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cyclic economy)是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形增長的經濟,轉變為依靠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循環經濟是把清潔生產和廢棄物的綜合利用融為一體的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

定義

循環經濟,來源於1993年呂偉教授提出的經濟微循環理論,經濟相關性、延續性的產業鏈綜合體。所謂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與傳統經濟相比,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於: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徵是高開採、低利用、高排放。循環經濟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徵是低開採、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要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循環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儘可能小的程度。

循環經濟主要有三大原則,即“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每一原則對循環經濟的成功實施都是必不可少的。

減量化原則針對的是輸入端,旨在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物質和能源流量。換句話說,對廢棄物的產生,是通過預防的方式而不是末端治理的方式來加以避免。

再利用原則屬於過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強度。也就是說,儘可能多次或多種方式地使用物品,避免物品過早地成為垃圾。

資源化原則是輸出端方法,能把廢棄物再次變成資源以減少最終處理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廢品的回收利用和廢物的綜合利用。資源化能夠減少垃圾的產生,製成使用能源較少的新產品。

特徵

循環經濟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作為一種科學的發展觀,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獨立特徵,專家認為其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新的系統觀。循環是指在一定系統內的運動過程,循環經濟的系統是由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等要素構成的大系統。循環經濟觀要求人在考慮生產和消費時不再置身於這一大系統之外,而是將自己作為這個大系統的一部分來研究符合客觀規律的經濟原則,將“退田還湖”、“退耕還林”、“退牧還草”等生態系統建設作為維持大系統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性工作來抓。

二是新的經濟觀。在傳統工業經濟的各要素中,資本在循環,勞動力在循環,而唯獨自然資源沒有形成循環。循環經濟觀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僅僅沿用19世紀以來機械工程學的規律來指導經濟活動。不僅要考慮工程承載能力,還要考慮生態承載能力。在生態系統中,經濟活動超過資源承載能力的循環是惡性循環,會造成生態系統退化;只有在資源承載能力之內的良性循環,才能使生態系統平衡地發展。

三是新的價值觀。循環經濟觀在考慮自然時,不再像傳統工業經濟那樣將其作為“取料場”和“垃圾場”,也不僅僅視其為可利用的資源,而是將其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需要維持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在考慮科學技術時,不僅考慮其對自然的開發能力,而且要充分考慮到它對生態系統的修復能力,使之成為有益於環境的技術;在考慮人自身的發展時,不僅考慮人對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循環經濟循環經濟

四是新的生產觀。傳統工業經濟的生產觀念是最大限度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最大限度地創造社會財富,最大限度地獲取利潤。而循環經濟的生產觀念是要充分考慮自然生態系統的承載能力,儘可能地節約自然資源,不斷提高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循環使用資源,創造良性的社會財富。在生產過程中,循環經濟觀要求遵循“3R”原則:資源利用的減量化(Reduce)原則,即在生產的投入端儘可能少地輸入自然資源;產品的再使用(Reuse)原則,即儘可能延長產品的使用周期,並在多種場合使用;廢棄物的再循環(Recycle)原則,即最大限度地減少廢棄物排放,力爭做到排放的無害化,實現資源再循環。同時,在生產中還要求儘可能地利用可循環再生的資源替代不可再生資源,如利用太陽能、風能和農家肥等,使生產合理地依託在自然生態循環之上;儘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儘可能地以知識投入來替代物質投入,以達到經濟、社會與生態的和諧統一,使人類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五是新的消費觀。循環經濟觀要求走出傳統工業經濟“拚命生產、拚命消費”的誤區,提倡物質的適度消費、層次消費,在消費的同時就考慮到廢棄物的資源化,建立循環生產和消費的觀念。同時,循環經濟觀要求通過稅收和行政等手段,限制以不可再生資源為原料的一次性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如賓館的一次性用品、餐館的一次性餐具和豪華包裝等。

