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玩伴

志願玩伴

志願玩伴是由於一些少年兒童課餘時間各假期只能呆在家裡,沒有夥伴玩耍。自願陪同這些孩子玩耍的志願者稱為志願玩伴。志願者主要是對青少年特別是特殊群體(家庭貧困青少年、閒散青少年、問題青少年、單親家庭青少年、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留守兒童、服刑人員子女)等帶去關愛及溫暖。

志願玩伴中國志願者標誌
志願玩伴是由於一些少年兒童課餘時間各假期只能呆在家裡,沒有夥伴玩耍。自願陪同這些孩子玩耍的志願者稱為志願玩伴。志願者主要是對青少年特別是特殊群體(家庭貧困青少年、閒散青少年、問題青少年、單親家庭青少年、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留守兒童、服刑人員子女)等帶去關愛及溫暖。

起源

志願玩伴志願者服務
2007年3月3月20日,家住天通苑的彭先生致電北京青年報記者,希望找到幾名願意陪自己9歲半的兒子一起踢足球的“志願玩伴”。

彭先生的兒子小昊今年9歲半,上國小四年級了。從小一直安安靜靜呆在家裡玩的小昊近來有了一些變化,有時會趴在窗台上望著窗外發獃,問他怎么了也不說,曾經喜歡看的電視節目現在似乎也沒有以前那么吸引他了。彭先生和愛人繞著彎子問了半天,終於從兒子那裡得到半句模糊的回答:“想出去玩……”這個回答讓彭先生犯了難。因為自己腿腳不方便,從小就很少帶兒子參加室外活動,小昊也習慣了呆在家裡。現在已經9歲半的小昊突然對室外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而且似乎對踢足球最感興趣。“因為以前很少出去玩,他和天通苑裡別的孩子大多不認識,現在他想出去玩了,又苦於沒有玩伴兒。”彭先生告訴記者

其實他們夫婦倆還有很多擔心,“如果跟同齡的孩子一起出去玩,也不太放心。小孩子瘋玩起來不管不顧,擔心他摔倒了、受傷了、跑遠了,或者玩得太晚,還得到處去找他,等等。如果能有一個或幾個年齡比小昊大一些的志願者,最好是小伙子,會踢球,又對小孩有耐心,願意花點兒時間陪小昊在小區里撒歡踢球,那就太好了。

這則訊息發布後,20多名志願者積極報名想陪小昊玩。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挑選了6名足球專業人士以及準專業人士:北京國安越野足球俱樂部總教練蔡偉,以及他的3位弟子陳琪李浩然林斌,從事體育工作的於渤爾老人,還有業餘足球愛好者曹巍。這件事情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共鳴,於是紛紛效仿,志願玩伴出此而來。

社會效應

專家評論

浙江省社科院社會學所副所長楊建華教授談了他對志願玩伴這一新生事物的看法。楊建華說,獨生子女的家庭結構在城市特別明顯。而城市相比農村,人與人之間相對陌生,即便社區裡面,家家戶戶也未必相識。這就造成了一到暑假,孩子的空間相對封閉,缺乏夥伴,生活孤寂。“父母們顯然意識到了一點,找玩伴似乎成了比較可行的辦法。”楊建華表示,這樣做是一舉多得的辦法:對家長來說,可以找一個大學生來監督孩子的日常生活;對孩子來說,有一個大哥哥、大姐姐和自己一起過暑假,一起玩樂,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楊建華充分肯定了志願玩伴這一做法,他認為這是素質教育理念漸漸深入家長心中的體現。“以前在傳統教育理念下,家長更多關注的是孩子的學業,家教基本是功課補習的代名詞。”楊建華說,但陪玩顯然把家教的範圍擴大化了,家長不僅僅希望孩子學業好,尊重了孩子“愛玩”的天性。玩的過程中寓教於樂,提高孩子在體育、文藝、社交等方面的才能,潛移默化地讓孩子樹立正確的品行和人生價值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