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病

慢性胃病

慢性胃病是一種胃黏膜糜爛,因此這種疾病常被稱為是慢性非糜爛性胃炎。而且慢性胃病的病理特點是以黏膜細胞和漿細胞的黏膜浸潤為主的,而中性粒細胞和嗜酸粒細胞可存在,但量很少。慢性胃病大多無明顯症狀。在用抗生素治療後,症狀和組織學變化可改變或消失。部分有消化不良的表現,包括上腹飽脹不適,特別是在餐後、無規律上腹隱痛、噯氣、泛酸、嘔吐等。A型胃炎可出現明顯厭食和體重減輕,可伴有貧血。在有典型惡性貧血時,可出現舌萎縮和周圍神經病變如四肢特別是兩足感覺異常。

病因

1、感染因素:幽門螺桿菌感染,可能是慢性胃病的一個重要病因,在我國,幽門桿菌感染率極高,達50%--80%。在用抗生素治療後,症狀和組織學變化可改變或消失。

2、急性胃炎的繼續:由於急性胃炎治療不當,病因未能去除,長期遷延不愈,轉變為慢性胃病。

3、吸菸與飲食因素:過度吸菸和飲食不規律或過食生冷(燙)、過酸、過辣食物,經常飲用濃茶、咖啡、烈性酒等,刺激胃黏膜,導致慢性胃病症狀的出現。

4、藥物因素:長期服用乙醯水楊酸製劑等藥物,可損傷胃黏膜,就會引發慢性胃病症狀。

5、膽汁返流因素:反流入胃的十二指腸液中,主要是膽汁酸,膽汁酸以膽鹽形式存在胃內,通過損害胃黏膜屏障而引起黏膜炎症。

6、引起慢性胃病的其他因素:胃酸缺乏,使細菌易在胃內繁殖,營養不良,如長期缺乏蛋白質、維生素B族;心力衰竭或門脈高壓,使胃長期處於瘀血和缺氧狀態。

胃病檢查

胃鏡檢查是目前胃腸科醫生診斷胃病的常規武器。世界衛生組織將電子胃鏡、腸鏡作為消化道疾病診斷的金標準,是臨床不可缺少的胃腸疾病診療設備,它不僅為臨床提供明確的影像佐證,同時也可以對病變進行微創治療,胃鏡是融診斷與治療為一體的先進設備。

常規的胃鏡檢查也有局限性和不足的地方。譬如會給病人帶來一些不舒服,對咽部有一定的刺激,不大為病人所接受。另外,年邁體弱、年幼無知、一般情況差有病人都不宜用。

無痛電子胃腸鏡檢查技術,改變了過去眼淚鼻涕噁心的歷史,讓所有被檢者在安全、舒服、無痛苦、無恐懼狀態下接受內鏡檢查,也讓更多人願意接受內鏡檢查,從而為疾病的早期診斷提供了有利依據。

臨床表現

慢性胃病大多無明顯症狀。部分有消化不良的表現,包括上腹飽脹不適,特別是在餐後、無規律上腹隱痛、噯氣、泛酸、嘔吐等。A型胃炎可出現明顯厭食和體重減輕,可伴有貧血。在有典型惡性貧血時,可出現舌萎縮和周圍神經病變如四肢特別是兩足感覺異常。

注意

引起慢性胃病的因素有很多,提醒患者應根據病因對症治療,如因藥物因素,則應囑暫停服藥,如因菸酒者,則囑戒菸酒等。

患胃病者應該忌辛辣,煙,酒,特別是白酒(一兩白酒能增加本來的病情而傷害到腸胃),等食物和煙。

食療

1.仙人掌炒牛肉

材料:鮮仙人掌100克,鮮牛肉50克,調料適量。

功效:仙人掌清熱解毒,抗幽門螺鏇桿菌。用牛肉溫熱之性調配,防止寒涼傷胃。

2.辣椒肉丁

材料:泡辣椒20克,豬瘦肉絲80克,玉米油炒,佐餐食用。

功效:辣椒含辣椒素等多種人體需要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炒肉後補充了萎縮性胃炎黏膜再生所需要的蛋白質。辣椒刺激前列腺素分泌,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所以少量吃辣椒對萎縮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是有益的。但大量吃辣椒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可使胃黏膜充血,可促使潰瘍出血。所以潰瘍出血以及慢性淺表性胃炎活動期要禁止食用辣椒。

3.土豆甘藍生汁

材料:取新鮮土豆250克,洗淨去皮後切碎,將鮮甘藍150克白色葉片帶芯洗淨後切碎,二者放入果汁機,榨取汁液。現榨現飲,上、下午各1次(約200毫升)。

功效:清熱解毒,制酸生肌。土豆富含維生素C和天然消炎成分,有抑滅幽門螺鏇桿菌的作用;甘藍(又名捲心菜、蓮花白)含有植物殺菌素、維生素U“潰瘍癒合因子”。

4.蒲公英粥

材料:鮮蒲公英60克,粳米50克。煮粥連吃3周以上。

功效:蒲公英有清熱解毒、抗菌的作用,對幽門螺鏇桿菌引起的慢性淺表性胃炎及膽汁反流性胃炎都有很好的療效。

5.丁香肉桂雞

材料:公丁香6克,胡椒6克,肉桂15克,老母雞1隻。蔥、姜、八角茴香、山奈等調料適量。

功效:公丁香、肉桂、胡椒等香料有溫胃止痛、行氣消脹的功效,所以對虛寒性慢性胃炎有效。

6.薏米山藥粥

材料:山藥、芡實、薏米、冰糖。山藥、芡實、薏米的比例是1:1:1,用保鮮膜封號,浸泡一夜,第二天用豆漿機打碎成粉漿狀,然後用砂鍋熬制,按照口味加入冰糖,先大火後小火,邊攪動邊煮。

