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

感染性疾病是由於病人在治病期間,由於體質和抵抗病菌能力較差,而被感染其它疾病。像剛做過手術的人,不注意對刀口消毒和保護,容易被感染而不易癒合。還有的病人由於動了大手術,在癒合期間,引起肺炎,這叫感染性肺炎。像白求恩就是因為手上的刀口被細菌感染而不治身亡的。

王辰主編

書 名: 感染性疾病

作者:王辰

出版社: 人民衛生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7月

ISBN: 9787117119306

開本: 16開

定價: 128.00 元

內容簡介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基於臨床病例的診治析評》設十一章,論述感染性疾病診療中的十一個重要問題。章下設節,每一節由一個實際病例引出我們的問題、經驗和思考。一個病例就是一個故事,通過這個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作出分析和評論。《感染性疾病:基於臨床病例的診治析評》不講過多的理論,主要是結合臨床實例,引導醫生合理診療感染性疾病。希望《感染性疾病:基於臨床病例的診治析評》能促進醫生思考,讀來不會"犯困"。 感染性疾病的診治與預防正不斷面臨新的變化,可是目前還比較缺乏相應的感染病學專著去迎接這樣的挑戰。感染性疾病在臨床上很普遍,是各科醫生經常面臨的問題。但是,目前對感染性疾病的診治也較普遍地存在著誤區,使得臨床中的感染問題變得愈發複雜和嚴重。隨著抗感染藥物選擇壓力的逐漸增大、細菌耐藥性的傳播及相形之下新藥研發的減慢,很多以前可治的細菌感染現在變成了“不治之症”。作者編寫《感染性疾病:基於臨床病例的診治析評》的初衷只有一個:促進感染病學學科的發展和提高對感染性疾病的診治水平。我們力求以比較新穎、實用的方式和編寫體例來達到這一目的。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感染病有別於傳染病