起源

循環經濟循環經濟

發展循環經濟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經濟發展和資源環境矛盾的必由之路。

早在20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我國就開展了資源綜合利用工作。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我國積極參與實施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推動的清潔生產行動計畫,並制定了一些規範性檔案。進入21世紀以來,循環經濟發展工作得到強化。2002年,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對清潔生產做了比較全面的規範。2005年,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快發展循環經濟的若干意見》,為循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更加明確的政策依據。

近年來,國務院有關部門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重點企業簽訂了節約能源、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實施了重點節能和環保工程,會同有關省市開展了循環經濟試點。部分地區制定了發展循環經濟的指導意見,並編制了規劃,制定了實施方案。

發展

通過循環經濟試點,人們逐漸認識到,只有建立起循環經濟的產業化體系,循環經濟才能走向更大的市場和範圍。

循環經濟的產業化體系要具備幾個方面的特徵:生產過程中要注重產品的開發與質量,減少原材料的消耗和選用能夠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在簡化包裝的同時,也要做到可以回收再利用;對於有毒有害的產業廢棄物進行及時的環境無害化處理;儘可能地使用綠色能源等。

就一個地區建立循環經濟的產業化體系而言,主要應做到以下幾點:明確地區發展的總體戰略和方針目標及項目總體布局;建立綠色產業原料基地;規劃綠色林業發展;發展綠色農業、畜牧業和養殖業;發展生態觀光、旅遊業;發展無公害生產資料和無公害包裝容器;發展高科技綠色產品深加工業;進行環境保護和水土保持;進行投資總概算和綜合效益分析。

在循環經濟的發展中,我們尤其要注意把握好循環經濟與清潔生產的關係。這兩個概念的提出都是為了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資源之間的矛盾。但是,兩者最大的區別是在實施的層次上。在企業層次實施清潔生產是小循環的循環經濟,在園區、行業或城市的層次上,同樣可以實施清潔生產。而廣義的循環經濟需要相當大的範圍和區域。就實際運作而言,清潔生產為推行循環經濟提供了必要的技術基礎。其中,生態工業園區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形式。

結果

循環經濟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立法是發展循環經濟的法律保障。當前,我國資源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迫切呼喚著在循環經濟立法領域加快步伐。

可喜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於2008年8月29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獲得通過,並於2009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法律以“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為主線,主要規定了下述一些重要的法律制度和措施:循環經濟的規劃制度;抑制資源浪費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循環經濟的評價和考核制度;以生產者為主的責任延伸制度;對高耗能、高耗水企業設立重點監管制度;強化經濟措施,建立激勵機制,鼓勵走循環經濟的發展道路 

這是一部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成長模式轉變的基幹法,意義非常重大。如能得到有效實施,將有力地緩解我國的資源和環境問題。

意義

循環經濟循環經濟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任務。實現這一戰略部署,必須緊緊抓住和切實用好本世紀頭20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去年我國人均GDP已超過1000美元,開始向中低收入國家邁進。國際經驗表明,從低收入國家步入中低收入國家行列的階段,對任何國家的成長來說都是一個極為重要的歷史階段,它既是一個“黃金髮展時期”,又是一個“矛盾凸現時期”。特別是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和人口不斷增加,水、土地、能源、礦產等資源不足的矛盾會越來越突出,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形勢日益嚴峻。面對這種情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快建立資源節約型社會,就顯得尤為重要、尤為迫切

發展循環經濟是緩解資源約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我國資源稟賦較差,雖然總量較大,但人均占有量少。國內資源供給不足,重要資源對外依存度不斷上升。一些主要礦產資源的開採難度越來越大,開採成本增加,供給形勢相當嚴峻。去年下半年以來,煤電油運的持續增長就充分表明了這一點,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用能源消費翻一番支撐了GDP翻兩番。到2020年,要再實現GDP翻兩番,即便是按能源再翻一番考慮,保障能源供給也有很大的困難。如果繼續沿襲傳統的發展模式,以資源的大量消耗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是難以為繼的。研究表明,如果採取強化節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萬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噸標準煤降低到1.54噸標準煤,那么能源消費總量就能控制在30億噸標準煤;再生鋁比重如果能從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萬噸的鋁礦石需求。為了減輕經濟成長對資源供給的壓力,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

