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飽和

心理飽和

“飽和”一詞系化學術語,將糖或鹽加入水中,當它不能再溶解時,叫做“飽和”。“心理飽和”則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人的大腦一般有個抑制、興奮的過程,當大腦處於興奮狀態時,人的情緒就較高,學習、工作注意力也就集中,但這個興奮期是不可能無休止地持續下去的。

簡介

飽和”一詞系化學術語,將精加人水中,當它不能再溶解時,叫做“飽和”。所謂心理飽和,就是人已經處於一種非常厭煩的,不想再繼續某項任務的心理狀態,是指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如:卓別林在《摩登時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著

心理飽和卓別林

“擰螺絲”的活,乾久了,他看見過路女人胸前的一對鈕扣,也用扳手去擰。又如:一位領導參加書法大展,工作人員請他題字,他信手寫下“同意”二字。這雖屬笑話,卻也是心理飽和的典型例子。

心理飽和的能量很大,會引發許多社會問題,雖然意志強的人能克服它,但這樣的克服也是有限度的。
長此以往會導致人的記憶力衰退,精神不振。在病人中間,對自己疾病是否能治癒而產生心理飽和現象也屢見不鮮。所以不能小看心理飽和的危害,因為它是一種不安定的因素,對身體健康和你的整個生活狀態有極大的危害。

對於心理飽和,我們應有清醒認識:在我們的生活中,它無處不在,並時時干擾我們的正常生活。我們應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預防措施,一經遇上它,要沉著,莫驚慌,要善於知己知彼,採取各種有效的方法,將它“大化小,小化了”,讓它遠離我們的正常生活。

現象

“心理飽和”現象“心理飽和”現象

心理飽和現象在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心理飽和多為負面效應

用一個故事來形象地表述“心理飽和

有個美國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遊,他見那裡的編織草帽很漂亮,於是問道:“買一頂多少錢?”對方回答:“10 元。”“如果我買100頂同樣的草帽呢?”“每頂20元。”“為什麼我買批發反而更貴?”“做一頂我們感到很新鮮,做10頂我們要耐著性子,而要做100 頂相同的草帽,我們將要怎樣強忍著性子!”心理飽和導致這筆生意流產。

這個故事可能有點“演義”色彩,但是啟示我們謹防官兵“心理飽和”。如果教育活動安排太滿,天天如此,可能會讓官兵產生厭煩情緒、飽和心理,進而影響教育的質量與實效。

生活中的心理飽和現象

心理飽和心理飽和
在我們的生活中,心理飽和無處不在,並時時干擾我們的正常生活。

比如,老師布置100道數學題,學生開始做作業時,動作快,做得也正確,但做到後來,速度慢了,還常出差錯,同時出現厭煩情緒。同理,工人做同樣工作,幹部伏案辦公等,都可能出現心理飽和的現象,簡而言之,他們乾膩了。

現在婚外戀的現象比較多,其實也是心理飽和在作怪。兩夫妻結婚幾年或十幾年,一直在一起生活,對方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自己都了如指掌,彼此之間漸漸失去了當年的新鮮感,就連性生活也遠不如新婚時那么痴迷,互相間要說的話都說過了,要做的事也都做過了,一種隱藏著的厭倦開始萌生。此刻,一旦碰到別的異性向他(或她)投來異樣的目光,飛來意味深長的媚眼時,他們便感到新奇、刺激,覺得對方比自己的配偶有趣,假如墜入情網,便難以自拔。

縱觀各種婚外戀,屬於心理飽和的要占相當的比重。

心理飽和的能量很大,許多自殺事件均由它而起。所以,有人又把心理飽和戲稱為“自殺者的幫凶”。江蘇某地有位青工小李去醫院看病,醫生診斷為“疝氣”。小李識字不多,誤把“疝”字認作“癌”字,以為自己得了絕症。因他性格內向,既不敢向醫生求教,也不向父母匯報,自個兒悶在心裡。他越想越怕,越想越絕望,最終達到心理飽和的程度,草草留下一紙遺書,自殺身亡。

