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新社

德新社

德意志新聞社簡稱德新社,1949年9月1日在漢堡成立,總部在漢堡。德新社是一個私營的股份有限公司。該社股份分屬報紙、廣播和電視等新聞媒介領域的200多家機構,其中絕大多數屬於報紙出版社。

簡介

德新社 德新社(Deutsche Presse Agentur,DPA)德意志新聞社或德意志通訊社(德語:DeutschePresseAgentur)簡稱德新社,是建於1949年的德國國家通訊社。其總部位於漢堡,使用德語、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發布新聞,涉及包括新聞出版、電台、電視、網路及行動電話等諸多領域。 目前,德新社是世界第四大新聞通訊社,僅次於美聯社、路透社和法新社。

基本情況

德新社,全稱德意志新聞社或德國新聞社(德語:DeutschePresseAgentur,簡寫為DPA),是世界大通訊社之一。德意志新聞社,1949年在西德成立,兩德統一後,成為德國全境的官方通訊社。為私營股份有限公司,下設報紙廣播電視新聞200多個部門,屬於世界大通訊社之一。總社在漢堡,圖片新聞編輯總部法蘭克福。在波恩設有一個聯邦分社,在國內其它50多個城市設有分社或編輯部,在80多個國家派駐記者或聘用撰稿人。是德國大眾傳媒的主要訊息來源。德新社通過衛星、電傳等通訊手段用德語、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每天發稿,涉及包括新聞出版、電台、電視、網路及行動電話等諸多領域,內容包括國內外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等各個領域,在德國日報中的採用率達99%。

提供服務

德新社德新社

德新社每天播發約6萬字的基礎服務,內容涉及國內外政治、經濟、科技、社會、文化和體育等各方面的新聞,其中1/3左右為政治新聞。幾乎所有德國報紙都接收德新社播發的基礎服務,其中1/3的日報靠德新社獲得跨地區性的政治新聞,基礎服務在日報中的採用率達99%以上。除報紙外,德國的大多數雜誌,以及政府各部門、工會和大型企業也接收德新社的基礎服務。德新社還通過電傳、衛星和短波等各種渠道向外國播發基礎服務。除了基礎服務以外,德新社還把新聞分門別類,為各種專業領域提供特別服務。特別服務的專題有:文化政策、社會

德新社德新社

政策、環境保護、研究、科學和技術及大眾媒介和媒介政策等。接收特別服務的主要是政府部門、工會、高等院校、研究所和各種專業協會。德新社設有圖片服務中心,並在德國各主要城市派有攝影記者。德新社還與合眾國際社建立了業務聯繫,接收和處理來自世界各地的照片。圖片服務中心擁有一個存放著數百萬張各種題材照片的資料庫,供用戶檢索。德新社播發的新聞主要有:對國內新聞、對外新聞和圖片新聞。其中對國內新聞又分為基礎新聞、對州廣播的新聞、電話新聞和新聞專稿。德新社的報導和經營由一個17人組成的監事會監督管理,監事會由持股人選舉產生。1974年,德新社與新華社正式簽訂了交換新聞和合作協定。1996年2月新華社與德新社簽訂了新的交換新聞和合作協定。

