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南府

永樂十二年(1414)三月,以原思南宣慰司所屬水德江、思印江、沿河佑溪三長官司及蠻夷長官司,並務川縣及板場,木悠、岩前、任辦四坑水銀局隸思南府。 永樂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1423)設貴州思仁道于思南府,按治思南、銅仁、石阡、烏羅、思州五府。 清末,思南府仍領安化(原為思南府附廓,光緒六年八月二十六日(1880)令將縣治遷駐大堡)、務川、印江3縣及都坪、都素、施溪、黃道溪4司。

思南府,治所水德江(今思南)。永樂十二年(1414)三月,以原思南宣慰司所屬水德江、思印江、沿河佑溪三長官司及蠻夷長官司,並務川縣及板場,木悠、岩前、任辦四坑水銀局隸思南府。永樂二十一年七月二十七日(1423)設貴州思仁道于思南府,按治思南、銅仁、石阡烏羅、思州五府。萬曆十五年九月十八日(1587),將原駐思南府的分巡思仁道移駐銅仁府,而以分守思仁道駐紮思南府,兼管扶夷及播州土司,平溪、清浪、鎮遠,偏橋等衛均受其節制。萬曆三十三年(1605)九月,改水德江長官司為安化縣。至此,思南府領安化、印江、務川3縣和蠻夷、沿河佑溪、朗溪3長官司以及都濡五堡土坑等處巡檢司,覃韓偏刀水巡檢司與板橋巡檢司。

清末,思南府仍領安化(原為思南府附廓,光緒六年八月二十六日(1880)令將縣治遷駐大堡)、務川、印江3縣及都坪、都素、施溪、黃道溪4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