功效:具有滋養肺腎、養胃護胃的作用,適合消化不良、腹瀉、全身無力、心悸氣短等等症狀。

老胃病四字方針

老胃,老胃病

食慾減退,上腹脹痛,飯後飽脹、噯氣。噁心、流清口水……您的老胃沒準又犯病了。

虛弱的脾胃易鬧病。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長期飲食不規律往往導致脾胃虛弱、抵抗力差,幽門螺桿菌等容易趁虛而入、引發炎症、潰瘍等。中老年的消化能力每況愈下,而老化的牙齒使食物得不到充分的咀嚼,加重胃的負擔;加上常年的藥物以及濃茶、酒、咖啡和過度吸菸等刺激,老胃往往健康堪虞、炎症多發。

炎炎夏日,人體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染幽門螺桿菌,導致胃炎高發。加上空調等原因,冷熱交替易誘發感冒。人們在服用解熱、止痛等藥物時,胃黏膜收到強烈刺激,也會誘發慢性淺表性胃炎,或加重慢性淺表性胃炎。勞碌半生的老胃,此時更加需要您的呵護。

對症下藥話胃痛

不少中老年人久病成醫,胃痛了就吃幾片止痛藥。如此掩耳盜鈴非常要不得,因為亂吃止痛藥會掩蓋疼痛的真相,甚至會加重病情。

胃痛,還須先看癥結,再對症下藥。腹部疼痛可能是胃有問題,但也可能是胃部周圍其他臟器,如肝臟、膽囊、胰腺等出了問題。止痛藥止住了疼痛,卻不能消除病因,腹腔內的病變可能悄悄在眼皮底下進一步惡化。止痛藥還會暫時掩蓋疼痛的部位、性質和規律,妨礙醫生觀察病情、判斷患病部位、造成誤診,讓疼痛的元兇“逍遙法外”。要想徹底的根治胃病,用這種自己隨便買藥吃的方式是非常不可取的,並且有些藥物非但解決不了病痛反而會給肝臟造成負擔,最後胃病沒有治好反而還會傷肝。所以,在胃痛或者胃不舒服的時候,不要憑著根本構不成科學依據的經驗去自行購藥,更不要隨便的聽信售貨員的推薦,盲目購藥。

因此,老胃病犯了,切不可光憑經驗自行服藥,尤其是出現和往常不一樣的症狀時更要注意,最好去醫院檢查後再用藥,以防病情惡化。新發病者,更應先診斷清楚是何種原因導致胃部不適,再對症治療。

治養結合好得快

慢性胃病病程長,病人多脾胃虛弱,或虛中夾實。光治不養,虛弱的脾胃還是炎症連連,周而復始。對付老胃病,應貫徹四字方針——治養結合。

治胃病,首先可用疏肝和胃之法以治痛制酸;其次應養脾胃,要以健脾養胃固本之法貫穿全程,重用黃芪、黨參等中藥,從根本上改變脾胃功能。

尤其是對於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屬於氣虛、脾虛、血瘀證一類的病人,應按“健脾養胃、益胃生津”的主旨施加治療。用黃芪、三七、紅參、珍珠層粉、人工牛黃等中藥補氣健脾,寧心安神、行氣活血,消炎生肌。如此,既能殺菌治胃炎,又從本質上健脾養胃,防治胃病發作。

胃痛選藥需謹慎

許多人在胃疼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止痛片這種短期速效止痛的藥,這樣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止痛片根本就沒有起到治療的作用,它僅僅是通過麻痹來緩解疼痛,久而久之,就會對此產生依賴,並且在之後的日子裡只要病發就會越來越疼,對身體的損害極大的。市面上有很多胃藥,選擇的時候更需謹慎,因為有些藥會傷及到肝臟,所以要選一些中藥製劑,且對胃和肝都不會產生負擔的藥物。葵花胃康靈在其中就是不錯的選擇,它含有甘草、白及、三七、、白芍、茯苓等中藥材,止痛更治痛,治療老胃病。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使得人們把胃痛已經當作家常便飯,很少會去重視,這樣是非常不可取的,因為胃是消化系統,消化系統不好就會難以吸收到食物中的營養,然後導致營養不良,甚至會患上胃炎乃至胃潰瘍,所以胃病絕對不容忽視。

中藥治療

很多人都經歷過胃病的痛苦,有些人是偶爾疼,而有些人是久病纏身,在病發時很多人都去藥店自己購買中藥來治療胃病,有時能緩解,有時則沒有見效。其實,每個人的病情與症狀特點是不同的,所以要選擇適宜的藥物來服用。

白芍、白及、三七、甘草、茯苓、延胡索、海螵蛸這些中藥主治柔肝和胃,散瘀,緩急止痛。常用於肝胃不和、瘀血阻絡所致的胃部不適。以這些藥物為主藥的中成藥葵花胃康靈也是臨床常用的胃病治療藥物,主要針對胃脹、胃痛、噯氣、泛酸等症狀,用於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胃出血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