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棉18號

徐棉18號

徐棉18號原名徐9856,該品種組合為蘇棉12號×豫棉21號,1995年雜交,經南繁加代、擴大群體,1996年F2代長勢突出,抗枯、黃萎病好,1997年從F3代初選出單株40多個,複選出單株20多個,決選出10多個單株於1998年進入株行圃鑑定。其中徐9856表現出產量高、抗性強、衣分高等特點。1999年升入所品比,每公頃子棉產量4381.5kg,皮棉產量1945.5 kg,較泗棉3號增產13.9%。2000年參加江蘇省聯合鑑定,每公頃子棉產量3148.7 kg,皮棉產量1373.7 kg,較泗棉3號增產4.87%。2001—2002年參加江蘇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種區試,平均每公頃子棉產量3557.4 kg,皮棉產量1538.7 kg。2004年參加江蘇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種生產試驗,每公頃子棉產量3778.4 kg,皮棉產量1609.5 kg,較對照蘇棉9號增產6.08%。2005年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命名為徐棉18號。

基本信息

選育經過

徐棉18號原名徐9856,該品種組合為蘇棉12號×豫棉21號,1995年雜交,經南繁加代、擴大群體,1996年F2代長勢突出,抗枯、黃萎病好,1997年從F3代初選出單株40多個,複選出單株20多個,決選出10多個單株於1998年進入株行圃鑑定。其中徐9856表現出產量高、抗性強、衣分高等特點。1999年升入所品比,每公頃子棉產量4381.5kg,皮棉產量1945.5kg,較泗棉3號增產13.9%。2000年參加江蘇省聯合鑑定,每公頃子棉產量3148.7kg,皮棉產量1373.7kg,較泗棉3號增產4.87%。2001—2002年參加江蘇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種區試,平均每公頃子棉產量3557.4kg,皮棉產量1538.7kg。2004年參加江蘇省中熟抗病棉花品種生產試驗,每公頃子棉產量3778.4kg,皮棉產量1609.5kg,較對照蘇棉9號增產6.08%。2005年江蘇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命名為徐棉18號。
http://nc.mofcom.gov.cn/news/12949403.htmlhttp://nc.mofcom.gov.cn/news/12949403.html

特徵特性

該品種出苗較好,生育期135天左右。植株較高,莖稈粗壯,株型疏朗,全生育期長勢強;葉片較大,葉色深;果枝16個左右,單株結鈴25個左右。鈴卵圓形,較大,鈴重5.67g。衣分較高,大樣衣分43.18%。吐絮暢,色澤白。子指7.97g,衣指7.61g。抗病性強:該品種抗枯萎病,經江蘇省區試兩年測試,平均病指8.78。抗黃萎病,2001年病指18.3,2002年病指19.7,年度間抗性表現穩定一致,兩年平均病指19.01。徐棉18號是國內近期培育的為數不多的抗病性強的棉花新品種之一。纖維品質:徐棉18號纖維品質較優,經農業部纖維檢驗中心測定,纖維長度28.3mm,整齊度47.3%,比強度21.5cN·tex-1,麥克隆值4.8,紡紗指數133。

栽培要點

播種。該品種適宜作春棉、麥套棉或蒜套棉種植,3月底至4月初營養缽育苗,5月上中旬移栽,或4月上中旬直播。營養缽育苗,每公頃用種量15kg,每缽播種2粒;田間直播每公頃用種量37.5kg,每穴播種6~7粒。種植密度。以每公頃3萬~3.75萬株為宜,採用等行距種植,行距1m,株距O.3m。徐淮棉區基本苗保證在3.3萬株左右。植株高度控制在1.0~1.2m,主莖果枝16~18個。調控措施。徐棉18號全生育期長勢強,在培育壯苗的基礎上,採用全程化調的方法來調控群體。每公頃用縮節胺純品120~150g分別於6葉期7.5~15g,盛蕾期30~37.5g,初花期22.5~30g,盛花結鈴期和封頂期各30g進行化學調控。肥料運籌。為充分發揮徐棉18號的增產潛力,施肥要氮、磷、鉀相配合,每公頃施純氮225~300kg,有效磷90~120kg,氧化鉀120~150kg。及對整技、打頂、打邊心。防治病蟲害。棉鈴蟲可用“一網打盡”950倍,“蟎蟲同殺”1000倍噴霧。二代棉鈴蟲於6月中、下旬百株累計產卵量100粒、百株有蟲10頭時防治。三代棉鈴蟲於7月中、下旬至8月初百株累計卵量300粒,或初孵幼蟲20頭,或百株殘蟲5頭時防治。四代棉鈴蟲於8月中下旬至9月初百株有三齡幼蟲10頭時防治。移栽後要及時防治小地老虎,可用敵殺死1000倍噴霧防小地老虎。移栽後真葉卷葉率10%~20%,用久效磷500倍液或蚜蟲淨等吡蟲啉類農藥1500倍液噴霧防治蚜蟲。當15%棉株的葉片出現黃白斑時用殺蟎類(三氯殺蟎醇)農藥1000倍液噴霧防治棉紅蜘蛛。甜菜夜蛾幼蟲的防治指標參照棉鈴蟲,防治藥物以美滿等蛻皮激素類藥物為主,加毒殺類藥物進行混合防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