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做書店

我愛做書店

《我愛做書店》是2010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智明、高志宏。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愛做書店

書店是一個企業,儘管很多書店不像在做企業。企業要受商業規則的約束,需要有商業理性,這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是自身的經營管理和成長發展要遵循經濟規律;這裡既有自身資源的局限、書店商業模式的約束,也包括市場的不確定性。有了這根弦,就不易頭腦發熱,隨意膨脹。這些年來有太多的書店在這方面吃苦頭,足見這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其二是,作為一個企業公民,遵循行業規則和維護產業生態也是義務。對這一點,誘惑並不小,出版這個行業的潛規則其實是有利於下游的,一般情況下是先發貨後收款,零售店是收款機。要真正做到自我約束,自覺維護行業生態平衡並不容易。當然,如果做到了,作為一個合格的企業公民,就會更受同行尊重。

做書店並不是很賺錢,如果太看重經濟回報,很快就會失去興趣。當商業效果與你的投入不是很對稱的時候,“做一家好書店”這件事要持續下去,需要一些特別的支撐。那就是超越商業的文化理想與激情。“我們的書店未來要有鋪天蓋地的好書、千里迢迢只為造訪而來的讀者、一直等在那裡的店主和店員、書房式的環境和讓人沉浸其中的氣質。”“參與到社會的文化傳承與讀者知識的建構中去。”一個店主這樣說的時候,顯然是把握了一個好書店的精神底蘊。因此,做好企業需要冷的頭腦,做好書店還需要熱的心靈。書業其實是一個特別需要理想主義的行當,而這年頭理想主義者又是如此稀缺。這也許是發源於歐洲的書店傳統日趨式微,好書店越來越少的終極原因。

作者簡介

徐智明,北京龍之媒廣告文化書店董事長;北京快書包圖書發行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1991年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系。 中國書刊發行業協會非國有書業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國廣告協會學術委員會常委,北京廣告協會常務理事。 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廣告系兼職教師。 2006年獲得“中國廣告25年25人”傑出貢獻獎。

目錄

序一 做店即做人(周立偉)

序二 好書店的基因解碼(程三國)

中小書店如何做品牌

給讀者一個選擇理由

品牌來自有意的建設

勿以善小而不為

品牌要素之一:提供獨特價值

品牌要素之二:做內行與專家

品牌要素之三:被認同的理念

品牌要素之四:情感關聯

品牌要素之五:超過一般標準的服務

中小書店如何做服務

消費者洞察——從站到顧客一邊開始

顧客情境——顧客為什麼買書?

人性化服務

個性化服務

“顧客不滿”與“關係修復”

簡單而美好的“精益服務”

為誰IT

中小書店如何做行銷

廣告思維

善待產品

人流之外的消費者

溝通,行銷行動的起點

會員,一種立足溝通的關係

書店行銷三境界

當“書店”遇上“直銷”

簽名售書VS.活動行銷

圖書招貼的尷尬與潛力

帶著顧客搬家

新店老店不同歲

中小書店如何開網店

什麼是書店?書店是什麼?

老闆“網附身”

我的網站我做主

你怎么不淘寶?

打折還是不打折,這是個問題

理性的低價

書多,人好,心情美

線上客服,學會謙卑

問我是不是正版吧

我要“新”書

歡迎投訴!

給訂單設個交通警

簡單,簡單。再簡單

線上支付安全?安全!

為什麼是支付寶?

選快遞的門道

包郵不可為

附:小型實體書店網上銷售16問

附:對網路時代書業未來的18個想像

中小書店如何做團隊建設

店員的角色

理想的書店店員什麼樣

如何培養店員對書的熱愛

店主·師傅·質檢員

附:我們要建設一個什麼樣的團隊?

附:我們的管理者是做什麼的?

中小書店如何建立獨有價值

書店的精神內涵

為什麼賣書

文化地標

有好書才有好店

專業第一,商業第二

深耕專業

“百年老店”情結

附:稻香村的滋味

附:中小書店:大賣場壓力下的生存之道

附:一個小店主的傳統、商業化和現代化思緒

附:隨需應變心得

龍之媒內部培訓教程

我們的價值觀

店長自我檢核:做一個沒有蟲子的蘋果

新店員入門指南

店面服務要訣

電話接聽規範

店面工作手冊

我們的行銷方式

如何撰寫有銷售力的文字

龍之媒的1995~2008

逛店記——京城小書店,天真與專業同在(徐沖)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