循環經濟循環經濟

發展循環經濟是從根本上減輕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當前,我國生態環境總體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根本扭轉,環境污染狀況日益嚴重。水環境每況愈下,大氣環境不容樂觀,固體廢物污染日益突出,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低、農村環境問題嚴重。大量事實表明,水、大氣、固體廢棄物污染的大量產生,與資源利用水平密切相關,同粗放型經濟成長方式存在內在聯繫。據測算,我國能源利用率若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00萬噸左右;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若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就可減少約1000萬噸廢棄物的排放;粉煤灰綜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個百分點,就可以減少排放近4000萬噸,這將使環境質量得到極大改善。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可將經濟社會活動對自然資源的需求和生態環境的影響降低到最小程度,從根本上解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

發展循環經濟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國資源利用效率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然較低,突出表現在:資源產出率低、資源利用效率低、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低、再生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率低。比如,按現行匯率計算,2003年我國GDP約占世界的4%,但重要資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卻很高,石油為7.4%、原煤31%、鋼鐵27%、氧化鋁25%、水泥40%。即使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我國資源利用率與世界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目前,我國礦產資源總回收率為30%,比國外先進水平低20個百分點,共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為35%左右。實踐證明,較低的資源利用水平,已經成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障礙;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強國際競爭力,已經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發展循環經濟是應對新貿易保護主義的迫切需要。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過程中,關稅壁壘作用日趨削弱,包括“綠色壁壘”在內的非關稅壁壘日益凸顯。近幾年,一些已開發國家在資源環境方面,不僅要求末端產品符合環保要求,而且規定從產品的研製、開發、生產到包裝、運輸、使用、循環利用等各環節都要符合環保要求,對我國發展對外貿易特別是擴大出口產生了日益嚴重的影響。我們要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尤其是要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逐步使我國產品符合資源、環保等方面的國際標準。

發展循環經濟是以人為本、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本質要求。傳統的高消耗的增長方式,向自然過度索取,導致生態退化、自然災害增多、環境污染嚴重,給人類的健康帶來了極大的損害。要加快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就是要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人民民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讓“人民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產生活”。

發展循環經濟有利於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有利於提高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有利於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有利於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觀的本質要求,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必然選擇,也是關係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根本大計。我們要從戰略的高度去認識、用全局的視野去把握髮展循環經濟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增強自覺性和責任感。

措施

循環經濟循環經濟

發展循環經濟,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最佳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以提高資源生產率和降低廢棄物排放為目標,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動員各方面力量,積極加以推進。

轉變觀念

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必須摒棄傳統的發展思維和發展模式,把發展觀統一到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上來,在發展思路上徹底改變重開發、輕節約,重速度、輕效益,重外延發展、輕內涵發展,片面追求GDP增長、忽視資源和環境的傾向。

搞好規劃

要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編制“十一五”規劃的重要指導原則,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編制各類規劃。加強對發展循環經濟的專題研究,加快節能、節水、資源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等循環經濟發展重點領域專項規劃的編制工作。建立科學的循環經濟評價指標體系,研究提出國家發展循環經濟戰略目標及分階段推進計畫。

調整結構。加快發展低耗能、低排放的第三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淘汰落後工藝、技術和設備。嚴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費資源的產業,以及開發區的盲目發展。用循環經濟理念指導區域發展、產業轉型和老工業基地改造,促進區域產業布局合理調整。開發區要按循環經濟模式規劃、建設和改造,充分發揮產業集聚和工業生態效應,圍繞核心資源發展相關產業,形成資源循環利用的產業鏈。