綜述評

第一節 發熱、皮疹、低血壓、血小板減少

第二節 不明原因高熱伴腰腿痛

第三節 高熱、脾大、脾多發局灶性病變

第四節 發熱、肝脾大、球蛋白升高2年

第五節 高熱、腹瀉、白細胞、血小板降低

第六節 反覆發熱,淋巴結腫大19年

第七節 發熱4天,意識障礙10小時合併肝腎功能損傷

第八節 間斷髮熱2個半月

第九節 急起高熱、劇烈頭痛、遊走性皮疹

第十節 咳嗽、咳痰、痰中帶血伴呼吸困難7個月

第十一節 持續右側軀幹疼痛麻木伴間斷髮熱2個月,右眼視物模糊1個

手足口病——腸道病毒71型感染性疾病知識手足口病——腸道病毒71型感染性疾病知識

第二章 貌似感染的非感染性疾病

綜述評

第一節 咳嗽、咳白痰、氣短、發熱半年

第二節 異基因骨髓移植後,發熱、黃疸、急進性肺部浸潤性改變

第三節 嗜睡、發紺、低血壓

第四節 頭暈、乏力、腹瀉伴一過性意識喪失

第五節 咳嗽、咳痰1個月,右中下肺野大片狀陰影

第六節咳嗽、黏痰、高熱、血象高、肺部實變影

第七節 持續胸痛、發熱、雙肺濕噦音

第八節 咳嗽、雙上肺滲出影、雙側胸腔積液

第九節 周期性發熱、雙肺大葉性實變

第十節 全身關節疼痛、下肢水腫、呼吸困難

第十一節 發熱、咳嗽、咯血、胸痛、兩肺多發斑片和結節影

第十二節 反覆鼻出血、咳嗽、咯血、血尿伴發熱

第十三節 左耳屏前病灶術後4個月,咳嗽、咳痰伴發熱20天

第四節 高熱、雙肺多發空洞、聽力減退

第五節 高熱、雙肺陰影、抗生素治療無效、嗜酸陛粒細胞增高

第十六節 咳嗽、咳痰、氣喘、反覆發熱、肺部遊走性浸潤性陰影2個月

第十七節 胸悶、氣短9天,雙肺遊走性陰影

第十八節 呼吸困難、雙肺瀰漫}生滲出影

第十九節 咳嗽、咯血、咳樹枝狀痰5個月

第二十節 大咯血並咳出支氣管樹樣物

第二十一節咳嗽、咳痰伴雙肺多髮結節、肺門淋巴結腫大

第二十二節胸悶、氣短、間斷胸痛22年,咳痰帶血3個月

第二十三節寒戰、發熱、咳嗽2個月伴排尿困難

第二十四節創傷伴外周血白細胞顯著升高

第三章 明確病原學:助我們事半功倍

綜述評

第一節 收廢品老人,發熱、咳嗽、咳痰、胸痛伴有呼吸困難1個月

第二節 高熱、雙肺多發空洞、肝內多發低密度占位

第三節 散在皮下結節、皮膚表面紅腫、膿性丘疹

第四節 慢性咳嗽、咳痰、反覆咯血2()餘年,發熱5天

第五節 發熱、咳嗽、肺部厚壁空洞

第六節 咳嗽2年半,多發淋巴結腫大2年,伴淋巴結破潰7個月

第四章 結核病:伺機進攻的敵手

綜述評

第一節 高熱、白細胞減少、呼吸困難、肺部急進性瀰漫性浸潤陰影

第二節 發熱、乾咳、氣短1個月

第三節 高熱、咳嗽21天,兩肺瀰漫性病變7天

第四節 反覆發熱、咳嗽、咳痰8個月

第五節 發熱、呼吸困難2個月,雙肺囊腔樣改變

第六節 咳嗽、雙肺多發團絮狀陰影

第七節 發熱、右上肺實變1個月

……

第五章 真菌感染:正待撥開的迷霧

第六章 免疫缺陷患者的感染:內外交困的難局

第七章 社區獲得性肺炎:明明白白治肺炎

第八章 耐藥菌院內感染:治療棘手依然

第九章 心內膜炎:常被漏的疾病

第十章 其他部位感染:病象各異

第十一章 感染中毒症:認識不斷變化

……

鄧國華主編

鄧國華主編鄧國華主編

作者: 鄧國華 主編

出 版 社: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5-5-1

字數: 496000

I S B N : 9787532377732

包裝: 精裝

定價:65.00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以感染性疾病為主題的臨床診斷專著。本書內容注意汲取國內外近年來在感染病學中的成熟經驗並充分注重臨床實用性,既扼要介紹了感染性疾病的病因、臨床特徵、診斷方法、治療原則及鑑別診斷,更著重對其診斷方法進行評析,有些章節中還結合典型病例展開了針對性的討論,以有利於臨床思維符合於客觀實際及提高診斷水平。本書的作者匯聚了北京協和醫院從事感染病學的資深專家和醫技骨幹,臨床經驗豐富,診斷思維縝密,寫作態度嚴謹。對感染科及其他臨床醫師而言,本書是一部頗有價值的參考書。

