到沙發上方掛的一組水彩畫,就在那一刻,我發出一聲驚嘆——這畫裡的房子和我看到的照片竟是如此相像。

兩年前的一天,我去逛一個很大的家具城,那裡有一個畫廊,有油畫、國畫,還有很多水彩畫。我在那裡流連了很長時間,一幅一幅地欣賞著。我先買了一幅丙烯風景畫,那幅畫看起來有點傷感,灰色的天空下有一條通往遠處的小路,路旁有一棵孤零零的蘋果樹,樹上開著粉白色的花。畫家是一個美國人,我不知道他畫的是什麼地方。我只是喜歡那棵蘋果樹,儘管它是那么孤獨。我還買了四幅水彩畫,都是歐洲建築風景,它們鑲嵌在樸素的木製鏡框裡。回到家裡,我把四個鏡框設計成梯形掛在牆上。一有時間,我的輪椅就停在那一組畫框前,我很喜歡那些古舊的歐洲建築。畫裡並沒有標明那些房子是哪個國家的風景。我曾猜想,有一幅從風格來看好像是義大利的威尼斯,因為有一座房子就在水邊,不遠處有一座橋,有水的地方才有橋,而威尼斯城就建在水面上。我看過的一本歐洲建築史上說,威尼斯總共有三百七十八座橋,人們每天劃著名一種叫貢多拉的小船從無數的橋洞下穿過。另一幅畫裡畫的好像是法國的情景,那老房子就像雨果小說里描寫的一樣。牆壁很久都沒有修過,顏色已經斑駁了。而另外兩幅水彩畫裡的房子很像德國建築。那本歐洲建築史上說,德國南部的巴伐利亞有很多建築都是巴洛克式的,風格簡潔明快,樸素美麗。德國北方更多的是哥德式建築,恢弘嚴謹,莊重沉穩。而我要去的是巴伐利亞,我要住的房子會是什麼樣的呢?

那一天,當我買下這些水彩畫的時候,怎么也沒想到自己有一天會走進那些風景里……

我希望不久的將來,也能畫出班貝格的風景。生活中要學習的東西太多了。這些天,我正在重讀《油畫技法》和《水彩風景》。要知道,我們永遠的老師就是我們自己啊!

3告別祖國和爹娘

2007·05·02

就要離開家了,我還是第一次離家這么遠,要飛過乾山和萬水。忽然想起小時候看到的天,那時的天很藍,那時的天很遠,我總想變成一隻鳥兒到藍天裡去飛,自由自在,飛得很高很遠。一個人為事業、為理想總會離開家,離開祖國。我的遠行要克服很多困難,首先要戰勝病痛,只有戰勝病痛才能更好地工作。我買了一些藥,還帶上針灸針。這些天我從父親和母親的臉上看到了歡欣,我能去德國做訪問學者,他們很高興。我也看到了他們的擔憂,也許只有他們最懂得疾病帶給我的痛苦。

收拾行李箱的時候,父親來到我身旁,他拍拍我的肩頭,一句話不說,但是我能感到父親那隻大手的力量。父親知道我是堅強的,所以不再用語言說什麼。母親一有時間就來我屋裡,她一趟趟地給我送來針線,大大小小的扣子,還有小剪刀,母親總是非常細心。可我知道,她是用那些針線遮掩自己的傷感。母親有點沉默,我很想問她,媽媽,你在想什麼?是不是和我一樣想到了從前?你是不是又想起了那個冬天?那一天多么冷啊,你背著我走出醫院的大門。我那時才九歲,我問你,媽媽,我以後還能走路嗎?我問這話的時候淚水已經流到了腮邊。媽媽,記得吧,你對我說,能,一定能,只要你勇敢……媽媽,我一直記著你的話,直到今天,去了德國我也會記得。所以你不用說什麼,也不要為我擔心,我已經在困境中走過了很多年……

臨別的時候,我囑咐了母親,又囑咐父親,別忘了吃藥,要堅持鍛鍊身體。母親說,你不要掛念小狗,我會把它照看好,你就放心工作吧!家裡做了豐盛的午餐,父親還換上一件很漂亮的毛衣,他從來都是這么要強。飯桌上,他先舉起酒杯,他說,孩子,祝你健康,希望你繼續發奮學習,像從前一樣……我看見父親的眼圈有點紅,我的淚水也差點流下來。那一會兒,我想起小時候,父親在我的病床前為我朗讀高爾基的散文詩《海燕》。那時候我從沒有見過海燕。父親告訴我,海燕是勇敢的鳥兒,它不怕暴風驟雨,即使在電閃雷鳴中穿過,也會發出勝利的歡笑。父親說,你啊,也要做一隻勇敢的海燕!我想對父親說,我會像那海上的鳥兒一樣去飛,飛得很高很遠。

當汽車就要開動的時候,父親和母親緊緊地握住我的手,我看見了他們眼裡的淚光,我在心裡說,再見,我的祖國,保重,我的爹娘。我會回來,就在明年花開的時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