健全法制

研究建立完善的循環經濟法規體系。當前要抓緊制定《資源綜合利用條例》、《廢舊家電及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廢舊輪胎回收利用管理條例》、《包裝物回收利用管理辦法》等發展循環經濟的專項法規。加快制定用能設備能效標準、重點用水行業取水定額標準、主要耗能行業節能設計規範以及強制性能效標識和再利用品標識等發展循環經濟的標準規範。加大執法監督檢查的力度,逐步將循環經濟發展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

完善政策

通過深化改革,形成有利於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體制條件和政策環境,建立自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機制。結合投資體制改革,調整和落實投資政策,加大對循環經濟發展的資金支持;進一步深化價格改革,研究並落實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價格和收費政策;完善財稅政策,加大對循環經濟發展的支持力度;繼續深化企業改革,研究制定有利於企業建立符合循環經濟要求的生態工業網路的經濟政策。

依靠科技

重點組織開發和示範有普遍推廣意義的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延長產業鏈和相關產業連結技術、“零排放”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回收處理技術、綠色再製造等技術,努力突破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積極支持建立循環經濟信息系統和技術諮詢服務體系,及時向社會發布有關循環經濟的技術、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開展信息諮詢、技術推廣、宣傳培訓等。  

循環經濟循環經濟

示範推廣

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工業園區和城市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工作。通過試點,提出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重大技術領域和重大項目領域,循環經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完善再生資源回收網路和促進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的法規、政策和措施;提出按循環經濟模式規劃、建設、改造工業園區以及城市發展的思路;樹立先進典型,為加快發展循環經濟提供示範和借鑑。在企業全面推行清潔生產,為發展循環經濟奠定微觀基礎。

強化管理

加強企業資源環境管理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基礎。企業要建立健全資源節約管理制度,加強資源消耗定額管理、生產成本管理和全面質量管理,建立車間、班組崗位責任制,完善計量、統計核算制度,加強物料平衡。建立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完善各項考核制度,堅持節獎超罰,調動職工節約降耗、綜合利用和實施清潔生產的積極性。加強環境管理體系建設。

宣傳教育

要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培訓活動,提高全社會特別是各級領導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引導全社會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鼓勵使用綠色產品,抵制過度包裝等浪費資源行為,把節能、節水、節材、節糧、垃圾分類回收,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逐步變成每個公民的自覺行為,逐步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  

加強領導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加強對循環經濟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確定專門機構和專人負責,做到層層有責任,逐級抓落實。要加快研究制定循環經濟發展的推進計畫和實施方案,加強部門間的合作,建立有效的協調工作機制,扎紮實實地推進循環經濟發展。

立法原則

循環經濟體系是以產品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和廢物高效回收為特徵的生態經濟體系。由於它將對環境的破壞降到最低程度,並且最大限度地利用資源,因而大大降低了經濟發展的社會成本,有利於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於我國而言,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是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題中應有之義。各級政府作為建立循環經濟社會機制的主體,應抓緊制定相關的法規政策,逐步建立健全適應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的管理體制和機制。儘管我國各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有一定的差異,但在制定相關法規政策時應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注重技術標準而不是具體技術。政府在制定適應循環經濟要求的法規政策時,應當注重規定最終產品的指標含量,以及在生產過程中所排放的廢棄物的指標含量,而不是直接規定企業必須使用某種具體的節能環保技術。只有這樣,才能使不同的企業發揮自身優勢,各展所長,創造出一個廣闊的技術創新平台。否則,就容易限制企業多路徑的創造力。

控制標準儘量貼近最終用戶,同時鼓勵上遊行業創新。貼近終端用戶的標準規定,能使企業在產品設計、生產和分銷渠道上有很大的創新空間,從而有助於實現對各種中間廢棄物的循環再利用。而且,避免廢棄物污染的工作從上游入手,往往會減輕下游的很多壓力。因此,應當多制定一些鼓勵上游企業實施技術創新、減少環境污染的政策法規。反過來說,如果從下游入手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由於上游各個生產環節對產品和部件或多或少地規定了其材質屬性以及產品構造,就會對下游企業的污染治理工作構成許多複合型的約束條件,使得下游企業的治理或改造成本增大,難度提高。

