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陵[越南陳朝]

德陵[越南陳朝]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越南陳朝陳仁宗陳日燇的陵墓陳德陵。越南陳朝第三代國王,越南佛教竹林禪宗派創始人。原名陳昑,自號“白雲大頭陀”﹑“竹林上士”,被尊稱為“調御覺皇”。1258年12月 7日生。1279年即帝位,年號寶興,後改重興。1293年遜位。自幼篤志禪學,1299年至安子山(今廣寧省東潮縣內)花煙寺修行,講授禪法,正式創立竹林禪宗派,亦名竹林安子禪派。1308年11月16日卒。謚“大聖陳朝竹林頭陀靜慧覺皇祖佛”。死後葬於陳德陵。

越南陳朝陳仁宗陳日陵墓陳德陵。越南陳朝第三代國王,越南佛教竹林禪宗派創始人。原名陳昑,自號“白雲大頭陀”﹑“竹林上士”,被尊稱為“調御覺皇”。1258年12月 7日生。1279年即帝位,年號寶興,後改重興。1293年遜位。自幼篤志禪學,1299年至安子山(今廣寧省東潮縣內)花煙寺修行,講授禪法,正式創立竹林禪宗派,亦名竹林安子禪派。1308年11月16日卒。謚“大聖陳朝竹林頭陀靜慧覺皇祖佛”。死後葬於陳德陵。

墓主事跡

陳仁宗繼承越南草堂禪學,以弘傳中國唐代禪宗五宗之一臨濟宗為主,提倡佛、儒、道結合,認為佛法亦即老子的“道”和孔子的“中庸”,佛法不離世間法。在人生觀方面,滲有許多道教因素,提倡逍遙自在,聽其自然。陳仁宗認為心即為佛,佛在眾人之中,他稱“生﹑老﹑病﹑死”為四座山,認為生老病死,理之常然,求佛學禪,可以越過“四山”,避免輪迴,達到解脫。陳仁宗曾有一首偈言:“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表達了竹林禪宗的哲理觀念。他不注重煩瑣的宗教儀式,持戒也不嚴格,主張念佛、節慾、坐禪,進而成佛。陳仁宗常用臨濟宗的“回賓主”師徒問答方式傳道。他曾週遊各地,傳播禪學,有弟子千餘人。 陳仁宗的主要著作有《禪心切粹語錄》、《大香海印詩集》、《僧伽粹事》和《石室魅語》等,但大多失傳。他所創立的竹林禪宗在13~14世紀初陳朝時期盛極一時,至15世紀初趨於衰微。

順化皇帝陵

皇帝的陵墓建在越南順化城西10至15公里處,有嘉隆陵明命陵紹治陵嗣德陵建福陵、同慶陵和啟定陵。最為壯觀的是嘉隆陵和嗣德陵。每一座皇陵占據一至兩個山頭,山上面長滿了松樹。每座陵墓都有幾間大廳,陳列著這個皇帝生前常用和喜愛的器皿實物。每個陵區通常還有一個荷花池。嗣德陵的荷花池上還建有一座樓,那是供皇帝探望時休息、沐浴和釣魚用的。

法國殖民者在攻下順化城後,占領了香江南岸風景最優美的區域,修建了為其統治服務的各種建築,包括欽使樓、公使樓、摩靈旅館、同安女學堂、啟定學校、天主教的教會公學、承府監獄、兵營公署等等。美國侵略者進入順化後,也在這片風景勝地修建了一些住宅和旅館,最大的是順化旅館。美偽政權把這個地區命名為黎利區。

解放後,回到越南人民懷抱的順化,每天都以新的風采接待著絡繹不絕的國內外遊客。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助下,保存、恢復、重建順化的規劃正在逐步形成,並將付諸實施。順化的美是溫馨寧靜的,順化的美又是深沉凝重的。作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之一的越南古都順化,在歷經滄桑之後,正以其獨特的神韻煥發出青春的活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