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蛋白質組學

微生物蛋白質組學

微生物蛋白質組學是由該領域的—個或多個權威專家對蛋白質微生物從蛋白質組學角度闡述微生物的—個詳盡的分析和描繪的一本書籍,該書籍重點介紹了最新進展和套用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著重強調了目前最有前景的研究策略、相關方法、技術以及工具。本書在呈現蛋白質組學數據實際套用情況的同時,也明確說明了該領域的局限性,指出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微生物蛋白質組學

本書對微生物蛋白質組學給予了—個詳盡的分析和描繪,重點介紹了最新進展和套用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本書的作者們向我們展示了較為簡單的微生物在改善疾病預防、治療以及增加對整個生命體功能生物學的理解方面的大量實驗操作,以及這些微生物如何以及為什麼能夠成為如此有吸引力的研究對象。特別是,本書揭示了微生物蛋白質組學分掀口何在藥物的發現方面發揮作用,包括鑑別新的靶點、新的診斷標記物以及前導物的優選。

每個章節都是由該領域的—個或多個權威專家撰寫,並被仔細地編排以確保本書保持系統性和連貫性。本書重點強調了目前最有前景的研究策略、相關方法、技術以及工具。關鍵主題包括以下部分:

從蛋白質組學角度闡述微生物的致病機理

全細胞建模

結構蛋白質組學和計算分析

生物大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生理蛋白質組學

使用蛋白質組學數據進行代謝重建

本書在呈現蛋白質組學數據實際套用情況的同時,也明確說明了該領域的局限性,指出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方向。

由國際公認的專家提供的方法和技術在書中均有講述,因而本書適用於生物化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遺傳學、生物醫學和藥學、生物工程以及獸醫學等領域中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教師和學生閱讀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微生物/模式生物的蛋白質組學研究

第1章 微生物的整體生物學:基因組學、轉錄組學和蛋白質組學

第2章 動態性測量的策略:蛋白質組學的暫時組分

第3章 探尋“全蛋白質組覆蓋率”

第4章 肺炎支原體的蛋白質組

第5章 古細菌蛋白質組學

第二篇 蛋白質組學和細胞生理學

第6章 通過蛋白質組分析闡明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酸脅迫機制

第7章 細菌蛋白質組在飢餓情況下的氧化

第8章 兩種金屬還原菌的研究:硫還原土桿菌PCA和奧奈達希瓦菌MR-1的比較蛋白質組學分析

第9章 AMT標籤方法確定耐放射性異常球菌和奧奈達希瓦菌的蛋白質組特徵

第三篇 工業菌的生理蛋白質組學

第10章 重要的工業菌——谷氨酸棒狀桿菌的蛋白質組學

第11章 乳酸乳球菌的蛋白質組學:一個食用細菌的表型

第12章 枯草芽胞桿菌分泌組的蛋白質組學研究

第四篇 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質組學

第13章 在蛋白質組水平上研究細菌致病機制

第14章 套用蛋白質組學方法闡明遲鈍愛德華菌發病機制

第15章 一個致死性細菌的計算分析和結構蛋白質組學:從多條戰線與結核分枝桿菌作鬥爭

第16章 植物病原性卵菌和真菌的蛋白質組學研究

第17章 從蛋白質組學洞察白色念珠菌的生物學和致病性

第18章 蛋白質組學在念珠菌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中的作用

第19章 為開發針對布魯桿菌屬的細菌菌蛻疫苗尋找候選蛋白質

第20章 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在反向疫苗中的套用

第五篇 蛋白質組資料庫、生物信息學和生物模型

第21章 用於蛋白質組計算機分析的資料庫和資源

第22章 微生物蛋白質的種內與種間比較:獲得有關基因祖先、蛋白質功能以及物種生活方式的信息

第23章 微生物代謝的分子動力學模型

參考文獻

索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