考慮產業投資循環節奏,多階段加以推進。產業投資循環有其自身的規律性節奏,即投資—經營—回報—積累—再投資。政府在制定相關法規政策時,應當考慮到相關行業的產業投資循環節奏,而不應一味地要求企業迅速套用高標準的環保技術,甚至不顧及其套用成本。如果考慮到產業投資循環節奏,就可以針對循環中的不同環節制定相應的導向性政策,如在投資環節,設立設計和建設方面的環保標準;在經營環節,設立生產、運輸和回收利用方面的環保標準;在回報與積累環節,設立提留環保基金比例的政策;在再投資環節,設立更高的設計與建設方面的環保標準,從而使企業能夠在長期的投資、生產、經營循環中持續地進行技術創新。同時,由於所制定的相關法規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提高對企業技術標準的要求,這就使技術創新競爭在未來的企業市場競爭中成為一個主要的競爭點,能夠促使企業加大技術創新的力度。相反,如果制定的法規很急迫地要求企業迅速套用高環保標準的生產技術或高標準的污染治理技術,而不考慮產業投資循環節奏,就可能會使企業將精力集中在如何規避這些法規上,而不是如何創新與變革現有的技術,這最終會導致企業沒有任何技術創新。  

整合協調有技術關聯的法規政策。制定鼓勵技術創新的法規政策,應避免把行業作為主要的劃分標準,而應當把技術性質作為主要的劃分標準。這是因為,就我國的國情來看,實現循環經濟的最重要環節是變革許多現行的生產技術和經營技術,而行業之間的技術影響往往不是垂直而是交叉擴散的。比如,塑膠工業的發展會直接影響冰櫃、電視、空調、洗衣機、家庭日用品等許多行業的發展,通訊行業的技術發展會直接影響證券、航空、軍工等行業的發展。因此,以技術性質作為主要劃分標準來制定鼓勵技術創新的法規政策,是實現循環經濟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

與傳統經濟的區別

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污染排放”所構成的物質單向流動的經濟。在這種經濟中,人們以越來越高的強度把地球上的物質和能源開發出來,在生產加工和消費過程中又把污染和廢物大量地排放到環境中去,對資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成廢物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導致了許多自然資源的短缺與枯竭,並釀成了災難性環境污染後果。與此不同,循環經濟倡導的是一種建立在物質不斷循環利用基礎上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按照自然生態系統的模式,組織成一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物質反覆循環流動的過程,使得整個經濟系統以及生產和消費的過程基本上不產生或者只產生很少的廢棄物,只有放錯了地方的資源,而沒有真正的廢棄物,其特徵是自然資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廢棄物的低排放,從而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衝突。

循環經濟的原則

循環經濟的原則有: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簡稱3R原則。

一、減量化原則

減量化原則屬於輸入端控制原則,旨在用較少原料和能源的投入來達到預定的生產目的和消費目的,在經濟活動的源頭就注重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在生產中,減量化原則要求製造商通過最佳化設計製造工藝等方法來減少產品的物質使用量,最終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在消費中,減量化原則提倡人們以選擇包裝物較少的物品,購買耐用的可循環使用的物品而不是一次性物品,以減少垃圾的產生;減少對物品的過度需求,反對消費至上主義。

對生產過程而言,企業可通過技術改造、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或實施清潔生產減少單位產品生產的原料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如製造輕型汽車代替重型汽車,既可節省資源,又可節省能源,同時又滿足消費者的使用要求。採用替代動力源代替石油源作為汽車的燃料,則可減少甚至消除有害的尾氣排放量,更可降低尾氣的治理費用和控制或緩解全球性“溫室效應”;光纖技術能大幅度減少電話傳輸線中對銅線的使用。改革產品的包裝、淘汰一次性物品不僅可節省對資源的浪費,同時也可削減廢棄物的排放量等等。

