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姑豆腐大白菜湯

慈姑豆腐大白菜湯

慈姑豆腐大白菜湯,是一款美味菜譜,主要材料有慈姑5個(約300克)、大白菜200克、豆腐兩塊、豬月展100克、姜2片。

美味中國美食網-菜譜美味中國美食網-菜譜
慈姑是冬天的時鮮貨,所謂“不時不食”,此時吃味道最佳。用其搭配同為冬日佳蔬的大白菜,再加點豆腐和肉片,滾一鍋雪白清甜湯水。細品慈姑,先甜後苦再變甘,別有一番風味。

美食原料:

主料:慈姑5個(約300克)、大白菜200克、豆腐兩塊、豬月展100克、姜2片
調味料:生抽1湯匙、油2湯匙、鹽適量

製作方法:

1. 慈姑洗淨,掐去頂芽,削去外皮,切厚片;
2. 大白菜洗淨,切長段;豆腐切小塊;
3. 豬 洗淨,切薄片,用少許油、生抽醃好;
4. 將5碗水倒入寬口瓦煲煮沸,下兩湯匙油,放入慈姑和豆腐燒開,煮10分鐘,接著下大白菜略煮,再下肉片,滾熟即可下鹽調味食用。

美味貼士:

慈姑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毒、強心抗癌等功效,但慈姑必須煮熟透才可食,否則會咽喉麻澀。

菜譜功效:

清熱解毒,潤肺止咳。

食材分析:

慈姑
李時珍說:“慈姑一根歲產十二子,如慈姑之乳諸子,故以名之。”一下子這種水生植物便有了個十分動人的質樸形象。慈姑的味道甜中帶苦,但這也是它的可貴之處。沈從文認為,與土豆比,它的“格”高,恐怕得歸功於一點兒苦味。也是,小時候每逢過年,媽媽總愛做慈姑紅燒肉,媽媽愛吃慈姑,我就嫌那股、苦味,小孩子對帶苦味食物大多不感興趣,但年紀稍長,對微苦的食物也品出各種奧妙來。就像媽媽對自己的愛,小時候覺得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但現在長大成人卻體會到那箇中偉大。慈姑的苦正是有著這一點韻味吧。
就有不少人獨愛慈姑的苦味,像江南有款“炒慈姑梗”的名菜,梗即頂芽,剝去外皮,爆過,加鹽與糖,潑水少許,炒幾下即起,所需慈姑較多,用來款待稀客。但近來聽說慈姑容易吸附土壤和水裡的重金屬,尤其是外皮和頂芽,吃前需去除,那這道炒慈姑梗怕要少人問津了。前面說的慈姑紅燒肉也是一道名菜,據傳是清宮御膳之一,大江南北都有人愛吃,至多有些配料不同,肉因慈姑吸足了湯汁而不肥膩,慈姑則因浸透了油潤而酥爛香甜。
慈姑的美食還有炸慈姑片,美味不輸薯片;雞湯慈姑羹、慈姑冬菇上素等則是適合家常製作的佳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