編前會議

會議時間很短,只有幾分鐘。赫利再次掄起小木槌,大家在笑聲中散去。蘭尼格後來對我說,大家只是想把氣氛變
德新社德新社
得輕鬆一點兒,德國人並不總像大家印象中的那樣缺少幽默感。
因為我來自通訊社,德國的國際記者交流項目官員瑪蒂娜.約翰斯女士特別安排我到德新社工作訪問。
首先在柏林集中培訓一周,時差還沒有倒過來,我就坐上高速列車,經過兩個小時的旅行到達了漢堡。手裡的一張紙上寫著:星期一上午8:45分在新聞路38號與德新社副總編輯托馬斯.馮.默里阿德先生見面。
漢堡已是星期天的下午,可我對這個城市一無所知,守時又是一種必要的禮節。放下行裝,我立刻就向房東克里斯蒂娜打聽去德新社該怎么走。
從我提供的地址看,她只知道一個大概的方位。於是,友好的她主動提出開車帶我去找。新聞路是漢堡的一個黃金地段。還好,我們沒費多大功夫就找到了。事實上,德新社的牌子是那么得不起眼,以至於我們第一次經過那裡時居然沒注意到。後來從門牌號上發現已經錯過了,才又倒了回來。
在路邊一棵開滿串串白色小花的橡樹下,靜靜地立著一塊灰褐色的牌子,DPA三個字母只有成人的拳頭大小,甚至沒有門牌號“38”寫得大。沒有特別的大門,灌木矮牆和傳達室之間的距離形成一個門,控制車輛出入的欄桿橫於其間。僅僅因為它的不招搖,我對德新社的第一印象就已很好。
這就是德新社的總部了。與我們一般的認識不同,德新社的總部不是設在首都柏林,而是在被譽為“新聞之都”的漢堡。據說,德國一半以上的媒體都駐在漢堡。 
星期一早上出發前,我已經弄清楚要坐哪路公共汽車去上班了。房東順路帶了我一程。搭上公共汽車,坐三站,一座安放在草坪中的黃色奶牛雕塑映入眼帘。這是我頭天探路時記住的標誌,見到它就意味著再步行一段就到德新社了。 德新社的院子不大,用不足一人高的鐵欄桿圍著,緊貼著欄桿的是灌木形成的綠色“院牆”。一座僅三層的白色小洋樓在藍天、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明淨、端莊。後來我才從默里阿德先生那裡了解到,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是巴伐利亞駐漢堡的使館,約有120年的歷史。現在是DPA最古老的辦公樓,其它的樓都是後來修建的現代建築。
8:35,我想可能需要幾分鐘向看門人解釋我是來做什麼的,然後問清楚默里阿德先生的辦公室在哪裡,以便能夠準時見到他。和藹的看門人示意我進來。他也可以講英文,對我無疑是一個小小的驚喜。我向他出示了那張列印著我與副總編約定的紙。他馬上打了一個電話。
“他會馬上到門口接你,”他指了指那座白色的小樓告訴我。
小白樓的門包著古典的、很西洋的銅質紋飾,非常重。沒有思想準備的我第一次居然沒有推開。剛進門,坐在一側玻璃辦公室里的一位秘書模樣的中年婦女便向我問好,我也用新學的德語“早上好”回應。沒幾秒鐘,副總編出現了。不用問,他知道我是誰,一張亞洲臉就是明擺著的答案。默里阿德先生的頭髮和鬍子都已花白,個頭不高但很精幹。他帶我進了辦公室,這是在一樓的一間不大的扇形辦公室,弧形部分都是玻璃窗,看得見風景。
連說了幾遍“歡迎”之後,默里阿德先生問我的名字該如何發音,然後解釋說他將邀請我參加馬上召開的德新社編前會,在會上向大家介紹我。
開會的地方也不大,擺設也很簡單:一張長方形的桌子,靠牆擺了一排椅子,一面牆上還嵌著一塊大螢幕,上方有一個攝像頭。
9:00整,身著西裝和牛仔褲的總編輯威爾姆.赫利先生拿起一個小木槌,用力向桌上的一個小木墊敲下去,木墊立即歪到一邊。一位同事開玩笑地把手中的報紙鋪在木墊下面,讓他再試一遍。這一回,木墊沒有飛:會議開始了。
在進入正式議題之前,默里阿德把我介紹給大家,我們隔著桌子互相點頭、微笑。我趁機向他們簡單介紹了新華社,大家都來自通訊社,所以“一點即通”,不似我向一位奧地利自由撰稿人做自我介紹時那么費口舌。
參加會議的共有12位,其中一位是總編輯,兩位是副總編輯。其他人都是各部門的負責人,包括我的新“頭兒”──德新社英文部負責人托馬斯.蘭尼格。他已經在德新社工作了20年,其中15年在倫敦、羅馬和新加坡工作。
當天的要聞包括馬其頓的緊張局勢、教皇的中東之行等,形式與國內媒體的編前會大致相當。這其實是一個電視電話會議,大螢幕上出現了在柏林負責報導德國國內新聞的兩位編輯。他們的聲音通過桌上一個像海星的黑色電話傳到漢堡的會議室,而漢堡總部的聲音也以同樣方式傳到柏林。
這個負責國內報導的編輯部曾經也在漢堡。後來由於相關記者都在柏林,為了工作上的便利,不久前剛遷到了柏林。
後記:這是2001年5、6月間,我參加中德青年記者交流項目,到德新社工作兩個月期間的一些見聞。因為不懂德語,我這個文盲反而有了很多靜靜觀察的機會。

新聞傳播史

中國近代新聞事業的歷史始於1866年,一名德國傳教士在廣州創辦了《東西洋考每月統紀傳》。在此後半個世紀裡,外商和傳教士在中國創辦了近300種報紙,最著名的為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五四”運動爆發,全國各地出現了大量的進步報刊。新中國建立後,新聞事業開始新的歷程,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的新聞事業大幅發展,媒體數量大量增加,形成了一個大規模、科學化的新聞宣傳網。

著名通訊社

通訊社是以採集和發布新聞為主要職能,以報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為主要對象的新聞機構。比如新華社等。本期任務讓我們來盤點各地著名的通訊社。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