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榮學羌

得榮學羌

“學羌”是產生並流傳我州得榮縣子庚鄉、子實、阿村境內的一種民間歌舞。“學羌”舞姿剛勁有力而古樸大方,常見的進行式是踏點,下步有力,踏腳清脆。該舞蹈起源於民間,流傳於民間,無論其唱詞、韻調、舞步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其間蘊涵著得榮人民代代相傳的精神信仰、價值取向,具有獨特的人文學意義。

簡介

得榮學羌得榮學羌

流傳於得榮縣東風鄉一帶的卓,又稱謂“學羌”,表演時,在壩子中燃燒一堆篝火,眾人圍圈而舞。

動作

動作以腿的彈和跳為特點,歌詞較多的是反映男女青年間的愛情。南路鍋莊古樸、典雅、端莊,表演時分男女兩隊圍圈,輪唱輪舞。舞蹈時相互牽手或扶腰,低首俯身,舞姿低矮,上身動作較小,主要動作集中在腿部的踏地和靠腿。

非物質文化遺產

得榮縣的民族歌舞“得榮學羌”成功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