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形式障礙

思維形式障礙

包括聯想障礙以及思維邏輯障礙。

思維形式障礙

(disorders of the thinking form)
包括聯想障礙以及思維邏輯障礙。常見的症狀如下:
1.思維奔逸(flight of thought)又稱觀念飄忽,指聯想速度加快、數量增多、內容豐富生動。患者表現健談,說話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出口成章,訴述腦子反應快,特別靈活,好象機器加了“潤滑油”,思維敏捷,概念一個接一個地不斷湧現出來。說話增多,語速加快,說話的主題極易隨環境而改變(隨境轉移),也可有音韻聯想(音聯),或字意聯想(意聯)。多見於躁狂症。
【典型病例】
女50歲雙相障礙躁狂發作
醫生請病人讀當天的報,標題是“朝著光明的道路前進”,病人邊讀邊加以說明:“朝即是朝廷的朝,革命不是改朝換代,我們家門是坐北朝南,朝字上下有兩個十字,中間有個日字,子曰學而時習之,朝字左半有日字,右半有月字,兩字合起來念明,光明黑暗,開燈關燈,電燈管兒燈。(醫生催她念報)朝中方、四方形、三角形、幾何面、方的、圓的,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此時,進來一位老醫生,病人馬上站起讓坐,說向白衣戰士學習,向白衣戰士致敬。(音聯、意聯、隨境轉移)。
2.思維遲緩( inhibition of thought)即聯想抑制,聯想速度減慢、數量的減少和困難。患者表現言語緩慢、語量減少,語聲甚低,反應遲緩。患者自覺腦子變笨,反應慢,思考問題困難。患者感到“腦子不靈了”、“腦子遲鈍了”,多見於抑鬱症。
3.思維貧乏(poverty of thought)指聯想數量減少,概念與辭彙貧乏。患者體驗到腦子空洞無物,沒有什麼東西可想。表現為沉默少語,談話言語空洞單調或詞窮句短,回答簡單。嚴重的患者也可以什麼問題都回答不知道。見於精神分裂症、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精神發育遲滯。
4.思維散漫(looseness of thought)指思維的目的性、連貫性和邏輯性障礙。患者思維活動表現為聯想鬆弛,內容散漫,缺乏主題,一個問題與另外一個問題之間缺乏聯繫。說話東拉西扯,以致別人弄不懂他要闡述的是什麼主題思想。對問話的回答不切題,以致檢查者感到交談困難。
5.思維破裂(splitting of thought)指概念之間聯想的斷裂,建立聯想的各種概念內容之間缺乏內在聯繫。表現為患者的言語或書寫內容有結構完整的句子,但各句含意互不相關,變成語句堆積,整段內容令人不能理解。嚴重時,言語支離破碎,個別詞句之間也缺乏聯繫,成了語詞雜拌(word salad)。多見於精神分裂症。如在意識障礙的背景下出現語詞雜拌,稱之為思維不連貫(incoherence of thought)。例如:“雞在叫,人生,人生,我是周老爺(病人姓周),寶蓮燈,保養身體……。”
【典型病例】
男23歲精神分裂症
醫生問:“你在哪裡工作?”,患者答:“這是多餘的問題,衛星照在太陽上,陽光反射到玻璃上,跟著我不能解決任何問題,馬馬虎虎,搗搗漿糊。”問:“你近來好嗎?”,答:“我不是壞人,家中沒有房產,計算機病毒是誰搗的鬼,我想回家。”
6.病理性贅述(circumstantiality)思維活動停滯不前迂迴曲折,聯想枝節過多,做不必要的過分詳盡的累贅的描述,無法使他講得扼要一點,一定要按他原來的方式講完。見於癲癎、腦器質性及老年性精神障礙。
【典型病例】
男44歲麻痹性痴呆
當醫生問“你們工廠幾點上班時”,病人答:“我每天七點起床,洗臉,漱口,到廠對面的鍋爐房打水,那裡的開水很熱,鍋爐房有值班的老頭,六十多歲了,他有一個孩子,大概是七八歲的樣子,孩子的媽媽常來,提著一個籃子,裡頭放著吃的東西,我打開水時碰見過她。洗完臉後才去食堂吃飯,人很多,要排隊,我每天吃一大碗稀飯、兩個饅頭、一分錢鹹菜,工人常常吃完飯打桌球,我不會打,所以吃完飯就上班了,不到八點就開始工作……。”