英語學得怎么樣,考得好不好,對聯考的成敗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可在複習英語科時,一些心理現象往往會影響到人的心態。如果我們能及時了解和把握這些心理現象,可有助於解決疑難,增強自信心,從而提高英語科的學習效果,考出優異成績。
首先是不要忽視“心理飽和”現象——在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經驗,將鹽不斷加入水中,最後鹽不能再溶解,就會出現飽和溶液。在人的心理上也存在這種飽和現象。
在英語科複習時由於不斷地重複同一要求,致使人的心理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會由此影響到人的學習效果。
進入高三後,同學們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考大學。為了這一目標,不再參與其他活動,只是重複地進行著大量的練習,由於活動很單一,常會出現心理飽和現象,結果在以後的學習中出現疲憊,學習的速度慢了,還常會出差錯。因此,心理飽和現象的影響多為負面的。

危害

一種不安定因素

心理飽和是一種“不安定因素”心理飽和是一種“不安定因素”

心理飽和是一種“不安定因素”,對人有害無益,不過,它並非不治之症。比如,當每天做同一 工作出現厭煩情緒時,你不妨自我輕鬆一番:活動活動身子,極目遠眺片刻,或散散步,或與別人說說話,分散一下緊張的情緒,這樣,可以減少心理飽和給你帶來的精神壓力。

因心理飽和導致的婚外戀,是個比較複雜的社會課題,然而,只要“預防在先”,同樣可以將它消滅於萌芽之中:一是夫妻雙方都要自律,莫放縱,立場堅定地拒絕外來的性挑逗、性誘惑,對配偶負責,對子女負責,對家庭負責;二是婚姻也要“更新”,夫妻都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品位,充實自己,使自己成為一本讓對方永遠看不厭的“好書”,不讓配偶產生心理飽和。

至於疑心自己患有絕症而自殺的心理飽和現象不是很多,不過,因對自己疾病是否能治癒而產生的心理飽和現象卻是屢見不鮮的。身為病人,首先要有堅強的信念,相信自己能戰勝病魔。若解不開心中千千結,可以向書本討教,請醫生指導,對親友傾訴,以求正確答案,將憂慮疏散開來,別讓心理飽和成為自己的包袱。

調節

心理飽和需要積極調節

如果你不幸被心理飽和擊中,積極進行個人調節是非常重要的。從事多年心理學研究的李春波醫生說:“心理飽和並非不治之症,可以通過自我放鬆療法來減輕心理飽和。”他說做任何工作都可能產生“心理飽和”,關鍵就在於自己要有心理準備和預防、緩解措施,不要因為出現心理飽和而加重心理壓力。
1.首先在認知上要正確積極看待心理飽和。當你把心理飽和當成對自己未來的一種改變,重新審視自己,學會合理地安排各種任務,建立有張有弛的節奏,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對時間進行合理管理,不超越自己的能力,壓力就會大大降低。
2.要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充足的睡眠是使大腦保持良好學習狀態的必要條件。剝奪睡眠使大腦過度疲勞,會產生對學習的厭倦感,導致心理飽和。如果自己感到疲倦了,最好馬上休息。
在學習和工作中途也應多增加幾次休息,一般來說一小時內應有一次約10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
如你確實出現心理飽和的感覺,不妨先放下學習,活動一下身體或遠眺片刻,或與別人說說話,分散一下緊張的情緒,這樣就可以減輕心理飽和帶來的精神壓力。
3.人要善於釋放情緒勢能。人有時會覺得抑鬱無聊,乾什麼事情都無精打采,進而出現頭昏腦脹,心煩意亂,這是一種情緒飢餓。人倘若長期得不到情緒的體驗,活力就會一天天喪失,煩惱和疾病就會纏身。
但如果人體長期體驗某種情緒,以致超過心理承受的程度,也會導致心理飽和。情感飢餓與心理飽和是情緒體驗的兩種極端狀態,都會損害人體的健康,李醫生說:“當你每天做同一工作出現厭煩情緒時,不妨自我輕鬆一番,或散散步,或邀上三五個好友一起喝茶聊天,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這樣,就可以減少心理飽和所帶來的精神壓力。身患疾病的人,更要有堅強的信念,若解不開心結,可以請醫生指導,對親友傾訴,將憂慮疏散開來,別讓心理飽和成為自己的負擔。”
4,對於心理飽和者,多參加健身運動是消除心理飽和的良方之一。另外,要尋找多種不良情緒的宣洩途徑,積極培養生活樂趣。
學會或參與一門藝術。無論是投入地表演,還是入迷的欣賞,都能使自己在一種特殊意境中獲得一種樂在其中的情緒。如果經過調節,仍然不能走出心理飽和的困惑,此時,向專業人士尋求幫助是最明智的做法。

