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的鏡子

情緒的鏡子

《情緒的鏡子》是2011年7月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展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假如電影《十誡》、“紅藍白三部曲”中沒有普列斯納的哲理性音符;假如《塞瑟島之旅》缺少卡蘭德若詩一般音樂的呼應;假如久石讓的童趣樂曲從未出現在宮崎駿的電影中……或許這些曾深深打動了無數影迷的電影將黯然失色。

必要的靜默——世界電影音樂創作談》作者羅展鳳與十餘位世界頂尖電影音樂家訪談,記錄其獨特的電影音樂創作理念,他們對藝術的堅持和思考以及對生命的感悟。藉此我們知道,那些音樂何以如此動人。

珍貴訪談外,《必要的靜默——世界電影音樂創作談》亦收錄創作者本人的公開演講。

作者簡介

羅展鳳,現任香港公開大學創意寫作與電影藝術講師,專研電影音樂,為華語世界此領域內少數研究者之一。自2004年起,有關著作包括《映畫x音樂》(中文簡體版為《電影X音樂》,《流動的光影聲色:羅展鳳映畫音樂隨筆》及《必要的靜默:世界電影音樂創作談》。香港中文大學文化研究文學碩士、中國語言及文學學士(副修哲學及性別研究)。曾任職電視台編劇、副刊記者、雜誌及出版社資深編輯等工作。另客席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及香港藝術學院,教授電影音樂、電影理論及欣賞課程,另亦為《看電影》(上海)及《香港電影》(香港)撰寫電影音樂專欄。 2010年獲亞洲文化協會頒發半年期“利希慎基金獎助金”,遊學紐約。2011年4月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香港藝術發展獎——年度最佳藝術家獎(藝術評論)。

目錄

序一 別讓自己錯過/潘國靈

序二 書寫配樂藍圖/張志偉

哲理型電影音樂家:茲比格涅夫·普賴斯納

希臘尋根詩人:艾蓮妮·卡蘭德若

以殘缺和聲反抗憂鬱:貝拉·塔爾

半世紀的光影音樂傳奇:恩尼奧·莫里科

感性的築夢者:久石讓

將簡約主義帶進音樂的第一人:麥可·尼曼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音樂家之一:菲力普·格拉斯

從聲音、噪音到音樂的再思考:大友良

默片復興功臣:卡爾·戴維斯

將現代電子音樂元素滲進經典默片:ITN

當爵士小號手遇上電影:特倫斯·布蘭查德

英式浪漫演繹:喬治·芬頓

後記 靜默之必要/羅展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