7.思維中斷(blocking of thought)又稱思維阻滯。患者無意識障礙,又無外界干擾等原因,思維過程突然出現中斷。表現為患者說話時突然停頓,片刻之後又重新說話,但所說內容不是原來的話題。若患者有當時的思維被某種外力抽走的感覺,則稱作思維被奪(thought deprivation)。兩症狀均為診斷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狀。
8.思維插入(thought insertion)和強制性思維(forced thinking)思維插入指患者感到有某種思想不是屬於自己的,不受他的意志所支配,是別人強行塞入其腦中。若患者體驗到強制性地湧現大量無現實意義的聯想,稱為強制性思維。兩症狀往往突然出現,迅速消失。對診斷精神分裂症有重要意義。
9.思維化聲(thought hearing)患者思考時體驗到自己的思想同時變成了言語聲,自己和他人均能聽到。多見於精神分裂症。
10.思維擴散(diffusion of thought)和思維被廣播(thought broadcasting)患者體驗到自己的思想一出現,即為盡人皆知,感到自己的思想與人共享,毫無隱私而言,為思維擴散。如果患者認為自己的思想是通過廣播而擴散出去,為思維被廣播。上述兩症狀亦為診斷精神分裂症的重要症狀。
11.象徵性思維(symbolic thinking)屬於概念轉換,以無關的具體概念代替某一抽象概念,不經患者解釋,旁人無法理解。如某患者經常反穿衣服,以表示自己為“表里合一、心地坦白”,常見於精神分裂症。正常人可以有象徵性思維,如以鴿子象徵和平。正常人的象徵以傳統和習慣為基礎,彼此能夠理解,而且不會把象徵當作現實的東西。
【典型病例】
男34歲精神分裂症
患者經常雙臂舞動,有時將左腿放在右腿上,有時以右腿放在左腿上,有時雙手捧著肚子或抱著頭,患者對此行為不予解答。病情好轉後回憶左臂代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右臂代表發揮人民的積極性,雙臂擺動代表發揮大家的積極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左腿代表依靠民眾,右腿代表克服困難,左腿放在右腿上代表依靠民眾克服困難,右腿放在左腿上則代表克服困難依靠民眾,雙手捧著肚子代表保護人民,抱著頭代表保護領導。
12.語詞新作(neologism)指概念的融合、濃縮以及無關概念的拼湊。患者自創一些新的符號、圖形、文字或語言並賦予特殊的概念。如“犭市 ”代表狼心狗肺;“%”代表離婚。多見於精神分裂症青春型。
13.邏輯倒錯性思維(paralogism thinking)主要特點為推理缺乏邏輯性,既無前提也無根據,或因果倒置,推理離奇古怪,不可理解。如一患者說:“因為電腦感染了病毒,所以我要死了”。可見於精神分裂症和偏執狂等。
【典型病例】
女 26歲 精神分裂症
患者大專畢業後長期休息在家,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相處較好。半年來認為母親對自己態度生硬,家中的事也不告訴自己。患者說:“我認為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由於2000年轉換到2001年對地球的磁力發生改變,這種磁力影響了我媽媽,使媽媽對我的態度發生改變,媽媽現在疏遠我。”
14.強迫觀念(obsessive idea) 或強迫性思維,指在患者腦中反覆出現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內容的思維,明知沒有必要,但又無法擺脫。強迫性思維可表現為某些想法,反覆回憶(強迫性回憶)、反覆思索無意義的問題(強迫性窮思竭慮)、腦中總是出現一些對立的思想(強迫性對立思維)、總是懷疑自己的行動是否正確(強迫性懷疑)。強迫性思維常伴有強迫動作。見於強迫症,它與強制性思維不同,前者明確是自己的思想,反覆出現,內容重複;後者體驗到思維是異己的。

相關條目

褐鱗木屬

酸腳桿屬

谷木屬

耳藥花屬

尖子木屬

異藥花屬

偏瓣花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