預防

心理飽和並非不治之症,下面幾種方法就有預防作用。
首先在認知上要正確積極看待心理飽和。當你把心理飽和當成對自己未來的一種改變,重新審視自己,學會合理地安排各種任務,建立有張有弛的節奏,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目標,對時間進行合理管理,不超越自己的能力,壓力就會大大降低。
要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充足的睡眠是使大腦保持良好學習狀態的必要條件。剝奪睡眠使大腦過度疲勞,會產生對學習的厭倦感,導致心理飽和。如果自己感到疲倦了,最好馬上休息。在學習和工作中也應多增加幾次休息,一般來說一小時內應有一次約10分鐘左右的休息時間。
人要善於釋放情緒勢能。人有時會覺得抑鬱無聊,乾什麼事情都無精打采,進而出現頭昏腦脹,心煩意亂,這是一種情緒飢餓。人倘若長期得不到情緒的體驗,活力就會一天天喪失,煩惱和疾病就會纏身。
當每天做同一工作出現厭煩情緒時,你不妨自我輕鬆一番:活動活動身子,極目遠眺片刻,或散散步,或與別人說說話,分散一下緊張的情緒,這樣可減少心理飽和給你帶來的精神壓力;要尋找多種不良情緒的宣洩途徑,積極培養生活樂趣;學會或參與一門藝術,無論是投入地表演,還是入迷地欣賞,都能使自己在一種特殊意境中獲得一種樂在其中的情緒。若解不開心結,可以請醫生指導,對親友傾訴,別讓心理飽和成為自己的包袱。

避免“心理飽和”的處方

關於聯考英語複習出奇制勝的方略

避免“心理飽和”有處方關於聯考英語複習出奇制勝的方略避免“心理飽和”有處方關於聯考英語複習出奇制勝的方略

1、在英語科的學習和備考階段要學會合理地安排各項複習任務,不斷變化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學習的要求,避免重複性的學習時間過長 帶來的飽和心理影響到複習效果。
2、要善於進行自我調節,在遇到心理飽和狀態、出現厭煩情緒時,不妨先放下學習,活動活動身體,極目遠眺片刻,或散散步,或與別人說說話,分散一下緊張的情緒,這樣可以減少飽和效應帶來的精神壓力。
3、平時也應有積極的心理準備,一經遇上它,要沉著,採取有效的方法,將它大化小,小化了。這樣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保證學習效果,為最終取得聯考成功奠定基礎。其次,要少考慮考試的失敗。聯考的競爭是殘酷的,只要有競爭必然會有失敗,如果對考試後的失敗過分地考慮,其結果可能真的會造成失敗。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擊球前一再告訴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裡”時,他的的大腦里往往就會出現“球掉進水裡”的情景,而結果往往事與願違,球大多都會掉進水裡。
所以,面對聯考英語科,同學們所能做的不是給自己加壓,而是減壓,要保持一種穩定的心態,使自己在英語科複習、應考階段,能夠儘可能熟練地掌握有關知識,在英語科考試中高水平發揮,考出理想的成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