目錄

第一章 發熱的病因診斷

第二章 呼吸道病毒感染

第三章 皰疹病毒感染

第四章 出血熱病毒感染

第五章 腸道病毒感染

第六章 病毒性什炎

第七章 愛滋病

第八章 動物源性病毒感染

第九章 病毒性腦膜炎

第十章 病毒性腦炎

第十一章 慢病毒感染

第十二章 朊病毒病

第十三章 立克次體感染

第十四章 革蘭陽性球菌感染

第十五章 革蘭陽性桿菌感染

第十六章 腸道革蘭陰性桿菌感染

第十七章 傷寒與非傷寒沙門菌感染

第十八章 急性腸道感染和細菌性食物中毒

第十九章 動物源性細菌感染

第二十章 細菌性腦膜炎

第二十一章 腦膿腫

第二十二章 非典型肺炎

第二十三章 感染性骨髓炎和關節炎

第二十四章 其他重要病原菌感染

第二十五章 結核病

第二十六章 結核性腦膜炎

第二十七章 結核性腹膜炎

第二十八章 非結核分枝桿菌病

第二十九章 性傳播疾病

第三十章 非性病螺鏇體感染

第三十一章 深部真菌病

第三十二章 隱球菌腦膜炎

第三十三章 腸道原蟲感染

第三十四章 卡氏肺孢子蟲肺炎

第三十五章 其他重要的寄生蟲病

附錄 抗生素的臨床套用

新版圖書信息

感染性疾病感染性疾病

書 名: 感染

性疾病

作者:魏來

出版社: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4月1日

ISBN: 9787530449806

開本: 16開

定價: 38.00元

內容簡介

《感染性疾病》內容簡介:當今醫學的發展,正在經歷深刻的變革,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挑戰。一方面,隨著醫學本身及相關學科的發展,新的診療技術和方法層出不窮,解決了許多以往無法克服的難題,為患者和醫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例如冠心病監護病房(CCU)的建立使急性心肌梗死的住院病死率由30%降至15%,靜脈溶栓開展之後又降至10%以下,而經皮腔內冠狀動脈成形術(ema)的套用使住院病死率進一步下降至5%左右。這是人類醫學發展史上的重大進步。另一方面,許多根據動物實驗的發現、臨床經驗或推理認為正確的治療並沒有經過循證醫學的檢驗,即沒有有力的證據證明治療安全有效,有些甚至有害。邏輯推理並不永遠是真理!另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對新技術和新方法的不規範、不合理使用、過度使用甚至是濫用,導致的傷殘實際超過空難、車禍和地震災害的後果,而未引起人們甚至醫務界的震動和重視。例如盲目使用1類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室性早搏和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導致妁死亡,遠遠超過了美國民航史所有空難死亡人數和朝鮮、越南戰爭陣亡美國士兵的總和。人們感到很神奇的Swan-Ganz導管在實際套用中並未證實獲得預期的價值。在我國十分流行的預期輸液,稀釋血液防血栓的做法沒有任何可靠的證據,浪費資源,延誤病情。

症狀體徵

當致病微生物引起炎症或器官功能障礙的症狀時,就稱為感染性疾病。病原在體內繁殖,或者是因為病原產生的毒素引起宿主中毒、都是由感染造成的。很多感染,臨床上不會有症狀或者症狀十分輕微,但是感染性疾病最後的結局不外有下列四種:

(一)感染終止,致病微生物被消滅。

(二)慢性感染,致病微生物持續引起慢性炎症。

(三)帶原狀態,致病微生物對宿主無害,存在宿主體內,可傳染給其他宿主。

(四)潛伏狀態,致病微生物暫時對宿主無害,等待機會,伺機而動。

預防護理

1、注意營養,科學的飲食。少吃油膩煎炸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多飲水。春季可根據各人情況可預防服藥,如:板蘭根製劑,抗病毒口服液、王老吉沖劑、維生素c製劑等;家用湯類可因人用些清熱健脾祛濕功效的,如淮山、伏苓、棉茵陳、木棉花等。

2、提高機體免疫力,加強體格鍛鍊。保持居室適當溫度和濕度及空氣流通,流行病季節可用食醋薰蒸1小時或用0.2%過氧乙酸噴霧熏蒸居室空氣消毒和擦拭地面。根據氣候變化適當添減衣服,同時創造條件進行室外鍛鍊活動。

3、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病原侵襲。儘量少去擁擠的公共場所,不帶孩子探病。注意飲食衛生,儘量不在外就餐和不吃外帶食物。

4、發現不適,及時就醫。如出現有頭痛、咳嗽、發熱和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狀,及時到有條件醫院診治,避免病情貽誤。

病理病因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疾病統稱為感染性疾病,其中傳染性較強,可引起宿主間相互傳播的疾病稱傳染病。非傳染性感染是由外環境中的病原體感染宿主,如氣性壞疽病是由土壤中的厭氧菌——產氣莢膜梭菌侵入傷口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類型

一、按病原體來源分類

根據感染病原體來源的不同,常將感染分為外源性感染和內源性感染。

1、外源性感染:指由外界致病病原體侵人人體後導致的感染,如傷寒、細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等多為外源性感染。

2、內源性感染:指由人體自身的正常菌群,在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時引起的感染,因為這些細菌必須在一定條件下才能致病,所以又稱為條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或機會致病菌(opportunistic pathogen),如腸道菌群中的大腸埃希菌、腸球菌等引起的感染多為內源性感染。

二、按感染部位分類

1、局部感染:感染局限於一定部位,如癤、癰、壓瘡等局部化膿性炎症。

2、全身感染:感染髮生後病原菌或其代謝產物向全身擴散,引起各種臨床表現。如白喉,破傷風,傷寒沙門菌或結核分枝桿菌、腦膜炎球菌引起的菌血症,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化膿性鏈球菌等化膿性細菌或革蘭陰性菌所致的敗血症,小兒中毒性菌痢等。

