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桂芳

徐桂芳

徐桂芳,原名徐貴圃,江蘇省鹽城縣人。上海淮劇團著名表演藝術家。1951年憑藉《岳母刺字》一劇榮獲演員一等獎。運用老生“馬派自由調”揉合自身高吭嘹亮的嗓音特長,創造了“徐派”唱腔。在《楊八姐遊春》、《探寒窯》、《大禹治水》與《牙痕記》等劇中,塑造了許多性格各異的中老年婦女藝術形象。

淮劇演員徐桂芳

人物生平

徐桂芳(1913~1988),原名徐貴圃,江蘇省鹽城縣人。上海淮劇團著名表演藝術家。出身貧農之家。祖輩均以香伙“僮子”為業。幼得其父徐連本親授“懺詞”。他七歲登台,演小旦。他十歲師承陳玉庚學習淮戲,工花旦,取藝名——徐桂芳。十四歲,他隨其二哥徐華圃來滬拜沈長發為師,學“包頭”(即男飾旦角),初露頭角,名聲漸著。後由於他嗓音有所變化,便改演老旦,廣受好評。
1946年,他參加麟童劇團。在此期間,專以老旦應工。扮相俊美俏麗,氣質高雅,善於塑造慈眉善目、端莊持重的老年婦女形角。他的表演細膩且具特殊的藝術魅力,尤其是他的眼神,神采飛揚,十分有戲。他的嗓音清脆宏亮,音域寬廣,行腔悅耳動聽,深受戲迷追捧。1951年,他在上海市春節戲曲演唱競賽中,憑藉《岳母刺字》一劇榮獲演員一等獎。同年加入民營公助淮光淮劇團。在琴師潘鳳嶺的協助下,從事老旦唱腔革新,運用老生【馬派自由調】揉合自身高吭嘹亮的嗓音特長,創造了“徐派”唱腔。在《楊八姐遊春》、《探寒窯》、《大禹治水》與《牙痕記》等劇中,塑造了許多性格各異的中老年婦女藝術形象。
1959年,他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他參加了中國戲劇家協會。1960年,他被評為上海市文教先進工作者。1964年4月,徐桂芳和筱文艷何叫天等著名演員一起,在黃浦劇場演出現代戲《海港的早晨》。戲畢,周恩來總理登台與他們握手致意,併合影留念。 1988年6月22日因患腦溢血謝世。

藝術專長

擅演劇目有《隔牆相會》、《對舌》、《盤罵堂》、《千里送京娘》與《雙槐樹》等。《機房教子》中扮演秦雪梅,為其拿手傑作。抗日戰爭勝利後,加入麟童劇團,改演老旦。民國35年(1946年)與馬麟童合演《雷打張聚寶》(清風亭)一劇,首演老旦,在與馬麟童先生合演《岳母刺字》時,臨場揮毫,書寫“精忠報國”四字,博得滿場掌聲。從此,徐便專以老旦應工。

釋義--僮子

僮子--明代以來鹽阜一帶比較興盛香火,所謂香火就是巫術,為人祛病消災、祈求風調雨順吉慶豐收等民間迷信活動。做香火的也很多,每當香火結束就開始唱“香火戲”亦稱“僮子戲”唱香火戲也即僮子戲的人稱為僮子。

教授徐桂芳

個人簡歷

徐桂芳,1912年9月8日出生在溫州市區,12歲起在舊溫屬聯立商科學校(今溫州二中前身)讀國中,後到上海大廈大學附中讀高中,18歲時畢業考取上海交通大學數學系,畢業後回到溫州。 1946年徐桂芳受聘上海交通大學,1956年隨上海交大部分專業遷往西安,曾任西安交大校務委員會委員、數學系主任、陝西省數學會副理事長。
1985年退休後,任上海交大名譽教授、西安交大數學系名譽系主任、中國計算數學學會名譽理事。

個人著作

發表《數論》、計算方法文章多篇。主編有《高等數學》、《純幻方的構造遠離和方法》等學術著作。他1956年編譯出版的《積分表》一直使用至今。

醫生 徐桂芳

姓名:徐桂芳,女,

職稱:副主任醫師
所屬科室:婦科 出診時間: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擅長方面:宮頸疾病(宮頸糜爛、息肉、肥大、宮頸癌等),婦科腫瘤(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泌尿生殖感染性,等疾病的治療,對計畫生育也有研究過,能熟練開展LEEP刀,BBT自凝刀。
簡介:
從事婦科、乳腺臨床工作近20年。在婦產科及乳腺疾病臨床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經驗,在乳腺專科上有獨特的治療方案,特別是對乳腺炎、乳房腫塊、乳腺增生等疾病,能夠做到及時正確的診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