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龍氏

御龍氏

黃河中下游華夏民族夏代,夏帝孔甲帝得到雌雄二龍,聽說劉累曾學養龍於“豢龍氏”,就命劉累養龍,因劉累養龍有功,孔甲賜他“御龍氏”。後來一龍死,劉累將其製成肉羹獻給孔甲帝,孔甲因之味美,命令劉累再獻,劉累因懼怕龍死之事暴露,遂遷到中嶽嵩山南側的堯山(大龍山,又名石人山)東麓,河南魯山縣昭平湖地區(今河南魯山),在此墾荒漁獵,最後卒葬於此,劉累子孫後來便以劉為姓,成為我國劉姓的最早起源。

基本信息

概述

簡介

御龍氏劉累公御龍氏劉累公
御龍氏,為夏代帝王孔甲賜予臣子劉累的貴族封號。專指劉累氏族的後代。劉累,堯之裔孫,夏代人。早年,劉累曾向豢龍氏董父學豢龍之術。約公元前1879年,夏孔甲帝時,天降於今河南省臨穎縣豢龍城東南角龍盪溝處。孔甲派劉累到此養龍,長達7年之久。因劉累養龍有功,孔甲封他為御龍氏貴族。後因一雌龍死,累把龍肉加工成美食,送給孔甲吃,孔甲享用後,感到味道鮮美,又向劉累求食,劉累怕死龍事發,孔甲追究問罪,便於約公元前1873年,遷徙到河南省魯山縣。

注釋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載:“陶唐既衰,其後有劉累,學擾龍於豢龍氏,以事孔甲。孔甲賜之姓曰御龍氏,以事孔甲,能飲食之。夏後嘉之,賜氏曰御龍,以更豕韋之後。”
《竹書紀年》云:“孔甲元年,廢豕韋氏,使劉累豢龍。”
《竹書紀年》云:“帝孔甲七年,劉累遷於魯陽。”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匄之祖,自虞以上為陶唐氏,在夏為御龍氏,在商為豕韋氏,在周為唐杜氏,晉主夏盟為范氏。”

氏族世系

氏族

劉姓陶唐氏------劉姓御龍氏-----劉姓豕韋氏)------劉姓唐杜氏——劉姓士氏、范氏、杜氏、隨氏、金氏等
彭城郡劉氏族譜記錄御龍氏世系
18累、19佑、20歆

御龍堂劉氏

在山東平頂山地區,有以累公為始祖的劉氏,稱御龍堂劉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