三、按感染的結局分類

病原體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人體,即開始了感染的過程。侵入人體的病原體可被機體清除,也可定植、繁殖,進而造成機體組織的炎症、損傷及其他病理變化。因此可出現不同的感染類型,如病原體被清除、隱性感染、顯性感染、持續性感染、細菌攜帶狀態、潛伏性感染等,感染類型可隨病原體與宿主雙方力量的增減而移行、轉化或交替發生。

1、病原體被清除:細菌侵入人體後,可由於毒力弱、數量少的原因,有的被機體的非特異性免疫屏障清除(如在胃酸的作用下,嗜鹼的霍亂弧菌可被清除);也可由機體內的特異性被動免疫(來自母體抗體或人工注射的抗體)所中和,亦有被特異性主動免疫(通過預防接種或感染後獲得的免疫)所清除的情況。

2、隱性感染(covert infection):指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只引起機體發生特異性免疫應答,不出現了臨床症狀、體徵及生化改變,或是只出現不明顯的臨床症狀、體徵,甚至生化改變,稱為隱性感染,亦稱亞臨床感染,只能通過免疫學檢查才能發現疾病。在大多數流行性傳染病中,以隱性感染為主,隱性感染者一般占人群的90%或90%以上,約為顯性感染的10倍。

感染性疾病肺部結構圖感染性疾病肺部結構圖

3、顯性感染(overt infection),又稱為臨床感染,病原體侵入人體後,在病原體數量多、毒力強的前提下,引起機體產生免疫應答,特別是機體發生免疫病理反應,導致組織損傷,生理功能改變,隨之出現一系列臨床病理體徵和症狀,即臨床病理表現,稱之為顯性感染(如麻風、結核、流感等)。顯性感染在感染中僅占小部分。顯性感染的過程結束後,病原體被清除,感染者可獲得牢固的免疫力(如傷寒病);但有些感染性疾病(如菌痢)則病後免疫並不牢固,容易再受感染而發病。

4、持續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指病原體感染機體後,可在宿主體內持續很長時間,短則幾個月,長達數年,數十年甚至終生,成為慢性感染狀態和重要的傳染源,持續性感染根據其特徵可為2種類型,即慢性感染,如B型肝炎病毒(HBV)、C型肝炎病毒(HC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EB病毒、巨細胞病毒(CMV)等感染;潛伏感染,如單純皰疹病毒;慢發病毒感染如朊粒(prion)引起的克雅(C-J)病和庫魯(Ku-ru)病等。

5、病原體攜帶狀態(carrier state),即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引起顯性或隱性感染後,未被機體排除而呈攜帶狀態。病原攜帶者的共同特徵是沒有臨床症狀,但能不斷或間歇地排出病原體,因而成為感染性疾病的重要傳染源。

預防

1、控制傳染源屠宰朊毒體病畜及可疑病畜,並對動物屍體妥善處理。有效的殺滅朊毒體方法包括焚化、高壓消毒132℃持續1h、5%次氯酸或1mlo/L氫氧化鈉60min浸泡等;限制或禁止在疫區從事血製品以及動物材料來源的醫用品的生產;朊毒體病及任何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患者、曾接受器官提取人體激素治療者、有朊毒體病家族進行家庭史者和在疫區居住過一定時間者,均不可作為器官、組織及體液的供體;對遺傳性朊毒體家族進行監測,予遺傳諮詢和優生篩查。

2、切斷傳播途徑革除食用人體組織陋習,不食用朊毒體病動物肉類及製品,不以動物組織飼料餵養動物,醫療操作嚴格遵守消毒程式,提倡使用一次性神經外科器械。

編輯推薦

《感染性疾病》體例新穎,實用性強,對臨床醫生及檢驗科醫生的實踐工作都具有很好的指導作用。

作者簡介

趙秀英,女,1969年2月出生。香港大學理學博士,首都醫科大學內科學碩士,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北京清華長庚醫院檢驗醫學科主任,曾任北京佑安醫院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全面負責科室質量管理、科研與教學工作;北京佑安醫院學術委員會委員;生物安全委員會專家委員;醫院感染控制委員會委員。兼任中國醫師協會檢驗醫師分會委員,北京醫師協會醫學檢驗專科醫師分會常務理事,《世界華人消化雜誌》編委,《北京醫學感染與傳染研究》編委,《中國醫學論壇報一全科醫學周刊》檢驗醫學欄目編委。完成和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一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課題項目多項,在SCI收錄期刊和國內統計源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