對消費過程而言,要求人們改變消費至上的生活方式,由過度消費向適度消費和“綠色消費”轉變。例如減少人們所要買的東西,如果人們不是消費至上主義地去買它,它就不會變成垃圾。人們可以學習大宗地購買(但不要大於人們所必需的量),選擇包裝物較少和可循環的物品,購買耐用的高質量物品等。如果人們這樣去做,那么就是在身體力行地減少對自然資源的壓力、在減少對垃圾填埋場的壓力。統計數據表明,美國1920年每天戶均排出1.225kg的固體廢棄物,1970年為2.404kg,1980年則上升到3.6kg,如果加上工礦企業的廢棄物,則已接近22.680kg。可見改變消費方式以實現減量化對於循環經濟的實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再利用原則

再利用原屬於過程性控制原則,目的是通過延長產品的服務壽命,來減少資源的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

在生產中,再利用原則要求製造商提供的商品便於更換零部件,提倡拆解、修理和組裝舊的或破損的物品。製造商可以使用標準尺寸進行設計實現部分最佳化替代的技術,以防止因產品某元件的損壞而導致整個產品的報廢。例如標準尺寸設計能使計算機、電視機和其它電子裝置中的電路非常容易和便捷地更換,而不必更換整個產品。人們還需要鼓勵重新製造工業的發展,以便拆解、修理和組裝用過的和破碎的東西。例如,某些歐洲汽車製造商正在把它們的轎車設計成各種零件易於拆卸和再使用。

在消費中,再利用原則要求人們對消費品進行修理而不是頻繁更換,提倡二手貨市場化;人們可以將可維修的物品返回市場體系供別人使用或捐獻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人們把一樣物品扔掉之前,應該想一想家中和單位里再利用它的可能性。確保再利用的簡易之道是對物品進行修理而不是頻繁更換。人們可以將合用的或可維修的物品返回市場體系供別人使用或捐獻自己不再需要的物品。例如,在已開發國家,一些消費者常常喜歡從好心會和救世軍這樣的慈善組織購買二手貨或稍有損壞但並不影響使用的產品。像紙板箱、玻璃瓶、塑膠袋這樣的包裝材料也可以再利用以節約能源和材料。可再利用的飲料瓶可以消毒、再灌裝、返回到貨架上去,有時候甚至可以多達50次循環。

三、再循環(資源化)原則

資源化原則是輸出端控制原則,是指廢棄物的資源化,使廢棄物轉化為再生原材料,重新生產出原產品或次級產品,如果不能被作為原材料重複利用,就應該對其進行熱回收,旨在通過把廢棄物轉變為資源的方法來減少資源的使用量和污染物的排放量。這樣做能夠減輕垃圾填埋場和焚燒場的壓力,而且可以節約新資源的使用。

資源化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級資源化,即將消費者遺棄的物品資源化以後形成與原來相同的新產品;例如將廢紙生產出再生紙,廢玻璃生產玻璃,廢鋼鐵生產鋼鐵等。另一種是次級資源化,即廢棄物被變成不同類型的新產品,此種資源化的效果較前種方法略為遜色。將廢棄物中可轉化為資源的物質(即可循環物質)分離出來是資源化過程的重要環節。原級資源化在形成產品中可以減少20%~90%的原生材料使用量,而次級資源化減少的原生物質使用量最多只有25%。與資源化過程相適應,消費者和生產者應該通過購買用最大比例消費後再生資源製成的產品,使得循環經濟的整個過程實現閉合。

