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藏地區的新年

後藏地區的新年

男人們會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洗頭,認為這樣家裡人在一年中會吉祥,事事會如意。 三十日的晚上,日喀則地區的人們也會和拉薩的人們一樣,以“古突”作年夜飯,全家在一起歡聲笑語迎接新年的來臨。 每人的粥都必須喝完,誰要是喝不完的話,就要把剩的麥粥倒在他的頭上,還要罰喝一瓢青稞酒。

後藏地區是指以日喀則為核心的地區,這裡的新年習俗與拉薩的新年大致相同,但也有不少差異。在後藏地區,

後藏地區的新年後藏地區的新年
新年是藏曆十二月一日,也就是所謂的農民新年。過年前,家家戶戶同樣要打掃屋子,把房子各處徹底打掃乾淨,還要在屋子的正廳、窗戶、廚房等處畫上各種表示吉祥的吉祥八寶圖樣。男人們會在十一月二十九日洗頭,認為這樣家裡人在一年中會吉祥,事事會如意。與此相反,婦女不能在二十九日洗頭,據說這樣是不吉利的。媳婦和女兒要把新年初一敬神用的供品、“竹素切瑪”、酒、茶、人參果等預備好。

二十九日晚上,人們要舉行驅邪儀式。首先,由父母開頭,往每人碗裡盛上滿滿一碗麵塊湯,大家都只喝三口,把剩餘的倒在陶罐里,再將罐里的湯一滴一滴地倒九滴出來,接著開始驅邪。驅邪就是手裡拿一塊面,印上手紋,再捏成一個瘦型圓柱體並念些祈禱詞,然後用鍋底或灶里的菸灰將其抹成黑色,這個面塊就是女鬼的“替身”了。最後把女鬼“替身”放進陶罐里,再把陶罐送到屋外去。大約晚上九點的時候,開始用火把趕鬼。家中的男人拿一把用青稞稈結成的十字形禾結,用火點燃,從正屋開始,逐步將屋裡屋外熏一遍,一邊熏一邊說:“出來吧,出來吧!”一直趕到門外。女人則拿著裝有女鬼“替身”的罐子走在前面,最後把罐子摔在三叉路口,這樣驅邪儀式就算結束。

三十日的晚上,日喀則地區的人們也會和拉薩的人們一樣,以“古突”作年夜飯,全家在一起歡聲笑語迎接新年的來臨。

大年初一,天快亮時,男女青年要打扮得漂漂亮亮到山上去插風旗,還要帶上彩色的羊毛、青稞酒、切瑪、糌粑等在山頂上燒香煨桑、插經幡、撒“隆達”來祈求神靈,保佑全家人在新的一年身體健康、吉祥如意。插完經幡,祭完山神,人們還要舉行下山比賽,第一個到達山腳的人,獎勵三杯酒,落在最後的罰四杯。這時,男女青年會跳起歡慶新年的“果諧”舞,並唱起表示相互愛慕的歌。

早晨太陽升起,還要去取“新水”。孩子們穿戴整齊,用哈達在取水的桶邊打成一個圓圈結,桶口抹上酥油花,帶上切瑪、神香、糌粑等到河邊燒香祭祀。裝水時,太陽露出山頭的時間要和最後一瓢水的時間一致,聽說這樣來年才會順利。上述活動結束後,家人要聚在一起,先是父母,後是兄弟姐妹按長幼秩序給每個人獻上新年鮮花和用彩色酥油裝飾著的“竹素切瑪”。獻的人說:”吉祥如意”,受獻的人說”吉祥如意,圓滿昌盛,阿媽貴體安康,長長久久獲得安樂,明年這個時候,生機勃勃再相見”。

初一早飯的時候,每家都由父母分配給家庭成員每人一份肉食,包括一盤肉、一個羊頭和一塊血腸。分完肉食,阿媽會把自釀的青稞酒放在座次中間,在酒壺和壺口邊粘上三大朵酥油花,上面橫放一把酒瓢,然後由媳婦或大女兒拿著酒壺,從父母開始,輪流敬酒。喝完酒的人,肩頭會用糌粑粉塗上一個記號,可以不再多喝了。敬完酒以後,阿媽會端來麥粥給大家,麥粥裡面放有奶渣、人參果、肉等。每人的粥都必須喝完,誰要是喝不完的話,就要把剩的麥粥倒在他的頭上,還要罰喝一瓢青稞酒。喝完麥粥,還要喝飯後酒。飯後酒是放在大木碗和牛角里的,酒要喝得一滴不剩,如果木碗裡剩下一滴酒,就要受罰,再倒一大碗。吃喝完畢,大家才可以隨意玩耍。有不少人家會闔家去寺里燒香祈求來年平安幸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