胡云建,1988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北京醫院檢驗科主任技師,臨床微生物室主任。現任《中華檢驗醫學雜誌》編委、《協和醫學雜誌》編委,《梅里埃抗感染與實驗診斷雜誌》副主編,國家衛生和汁劃生育委員會實驗室病原菌實驗室生物安全評審專家,中華醫學會檢驗分會臨床微生物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微生物與免疫分會微生物學組委員,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委員,北京藥理學會抗感染藥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市繼續教育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評標專家,北京市耐藥監測網專家委員,歐洲臨床微生物和感染學會(ESCMID)委員等。獲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次,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獎2次,局級成果獎10餘次。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60餘篇,參加編寫10本專著和2本譯著。

吸毒導致的感染性疾病

愛滋病(包括其他性傳播疾病)

吸毒是傳播愛滋病的溫床。這是因為:1)吸毒者常常共用針管、針頭,引起愛滋病毒的經血液傳播。吸毒者毒癮上來,常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湊在一起共用一副注射器,別說消毒,連起碼的清洗都來不及。如果其中有一個人是愛滋病毒感染者,注射器就會被污染,愛滋病毒就會在其他吸毒者中傳播。2)吸毒者的性行為往往是很混亂的,性亂交引起愛滋病毒的經性途徑傳播;3)吸毒者的體質下降,身體免疫力差,也為愛滋病毒的感染和發病創造了條件。

●急性支氣管哮喘

海洛因對呼吸中樞、咳嗽中樞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可刺激呼吸道黏膜下迷走神經感受器反射性引起支氣管痙攣;氣管分泌物變粘稠,使氣管阻力增加;其所含各種雜質都可成為特異體質的變應原,引起氣管變應性炎症和呼吸道高反應性,故急性支氣管哮喘發生率高達56%。

●瘧疾

隨著人口流動增多,在瘧疾流行區感染瘧疾的吸毒者,通過針頭的傳播,也成了瘧疾的播散者。

●類鼻疽

這是由假單胞細菌所致的慢性肺部感染,偶見於虛弱的吸毒患者中。

●骨髓炎

骨髓炎包括脊椎體、胸鎖乳突肌關節和其它部位,通常由於注射帶入的微生物經血源播散等。

●破傷風

毒品及其溶劑或注射器具被污染,以及注射部位皮膚不消毒是感染破傷風桿菌的主要原因;再加之吸毒者普遍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一旦感染破傷風,多臟器功能障礙等嚴重合併症的發生率極高,其病死率顯著高於非毒癮者。

●卡氏肺孢子蟲肺炎

卡氏肺孢子蟲寄生在人和動[斤健康·8物的肺泡里,附著於肺泡上皮,通過空氣和飛沫經呼吸道傳播。吸毒者,特別是愛滋病患者,卡氏肺孢子蟲肺炎的發病率高達65%~8O%,表現為氣促、呼吸困難、發熱、胸痛,如不及時治療,死亡率極高。

●皮膚感染

這與吸毒者不注意皮膚衛生和多次針刺注射有關。皮膚感染血管損傷是靜脈吸毒者普遍的併發症。有報導,48例靜脈吸毒者皮膚感染,其中8例截肢,5例死亡。

●細菌性肺炎

HIV陽性的靜脈注射毒品者可感染嚴重的細菌性肺炎,如鏈球菌肺炎、流感桿菌肺炎高於HIV陰性靜脈注射毒品者5倍之多,而且病死率明顯增高。

●感染性心內膜炎

靜脈注射毒品已成為感染性心內膜炎的重要發病原因。反覆使用未經消毒的注射器和注射用水,將大量的細菌、病毒直接帶入血液,使心臟瓣膜首先受害,沉積於瓣膜周圍的細菌和毒素不僅毀損瓣膜的形態和功能,而引起貧血、發熱、心功能衰竭 ,更為嚴重者瓣膜贅生物脫落形成肺栓塞、腦梗死而猝死,病死率為10%。

●病毒性肝炎

據報導,靜脈吸毒者,B型肝炎(HBV)、C型肝炎(HCV)感染率分別為 53.%~65.9%和70.6%~76%:庚型肝炎(HGV),健康志願獻血者檢出率為1.7%,而靜脈吸毒者高達 52.5%。

●結核病

毒癮者HIV感染率高達 60%~98.2%,HIV陽性的靜脈注射毒品者活動性結核病患病率上升。有報導結核病發病率較沒有感染愛滋病患者高 30倍。而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占50.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