這三個原則在循環經濟中的重要性並不是並列的,其優先順序是:減量化一再利用一再循環(資源化)。其要義是,首先要減少經濟源頭的污染物的產生量,因此工業界在生產階段和消費者在使用階段就要儘量避免各種廢物的排放;其次是對於源頭不能消減又可利用的廢棄物和經過消費者使用的包裝廢物、舊貨等要加以回收利用,使它們回到經濟循環中去;只有那些不能利用的廢棄物,才允許作最終的無害化處置。例如,1996年生效的德國《循環經濟與廢物管理法》,規定了對待廢物問題的優先順序為避免產生—循環利用—最終處置。該法規的思想要義是:首先要減少經濟源頭的污染產生量,因此工業界在生產階段和消費者在使用階段就要儘量避免各種廢物的排放;其次是對於源頭不能削減的污染物和經過消費者使用的包裝廢物、舊貨等要加以回收利用(這部分被稱為可利用廢棄物),使它們回到經濟循環中去;只有當避免產生和回收利用都不能實現時,才允許將最終廢物(這部分被稱為處理性廢棄物)進行環境無害化的處置。以固體廢棄物為例,這種預防為主的方式在循環經濟中有一個分層次的目標:(A)通過預防減少廢棄物的產生;(B)儘可能多次使用各種物品;(C)儘可能地使廢棄物資源化和堆肥;(D)對於無法減少、再使用、再循環或者堆肥的廢棄物則焚燒或處理;(E)在前面四個目標滿足之後剩下的廢棄物在先進的填埋場予以填埋。

人們必須認識到再生利用存在的某些限度。廢棄物的再生利用相對於末端治理雖然是重大的進步,但人們應該清醒地看到以下事實:(A)再生利用本質上仍然是事後解決問題而不是一種預防性的措施。廢物再生利用雖然可以減少廢棄物最終的處理量,但不一定能夠減少經濟過程中的物質流動速度以及物質使用規模。例如,塑膠包裝物被有效地回收利用並不能有效地減少塑膠廢棄物的產生量。相反,由於塑膠回收利用給人們帶來的進步錯覺,反而會加快塑膠包裝物的使用速度以及擴大此類物質的使用規模。(B)以目前方式進行的再生利用本身往往是一種環境非友好的處理活動。因為運用再生利用技術處理廢棄物需要耗費礦物能源,需要耗費水、電及其他許多物質,並將許多新的污染排放到環境之中。(C)如果再生利用資源中的含量太低,收集的成本就會很高,只有高含量的再生利用才有利可圖。事實上,經濟循環中的效率與其規模關係至為密切。一般來說,物質循環範圍越小,從生態經濟效益上說就越合算。這就是說,清洗與重新使用一個瓶子(再使用原則)比起打碎它然後燒制一個新瓶子(再循環原則)來更為有利。因此,物質作為原料進行再循環只應作為最終的解決辦法,在完成了在此之前的所有的循環(比如產品的重新投入使用、元部件的維修更換、技術性能的恢復和更新等)之後的最終階段才予實施。

綜合運用3R原則是資源利用的最優方式。循環經濟3R原則的排列順序,實際上反映了20世紀下半葉以來人們在環境與發展問題上思想進步走過的三個歷程:首先,以環境破壞為代價追求經濟成長的理念終於被拋棄,人們的思想從排放廢物進到了要求淨化廢物(通過末端治理方式);隨後,由於環境污染的實質是資源浪費,因此要求進一步從淨化廢物升華到利用廢物(通過再使用和再循環);最後,人們認識到利用廢物仍然只是一種輔助性手段,環境與發展協調的最高目標應該是實現從利用廢物到減少廢物的質的飛躍。在人類經濟活動中,不同的思想認識可以導致形成三種不同的資源使用方式,一是線性經濟與末端治理相結合的傳統“用完就扔”方式,二是僅僅讓再利用和再循環原則起作用的資源恢複方式,三是包括整個3R原則且強調避免廢物優先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方式。顯然,只有第三種資源利用方式才是循環經濟所推崇的經濟方式。循環經濟的目的,不是僅僅減少待處理的廢棄物的體積和重量,使得諸如填埋場等可以用得時間長一些。相反,它是要從根本上減少自然資源的耗竭,減少由線性經濟引起的環境退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