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定價

心理定價 每一件產品都能滿足消費者某一方面的需求,其價值與消費者的心理感受有著很大的關係。 這就為心理定價策略的運用提供了基礎,使得企業在定價時可以利用消費者心理因素,有意識地將產品價格定得高些或低些,以滿足消費者生理的和心理的、物質的和精神的多方面需求,通過消費者對企業產品的偏愛或忠誠,擴大市場銷售,獲得最大效益。即根據消費者購買商品時的心理制定產品價格。其定價方法主要有整數定價、尾數定價、聲望定價、習慣定價、諧音定價、系列定價等幾種形式。

常用方法

(1)整數定價。採用合零湊整的方法制定整數價格。如將價格制定為10元而不是9.9元。

(2)尾數定價。保留價格尾數,採用零頭標價。如9.98元而不是10元,是價格保留在較低一級檔 次。尾數定價一方面給人以便宜感,另一方面又因精確的定價給人以信賴感。尾數定價用以滿足消費者求實的消費心理,使之感到商品物美價廉。對於需求價格彈性較強的產品,尾數定價策略往往會帶來需求量大幅增加。

(3)聲望定價。針對消費者“高質高價、一分錢一分貨”的心理,對在消費者心目中享有聲望、具有信譽的產品制定較高價格。價格檔次時常被當做商品質量最直觀的反映,特別是消費者識別名優產品時,這種心理尤為強烈。

(4)習慣定價。按照消費者習慣價格心理定價。日常消費品的價格,通常在消費者心目中已形成一種習慣性標準,符合其標準的價格被順利接受,偏離標準價格則容易引起疑慮。

(5)諧音定價。有的地區銷售商品可根據地方語發音,制定諧音價和吉利價。如廣東話8與發諧音,發是象徵發財、發達的好口彩。

(6)系列定價。針對消費者比較價格的心理,將同類產品的價格有意識的分檔次拉開,形成價格系列,使消費者在比較價格中能迅速找到各自習慣的檔次,得到“選購”的滿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